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整数根问题是数学竞赛命题的重要内容,一般要求待定字母或整数根。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下公式“ab±a±b 1=(a±1)(b±1)”及其变形在求解这类问题中的应用,以体现这一公式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赵玉琴 《教育革新》2010,(10):57-58
在多年数学教学的实践中,笔者悟出了一种高效复习方法,即1/3〉3/1,在不等式的左边,这里的“1”表示一本适合自己的数学资料,“3”表示复习遍数,“1/3”就是一本书复习三遍;在不等式的右边,“3”表示三本不同的数学复习资料,  相似文献   

3.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34页有这样一道题:“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 )+1/( )+1/( )=11/18”。人教版《学教学第十册教案》第159页中给出的答案为3、6、9。笔者认为,这样的答案会使部分师生的思维受到制约,形成定势。同时《教案》的答案中也没有给出解题思路或具体的思考方法。这就使部分师生难于理解了,因果不明,使人费解。因此,笔者依据自己的拙见提供以丁几种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A,B之间     
情况总是很糟糕,我们刚刚结束一次物理测验,数学老师又抱了一大叠卷子满面春风地走进教室。噢!仁慈的上帝,快把我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吧,要知道,数学是我的弱项,前两天刚以66分“大吉大顺”的成绩“顺顺利  相似文献   

5.
集合A包含B还是A=B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两种关系,就其形而言,很容易辨别.但是,每当描述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时,又往往把A包含B还是A=B张冠李戴,混为一谈,且频频出现于多种书刊。为此,笔者本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态度,特意摘录《成功之路&;#183;突破重点线》中的三个“题例及解答”,并通过错因点析、乃至解答,用以明示这两种关系在应用中被忽视的广泛性和严重性,进而暗示“深层次辨析关系:是A包含B还是A=B”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数学竞赛题中,经常出现运用“拆项公式”来解决的问题,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7.
拜读了《小学教学设计》2005年第2期程来平老师的《“1/2 3/1=5/2”和“2/1 3/1=6/5”具有同等价值》一文(以下简称“程文”),笔者对“2/1 3/1=2/5”是一种模式的观点表示认同,但对这一模式所表示的数学意义有不同的见解,现阐述如下。“程文”认为,“2/1 1/3=5/2”这种模式只要  相似文献   

8.
在解题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个题目中含有ab、(a b)或(-a-b),此时若能巧妙地运用“”,往往能使向题简单化,出现出奇制胜的效果。 例一.若,求a、b的值。 解:已知,即: 分解为: 亦即:或,即或 所以,时,b为任何实数;时,a为任何实数。  相似文献   

9.
在解答数学题时,若能注意到并运用“1”的一些代换,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举例说明巧用“1”简解一些数学问题,旨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一、从具体到抽象,逐步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既要考虑到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即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弄清数学概念的含义,同时沿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去掌握概念。如“圆周率”概念比较抽象,可有意识地让每个学生做一个圆,分组算出圆的周长及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第一组,黄色纸板制作,  相似文献   

11.
方程x±1x=p的计算器求解西安市第91中陈芜芳计算机已经进入各个领域,连小学生作游戏都要用计算机.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强烈地冲击着古老的传统教学观念.这些也必然影响到中小学生们正接受的初等数学教育.所以,如何让青少年从刚刚开始接受数学概念和数学...  相似文献   

12.
初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难题是: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并且随着学习年级的提高呈增大趋势。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教师既不能因差生放慢教学进度,也不能置中上学生无所发展于不顾。在我国现有国情下,既要实施素质教育,同时又不能回避升学的问题,这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尖锐矛盾。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方式。我校是在初二、初三这两个分化更为明显的年段,数学与英语两科教学搭配,分A、B班同步开展分层教学。数学科具体做法如下: 一、准备工作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根据其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综合考虑全班每个学生的智力与非智  相似文献   

13.
你想使自己更聪明吗?在面临几何难题时,想添一条别人想不到的辅助线吗?在碰到代数难题时,突然冒出一个奇妙的思路吗?有人认为聪明是天赋的,后天学习是难以改变的.其实这样的看法是不全面的,现代脑科学证实人脑有140亿个神经元,人们使用的一般尚未超过10%,人的智力是大有潜力可挖的. 人的聪明才智集中反映在人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上,通过学习、实践,可以提高思维能力与完善思维品质。俄国的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gymnastics).”正像体操锻炼可以改变人的体质一样,通过数学思维训练,特别是对数学思维方  相似文献   

14.
以新课标为依据编写的普通高中各版本的数学教材,将“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列为教学主题,并独立设置,促使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体会直观与逻辑的关系。笔者以三种版本高中数学教材为例,从编排顺序与分布、课题设置、数学阅读与写作等方面比较分析,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5.
“A有/没有B(这么/那么)X”句式中,根据人们对主项“A”和参照项“B”进行直接感知还是间接感知,以及人们在心智空间对二者进行心理加工的时间长短,我们把“A”和“B”之间的关系分为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主项“A”和参照项“B”是以相似性为中介联系起来的。心理上的临摹也是“A”和“B”关系的认知基础。人们的身体经验以及说话人对参照项的熟悉程度和经验影响了参照项“B”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竞赛中,常出现形如1/x+1/y=1/A 的不定方程求解问题,经过探索,下面给出此类方程的一种简单解法,并对其解的个数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7.
白彦 《云南教育》2007,(9Z):42-43
在汉语中,我们会注意到这样一种语言现象:组成一个词的相同的两个字,如果顺序不同,其意义也不同。例如:“科学”与“学科”;“言语”与“语言”;“地质”与“质地”等等。在英语中也有相同的语言现象,请看下列几组词组:  相似文献   

18.
姚金红 《初中生》2002,(25):30-31
我们是一对双胞胎,一阴一阳,一负一正.我是老大+1,她是二妹-1.我们有许多共同的遗传因子:绝对值相等;在数轴上表示我们的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我们是“整数家族”成员,也在“奇数俱乐部”注册.我的倒数是我本身+1,  相似文献   

19.
不等式A1/pB1/q≤A/p+B/q是一个重要的不等式.本文将这一不等式推广到一般情况,并指出一般平均值不等式是这一(推广)不等式的特例.  相似文献   

20.
我们常用到“y=A/α+x+B/b-x”型最值,我们只要妙添“1”,然后将“1”变形为1=(α+x)+(b-x)/α+b即可求出这一类最值,程序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