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同时也是社会各领域发展的航标.特别是技术飞跃式发展的新时代,尤为迫切地需要新的发展理念来引领.当前我国传媒生态面临着诸多问题、传媒文化领域建设尚为薄弱,在各种新技术和外国文化的冲击下,传媒文化的发展进入了迷茫期.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及时回应了这一问题,并引领我国传媒文化建设走向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2.
对于影视传媒而言,文化软实力是其发展过程中的源泉,如何在影视传媒发展中提高文化软实力是现代社会的热点话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影视传媒与文化软实力之间的联系,并提出增强我国影视传媒文化软实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张颂 《现代传播》2005,(3):45-48
本文认为,对于传媒语言尤其是有声语言的文化身份,还缺少范本和经典的共识形态。本文首先归纳了传媒语言的常规形态、基本特点,进而指出传媒语言文化身份弱化的突出表现以及在当下文化处境下不良传媒语言的危害;最后还提出了维护和识别传媒语言文化身份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刘婧 《中国传媒科技》2012,(24):209-210
中国的传媒文化主要是吸取了西方文化管理的精髓,同时以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作为传媒文化的扎实基础。中国的传媒文化管理具有自己的管理模式,而要想实现传媒文化的卓越、快速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企业文化主要是企业家的文化的体现,对于传媒文化来讲,外在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注重传媒人物的外在形象,并借此来增强传媒文化对企业所产生的社会责任。并且还要注重传媒人对其职业所表现出的敬业精神,以此来体现内在的重要性。本文就传媒转型时期管理文化软实力的构建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国内的传媒文化是以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作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外国文化管理的优点。当然,中国的传媒文化也有属于自己的管理方法,但想要传媒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一个企业的灵魂就是企业文化,特别是对于传媒文化来说,企业的形象是极其重要的。并且,作为传媒企业的领导者,其个人魅力也是极其重要的。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增长,我国传媒企业还需要重视与西方文化的交流。本文主要分析了传媒转型时期管理文化软实力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对现代传媒的文化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法兰克福学派和文化生态学提供的角度 ,对现代传媒进行了尝试性的文化批判。现代传媒加速了人的异化 ,更重要的是破坏了文化多样性 ,为人类文明带来了风险。现代传媒只是工具 ,根源在于其所承载的西方文化。文化多元主义是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现代化浪潮中的市场化、信息化特征,正深刻影响着中国传媒文化的发展方向,在面向市场与引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平衡中,传媒文化角色的重新定位有赖于传媒工作者对现代性的解读与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8.
佘世红 《中国出版》2012,(18):43-45
消费社会是消费主义文化产生的社会背景,消费主义文化是消费社会中的文化表现的主要形式。在微博语境下,消费主义文化生产主体更多元、生产的内容更多和传播的速度更快。更为重要的是,在微博语境下,消费主义文化的大量生产表现出一种悖论:一方面消解了传媒的公共性,另一方面却逆向刺激传媒的公共性,促使传媒公共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当我们将电视传媒上升到文化层面上的时候,电视传媒也不单单是一种传媒的工具,它还有其更为重要的职能即文化传承的载体。我们所提倡的电视传媒应该是这样的传媒:它立足于电视台.放眼全社会,通过电视媒介的手段,来为社会大众提供文化服务,创造健康的文化氛围,诱导丰富多彩的生活时尚,制造文化消费的热点和兴奋点。与其他文化传媒形成良性的互动配合。共同推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大学一直是传媒关注的重要领域,但近年来的一些热点报道却有悖于大学文化的内涵.本文从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出发,揭示传媒场与大学文化场的关系,分析传媒对于大学文化误读的现象,旨在使受众理性看待传媒场中的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11.
胡栓 《军事记者》2014,(4):52-53
在媒介化社会,传媒成为了一种文化形态,成为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传媒作为传媒的重要分支,更是具有浓郁的文化性。正是因为军队传媒实践的特殊性和战争的特殊性。使得军队传媒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较为明显的文化特征。本文从思想观念的政治性、运作方式的组织性和审美理想的崇高性等三个方面对军队传媒的文化特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邹联丰 《新闻战线》2015,(3):205-206
音乐传媒经历了纸质传媒、广播传媒、电视及声像传媒、网络传媒等四个发展阶段,对文化艺术带来的影响是双向的,在促进了公众文化价值选择的多元化和音乐艺术形式的创新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化艺术价值的衰退和传统音乐魅力的弱化。正确引导音乐传播方向,可以促进音乐传媒为社会主义文化艺术服务。音乐传媒是指在一定的载体下,实现音乐语言与文化的扩散与传播,赋予音乐特定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的一种传播手段。音乐传媒的核心在于音乐的传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随着信息经济社会的不断升级和走向成熟,一个新的文化经济时代——传媒经济时代(注:简称为传媒时代)将在信息经济社会内部形成,并成为信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智能化推促力和重要的新型商业传输力。要保证传播媒介智能化推促力和新型商业传输力的充分发挥,转变传统传播媒介认识观、确立科学的传播媒介思维方式是关键。合格的传媒经营者,一定要在懂得传媒经营技巧和传媒政策的前提下,还要真正懂得三种最基础性的传媒理论,即传播媒介的定义、传播媒介理论和传播媒介革命。传媒本体是指人、事、物,而这种人、事、物绝对不是指自然人和没有任何内容的事、物,而是拥有丰富信息内容的人、事、物,也只有这样,传媒促使双方或多方关系的作用力才能真正的发挥出来。能够发挥传媒作用的人、事、物是一个整体,真正实现了人与事、物的最佳结合,绝对不是分离的,因为人与事、物的分离就会造成人脑中储存的信息失去了传输的渠道和载体,就会造成载有文字、声音、图像、数据等信息的媒质(介质)变成毫无价值的东西。传媒社会是指以传播媒介为支柱的社会,是从传媒的角度对信息社会的解析。可见,传媒社会与信息社会同属于一个社会范畴。传媒社会是从传播媒介的角度分析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是从信息的角度分析信息社会。在传媒社会里,传播媒介是轴心,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传媒这个轴心连接起来;在信息社会里,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以信息为中心进行的。传媒"产事剥离"模式是指依据传播媒介发展规律和传播媒介在国家还存在的人类社会体系内所具有的政治性、经济性基本特质的要求建立起来的传媒文化事业体制与传媒文化产业体制的共同体。要保证传媒"产事剥离"模式功能力的实现,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树立科学的传媒思维观,这是有效保护我国传媒绿水青山的关键。四十年来,我国传媒改革的实践和理论告诉人们:传媒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并成为文化经济体系中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主要有三大根本性的支柱:1.传媒形态;2.传媒技术;3.传媒信息。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数字化所带来的新媒介文化具有两面性,应理性对待,不应偏离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的轨道。在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开放与失衡中,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所要应对的关键性问题是从"文化混杂性"中合理建构文化认同。中国的传媒文化产业正遭遇数字化和全球化的冲击,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在这一变化中,认清形势、积极防御、建构文化认同是当务之急,传媒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在明确价值取向的基础上采用灵活、有效的数字化传播手段,全面提升我国传媒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地方高校传媒类专业人才培育方向和重点由传统媒体趋向新媒体。但在实际教学中,新媒体的“去中心化”使得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略显杂乱,合理利用地域特色文化丰富传媒教学资源,创建特色教学平台,促进校企共赢发展,应是地方高校传媒专业的发展路径。本文以南阳理工学院传媒学院传媒专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探讨地域文化在传媒实务教学中的价值,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当下,传统文化的强势复苏为唐诗传播造就了文化认同、市场拓展的条件,也为传媒产业提供了观念转变、模式优化的变革契机.随着我国本土文化资源产业化运作的成熟,唐诗自身的文化内涵与经济价值得到了普遍认可,其与传媒行业之间的效能转化也成为实现互利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在跨文化传播不断加强、传媒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当下,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唐诗这—独特的文化资源,挖掘其包含的多重价值,合理对接传媒行业的发展需求,实现文化传承、效益提升以及社会引导的共赢,从而完成传统诗歌文化复兴与传媒产业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建国 《新闻界》2008,(6):111-112
传媒离不开文化,文化与传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依赖关系。主要因为,传媒的传播理念,决定着传媒的文化品格:媒体新闻内容所体现的文化上的共性与个性,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媒体传播内容所体现的文化上的文明与糟粕.决定着传媒的思想高度。  相似文献   

18.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软实力核心,而传媒不但是文化传播的介质和载体,它本身还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经典软实力理论的再认识,试探索增强传媒实力以提高秦皇岛市文化软实力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媒文化国际化不单单是传媒产业的工作,也是一项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市场的全民族的事业,具有深远意义。因此,本论文将从中国传媒文化国际化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中国传媒文化国际化的形式,解读中国传媒文化国际化过程中遇到的阻碍,最终提出中国传媒文化国际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传媒外交"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媒外交 ,作为外交概念和传媒概念的交叉 ,被媒体和外交界广泛应用 ,但对其准确的含义 ,仍众说纷纭。本文借用传播学理论 ,从传者、传播渠道、传媒效果三个方面对传媒外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