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北京白石桥东长河(高粱河)北岸,有一座古老的寺院——五塔寺。五塔寺环境安谧清静,为明清两代巨刹。  相似文献   

2.
戏曲表演艺术在明末清初之际发展迅速,传奇已成为明清文人寄寓情感的主要文学载体,其题材或抒写男女恋情或反映当时朝廷政治斗争等,真实地记载了明清易代之际的一些历史事件。清代执政者作为异民族入主中原之后,这些戏曲作品先后遭到不同  相似文献   

3.
明清鼎革之际,在清军进驻太仓的过程中,清初主流画坛领袖之一王鉴的故乡太仓发生了什么?家国横遭劫难之际,在明清之际的太仓文化圈中,王鉴正处于这个士大夫文人集团的中心而未曾置身事外。作为明朝大臣之后,既为人臣,又是家族与乡里推重的"郡伯""王廉州",在生死攸关的板荡之际,王鉴等太仓文人交游圈士子如何应对这一历史困境?本文试图回到清初的历史语境中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4.
建筑色彩     
建筑色彩在中国建筑文化中也是一种象征"符号".比如,明清北京皇家建筑,其基本色调突出黄红两色,黄瓦红墙成为基本特征,而且黄瓦只有皇家建筑或帝王敕建的建筑才能使用.  相似文献   

5.
建筑色彩     
王振复  化冰 《出版参考》2004,(11):53-53
建筑色彩在中国建筑文化中也是一种象征“符号”。比如,明清北京皇家建筑,其基本色调突出黄红两色,黄瓦红墙成为基本特征,而且黄瓦只有皇家建筑或帝王敕建的建筑才能使用。  相似文献   

6.
与瓷器无关--中国为什么叫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民晚报2004年8月3日16版介绍景德镇瓷文化.其文说,宋元两代景德镇的制瓷技术已经传到朝鲜、日本、越南.又说,明清两代瓷器大量出口,经阿拉伯传到欧洲.这些史实,我无异议.唯可疑者,其说china由来,文云:"民间历来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china系根据秦字读音转化而来.但在景德镇最为流行的说法是china是汉语昌南(原景德镇名)的音译.随着景德镇精白瓷大量流传到海外,才使得瓷(china)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7.
明清江南进士研究之二──人数众多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既已统计了明清两代江南进土的数量及其在全国所占的比例,考察了江南进士的地域分布情形及其特点,我们就需要进一步探讨形成这江南进土甲天下的原因,换言之,江南人是凭藉什么条件、通过什么手段在科举考试中大显身手、屡屡夺魁而独领风骚的?江南人攻读应举,有着相对于他地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经济和文化,从长时期来说,大体上是趋向一致的。如《研究之一})①所示,明清两代江南进上占全国1524%,每7个进土就有1个多出自江南。而这种江南进土在全国独多的比例恰是与江南赋税在全国独重的地位相一致的。通计有明一代,江南田土…  相似文献   

8.
刘洋 《兰台世界》2016,(9):120-123
在元末到清代的传世笔记和方志中,潘元绍(张士诚之婿)的七位姬妾死因一直众说纷纭,未有定论,在流传过程中疑点颇多。其解释有两种,一为潘元绍兵败之际自愿殉节,二为张士诚兵败前为潘所杀。将尝试从能够搜检到的历史文本和碑志材料与明清两代文人文本对七姬的形象塑造考订七姬死因,剖析在七姬死因的传播过程中,诸种说法背后所隐含之历史叙述心态。  相似文献   

9.
在京城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塔是给人以"建筑美"的建筑类型之一.耸立于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外滨河路天宁寺立交桥旁的天宁寺塔,就以其优美的造型给燕京古城增添了不少美色.  相似文献   

10.
胡德生 《中国博物馆》2004,(3):F003-F003
闻名遐迩的天坛祈年殿,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家专门祭天祈祷丰收的场所。它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祭天建筑群,也是世界人类历史化遗产保护地之一。  相似文献   

11.
姚旸 《历史档案》2007,(2):24-31
律例并行是明清两代极具特色的法制现象.这一时期,例作为法典的补充形式被最终确定下来.有清一代,例在创设、施用等多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几乎获得了与正律相等的地位,清代的律例关系也已超越其本身的价值意义,成为一种法律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三、明清时期的文书投递制度明清两代的文书投递制度是在继承元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3.
新民晚报2004年8月3日16版介绍景德镇瓷文化。其文说,宋元两代景德镇的制瓷技术已经传到朝鲜、日本、越南。又说,明清两代瓷器大量出口,经阿拉伯传到欧洲。这些史实,我无异议。唯可疑者,其说China由来,文云:“民间历来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China系根据秦字读音转化而来。但在景德镇最为流行的说法是China是汉语昌南(原景德镇名)的音译。  相似文献   

14.
北京紫禁城     
刘鹏 《北京档案》2005,(6):40-41
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坐落在北京市中心;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年)始建,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和扩建;占地七十二万多平方米,屋宇九千余间,建筑面积约十五万平方米;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相似文献   

15.
<正>辽代佛塔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且在很多方面都保留了唐代的风格,这为研究佛塔建筑的发展及源流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辽代佛塔结构合理、造型优美,这为后世的造塔艺术及风格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公元10至12世纪,在中国北方出现了大量的体型庞大、形式美观并具有华丽装饰的辽代密檐砖塔,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瑰宝,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及社会背景。辽代佛塔虽然经历了上千年的  相似文献   

16.
赵婧  曹磊 《兰台世界》2015,(3):146-147
作为明清时期盛行的一种建筑文化,无梁殿建筑技巧高超,装饰艺术出众,成就了一批优秀的历史文化建筑。本文以明清无梁殿的建筑中几个代表性建筑为例,简略分析了无梁殿的装饰特色,希望能为古代中国的建筑装饰艺术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王虹  王康 《图书与情报》2015,(1):142-144,2,145
张掖大佛寺是一所集宗教、建筑、书法、雕塑、绘画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博物馆。其寺内保存完整的佛教经籍,数以万计的文物珍品,对后人了解和研究佛教在明清两代当地的发展历史及文化艺术传承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文章概述了张掖大佛寺的历史和建筑风格及其丰富多彩的寺藏文物。  相似文献   

18.
翟艳芳 《图书馆学刊》2014,(11):104-107
明朝遗民文人顾苓在明亡后隐居苏州塔影园,其著述所存不多,且多以稿本、抄本形式流传。大连图书馆藏《塔影园集》抄本二种:一为陈乾题跋本,一为章钰题跋本,这两种版本的《塔影园集》均不见于各家书目著录。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图书馆藏善本清代河南籍作家稀见本诗集提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图书馆馆藏善本古籍中,已成为孤本的明清两代河南籍作家之诗集有十余种,我们曾在《河南省图书馆馆藏善本明清河南籍作家孤本诗集提要》一文(见1997年第3期《河南图书馆学刊》)中对其予以了简要揭示,而另有数种诗集目前在国内的收藏亦无几家,可称稀见.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图书馆馆藏善本古籍中,已成为孤本的明清两代河南籍作家之诗集有十余种,我们曾在《河南省图书馆馆藏善本明清河南籍作家孤本诗集提要》一文(见1997年第3期《河南图书馆学刊》)中对其予以了简要揭示,而另有数种诗集目前在国内的收藏亦无几家,可称稀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