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学校现代教学设施的装配和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逐步走进了课堂。经过观察,笔者发现,大凡公开课、教研课,上课的老师都要用上多媒体课件,一堂课下来,黑板上几乎看不到任何板书。即使需要的板书,有人在课前将板书抄在一块块小黑板上,有人将板书精心准备在卡片上,还有人事先把板书抄在黑板上,然后用大白纸遮盖,上课以后,大白纸遮盖,上课以后,不是贴就是挂,课上基本不动粉笔。课堂上运用课件或课前板书,虽能使课堂教学不落俗套,新颖别致,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但也有不足之处。笔者认为还是当堂板书好。理由有三:一、当堂板书较…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板书,也称为板画,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教学用具(主要是黑板)上,以书面语言或图形符号进行表情达意、教书育人的活动。教学板书一般表现为三种形式:板书、板演、板画。板书是指教师写在黑板上的文字,这是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板演是指教师在黑板上推导公式、演算例题或书写方程式等,是自然科学教学常用的一种形式;板画是指教师在黑板上绘画各种图形、符号和表格等,这也是多种学科常用的一种形式。教学板书的这三种形式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让学生通过视觉获取信息。课堂教学板书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人把板…  相似文献   

3.
日前,有机会听几位青年语文老师的赛课。其中,有两位青年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板书采用了“贴”的形式,即预先把有关板书内容写在长方形的黑硬纸板上,随着课堂教学步骤的进行,再将这一块块长方形硬纸板按一定的布局“贴”在黑板上。这种“贴”板书的形式,笔者实在不敢恭维。 板书,顾名思义,就是要现场板演书写,它在课堂教学中至少起到两种作用:一是老师的板演  相似文献   

4.
课前板书不宜多用●林泽玉板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直观地领会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经过观察,笔者发现:大凡教研课、公开课,许多授课教师喜欢用课前板书:大黑板、小黑板、卡片,甚至连课题也是课前写好的;有的教师事先把板书抄在黑...  相似文献   

5.
师:这是一棵智慧树,树上有5道算式。请同学们从这些算式中选出加数相同的算式。教师把学生选出的算式贴在黑板上,并说明这样的加数叫“相同加数”。(板书)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一堂成功的课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板书艺术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好的板书和版图,既有利于传授知识,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作为一位英语教师,对板书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因此,在几年的英语教学中我归纳了下面几种板书:1.图文式板书这是借助直观图形展示教学内容的板书形式。在教学人体部位时我充分运用了这种板书形式。我先在黑板上贴一个卡通人头雏形,然后在每教一个五官新词后,便贴上事先准备好的趣味部位和板书新词。这样,学生在直观图形下学习新词,既充满了情趣,又对新词印象深刻。2.问题式板书这种…  相似文献   

7.
“倍”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可采用下面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 师:(把两条黄金鱼贴在黑板上)这是几条黄金鱼? 生:这是2条黄金鱼(师板书“2条”)。 师:(对正2条黄金鱼,2条2条地贴出6条红金鱼)这里有几条红金鱼? 生:有6条红金鱼(师板书“6条”)。 师:黄金鱼有几个2条?红金  相似文献   

8.
板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近几年来,人们对语文教学中的板书设计和运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然而数学课的板书设计还没有引起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我认为,要搞好数学课板书的设计,必须做到“六忌”: (一) 忌乱。即忌板书随意乱写,杂乱无章。主要表现在:教师板书无目的、无计划、无条理,随手写来,“章法全无”;课前不重视清理黑板的工作,致使板书内容与黑板上其他无关的内容混为一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一些中学教学中,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教师把参考资料上的“精华”或课本上的“黑体字”的语句,择要搬到教案上,把教案上的所谓重点,在讲课的时候写在黑板上,学生把老师板书的“重点”,一字不漏地抄在笔记本上,就算完成了听课任务。学生在复习时,就捧住笔记本,生吞活剥地把这些“知识”装入脑海,然后又把它搬到作业本上和  相似文献   

10.
一、板书的意义 黑板是各个学科共同使用的工具,板书是普遍采用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只用口头语言提供听觉信号,对学生接受、理解、记忆和应用知识,是很不够的。为了弥补讲授的不足,教师要通过文字、符号、图表、图解等形式,把教学重点、难点或关键性的知识写到黑板上。这些留在黑板上的文字、符号、图表和图解等视觉信号叫做板书。 好的板书,集教材的“编路”、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于一体,既反映了教材内容的实质,又服务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如果把板书视为洞察教材的“窗口”,开启思路的“钥匙”,排疑解难的“桥梁”,实施教学的“蓝图”,是非常恰当的。板书虽然是“微型教案”,但它却展现了一个宏观世界;板书虽然是“微量元素”,但它却贮积了无穷的能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板书设计和运用的优劣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11.
板书五忌     
精妙的板书,能体现课文的思路和重点,使学生的思维连接贯通。不好的板书,常常是教者的教学思路混乱的体现,学生看了如坠五里雾中,感到茫茫然。因此,在设计板书时,要注意五忌: 一忌乱。即板书杂乱无章,看不出思路,抓不住内在联系。在黑板上随意涂抹、东写西画,“章法全无”。二忌空。一堂课的板书,黑板上寥寥几字,甚至空空如洗。教者虽然口若悬河,黑板上却无“点墨”。即使教者兴之所至,偶尔在黑板上挥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经常错用“板书”一词。例如:“随着学生的交流,我有重点地在黑板上板书,特别强调‘剥’字左下部分的写法。”“教师指着黑板上的板书‘勇敢’和‘富有同情心’,让学生齐读。”“板书”何意?板:黑板。书:写。“板书”就是“在黑板上写字”的意思,也指“在黑板上写的字”。(见《现代汉语词典》“板书”条)前者是动词,是偏正式合成词,相当于古汉语中的名词作状语。这种结构的词在现代汉语中很多,如“炮击“”雪白”等。后者是名词,也是偏正式合成词,不过不属于“状十动”结构,而属于“定十名”结构。(定语为“在黑…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板书是一个很重要环节。课堂上,老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主要是通过语言表达和板书。有人说黑板是老师的“责任田”,形象地道出了板书的重要性。好的板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还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同时,板书还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一个教师方方面面的能力: 首先,从板书中我们可以直接看出一个教师的书写能力。有的青年老师认为,只要有水平,写字的好坏  相似文献   

14.
一、用“问题”设计板书,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常规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教师的授课过程,根据课本设定的章、节、框的内容,一一显现在黑板上。另一种是先创设或提供一定的教学情景,再把所授内容引发出来,板书也按课本设定顺序出现在黑板上。以上两种做法都是绕一圈后,再回到所学内容,照本宣科。用“问题”设计板书,就是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教学中,有些教师存在着这样的困惑:“一样的新教材,一样的新手段,一样的新方法,一样的新……怎么没有取得什么新效果?”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选择几组教学案例来进行透析。课件:是“一手遮天”还是“见缝插针”?A教师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把教学悉数设计在课件中,课堂教学在教师的频频点击下按照“既定方针”完成了任务。最后,黑板上一片空白,没有任何板书,因为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在课件中“闪亮登场”了。B教师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课件与板书双管齐下,“该出手时才出手”。最后,黑板上教师的板书一目了然,整齐、清楚、明白。C教师…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教学中常听到一些教师说:啊!这节课差点把我“挂在黑板上”.“挂在黑板上”是说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某问题时,有时因随机地旁敲侧击、举一反三机智地提问设疑,或有时因某数据的改变,某问题的转  相似文献   

17.
历史:相对年轻的研究课题我国利用板书进行教学以及对板书进行研究的历史,与西方一些国家相比,至少要晚一个世纪。《外国教育资料》提供的情况表明:在古代的学校里是没有黑板的;不过在外国的有些高级的学校中黑板出现得相当早,可以上溯到中世纪。在庶民学校里开始使用黑板,则相对较晚,但早在19世纪初期就有了板书教学的记载。美国描述黑板的第一个记录,是出现在1809年在费拉德尔菲亚(即今费城)出现的算术书中。书中说,“三英尺见方的板,涂上墨水,放挂在适当的地方。班级里的学生,围在它的周围学习。”亨利·巴纳德于1813—1814年在波士顿的算术学校里首次看到黑板的实物,他作了如下的描述:“一进入教室,使我吃惊的是,墙上挂着一块巨大的黑板。在黑板下方的槽里,摆着一束粉笔。我过去从未听过有这样的东西。”据此,我们知道,黑板在庶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学离不开曲谱。在没有课本的时候,一般都由音乐教师把曲谱抄写在黑板上,也有抄在纸上悬挂的,这就叫“挂谱”,音乐教学中常用这种方法。 现在有了音乐课本,许多地方再也看不到挂谱了,而是让学生看着书学唱。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太好。一是学生低头看书,发声不畅;二是顾不上听教师的讲解,看老师的指挥和感情的表达。所以相比之下,还是挂谱教学更好些。 一、使用挂谱时,要求学生坐正,目视前方,这是一种最好的姿势,学生边练习看谱边用手拍节  相似文献   

19.
到一些中学听课,发现有几位语文教师不约而同地在一篇新课文开讲之前,把本文的教学目的板书在黑板上。如一位高一的教师在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前,就板书教学目的两点:一、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二、学习多种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一位初二的教师在教《白杨礼赞》时,首先就板书了“一、了解象征手法;二、学习反问句式”两个教学目的。我觉得这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简单易行却确有实效的值得推广的语文课堂教学程序。  相似文献   

20.
最近,听说我组的龚亚男老师的应用题教学有了新方法,我们数学组决定把它当作一个教学案例,共同研究学习一下。课开始了。和以往不同的是,龚老师并没有使用多媒体展示,也没有把应用题抄在黑板上,而是先叫了两位同学去讲台前准备板书。然后对学生说:“我现在开始读题,你们进行记录。”此题是一道行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