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秀东 《时代教育》2016,(4):137-138
中职德育课教学是中职德育的主要渠道。但是,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由于教学方式单一、案例陈旧、使中职德育课教学效果不容乐观。中职德育课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注入时尚元素,才能切实激活中职德育课堂。本文旨在以增强中职德育课堂活力为着眼点,以时尚元素为抓手,以提升中职德育课实效性为目标,主要从时尚中职德育课堂的提出、激活德育课堂的必然性及如何激活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打造鲜活的中职德育课堂。  相似文献   

2.
樊学艺 《中国德育》2006,1(12):86-86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课堂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德育课程是德育课堂的核心。调查显示,当前德育课程缺乏实效,德育课程开设情况不佳,学生对德育课和德育教师的认可度不高,德育课在生活中的作用不够理想。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重的。1.“权威性、约束性、强制性,被动性、他教性”和“成人化、形式化、违心化”是人们对传统德育弊端的概括。长期以来,学校德育的政治性、目的性、功利性太强,教学过程中“完成任务”、“走过场”、“照本宣  相似文献   

3.
一、“知性”德育课堂20世纪主要是一个主知主义的世纪,受其影响,道德教育也片面强调知识;德育课堂也变质为纯知识、纯技能学习的领地,并最终走向“知性”德育课堂,从而抹去了德育探询生活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确立生活态度的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4.
刘文超 《文教资料》2014,(18):155-156
案例教学法体现了德育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能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是一种适用于职业教育并能落实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形式。本文针对当前德育课堂现状,对如何认识案例教学对德育课堂的重要性和德育课堂实施案例教学的主要环节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德育课重要的使命已不仅仅是在言语上传授知识,而是通过课堂主渠道的教育、熏陶引导学生在行动德育和智慧德育上进行实践和体验。让德育课“三贴近”,创建一个生动活泼、充满情趣的德育课堂,是提高德育课实践性的重要条件。《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德育课教学应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因此,以生为本,教学“三贴近”,德育课才能“真实、有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中职德育课堂的实际出发探讨孔子愤悱思想,提出“愤才启、悱才发”的传统理解有其局限,应该在“启其愤、发其悱”的认识基础上,重新思考愤悱思想在中职德育课堂中的意义,并补充提出中职德育课堂启愤发悱的两个策略.  相似文献   

7.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尤其是德育课堂,要促使学生真正感悟内化、优化行为,增强德育课堂的效果,功夫必须靠课外.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出了当前德育教学设计课外作业存在的误区,并对其优化策略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小学德育课堂强调道德知识的灌输、行为规则的训练,忽视学习个体内心的情感和体验。机械被动的德育课堂让学生学会了说假话、空话,降低了德育过程的实效。本文在尝试对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让音乐成为小学德育课堂的营养剂,创新德育课堂,提高德育课堂的实效。  相似文献   

9.
德育课教学的生命所在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因此,德育教师要紧紧抓住“生活”这一主题,让生活走进德育课堂,将德育课堂引向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品味到理论的精妙,从理论中感觉到对生活的指导。本文从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两个方面阐述如何让德育课教学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10.
开放性的德育课堂是小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支撑力量。目前,农村教学点德育教学的软件和硬件相对薄弱,开放性德育课堂的建设和完善势在必行。基于此种现状,农村教学点在开放性德育课堂建设中,应把握教育信息的开放性、师资队伍的开放性、教育教学对象的开放性和教学形式的开放性四个原则。  相似文献   

11.
“以德治国”是新世纪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它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高校德育课教学带来了创新机遇。加强德育目标体系建设与校园环境建设,提高德育课教师的师德修养与德育能力,加快内容创新,不断改进德育课教学的方式方法,是高校贯彻“以德治国”方略,加强德育课教学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已经启动新一轮的德育课课程改革,要求中等职业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促使以往仅仅停留在空洞说教的言语德育向生活德育、行动德育转变.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中职德育课堂的探索不断深入,许多教师采用新理念和学生一起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或说、或唱、或演、或游戏,欢声笑语充满了教室的每个角落.课堂上这种热闹的气氛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在德育的教学中,要使学生享受德育课及德育课学习的乐趣,感受德育课堂的魅力,获得基本政治理论知识,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使德育课教学能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走上符合并体现自身特性的发展道路,就要达到以下四个方面的和谐,即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和谐、教学心理气氛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人生价值观和谐,因为只有和谐或最大限度的接近和谐了,德育教学才焕发出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4.
当前德育课堂缺乏激情,教学枯燥无味的现象严重.因此,提高德育课教学质量是当前摆在中职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德育教学大纲及“三贴近”原则,本文认为要提高德育课的教学质量需要在教学中恰当的运用各种策略,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从而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职高德育课是职高德育教育的主要承载者,也是学校德育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但从现状看,职高的德育课堂无法有效的发挥这种作用。本文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载体,抓住德育需要学生通过思考、体验才能真正内化这个规律,探寻留白艺术在德育课堂中的巧妙运用。  相似文献   

16.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运用有关主体性理论,结合德育课教学实践,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主体性德育课堂的构建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提高德育课堂效率,促成学生自主、能动、创造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17.
李贺 《文教资料》2006,(4):96-97
在德育课堂的实效性问题下,生命叙事为德育课堂的转变提供了发展平台,用生命叙事的方式激活德育课堂,叙事可以让德育走进学生的生命世界。生命叙事从实际出发,密切了现实与道德理论之间的联系,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德育思想来源于生活,丰富生活,丰富人的内心世界。本文从生命叙事的魅力和感染力出发,进而提出对叙事性德育课堂的操作性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熊卉 《湖北教育》2005,(10):11-12
(一) 随着生活化德育教学新理念的提出,德育课堂一扫往昔的沉闷,呈现出一派“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新景观、新气象,显示了“生活之树常青”的理论价值和生活化德育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携手新课程,重构有效的德育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荣 《文教资料》2009,(12):101-102
当前中学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弊端,德育课的教师缺乏激情,学生缺少主动性、积极难题性,课堂沉闷,实效性低.本文作者认为:首先,应注重德育课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使德育课堂从"执行预设"走向"动态生成",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完美结合.其次,切实加强德育课的实践环节,旨在增强德育课的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今多元化的社会中,相对于社会的种种负面影响和诱惑,如果单纯依靠德育课堂的教学,特别是用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德育课本进行灌输,会使德育陷入低实效的困境。该文旨在探索中职德育的多种实施途径,提出既要发挥德育课堂、班主任工作等传统方式的主体作用,还要增强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德育渗透功能,借助于共青团、学生会等社团组织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更应利用实习实训之机达到德育认知的升华,开辟网络德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