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体育与保健新课程标准分为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课程目标包含学习领域目标:内容标准包含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新课标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强调通过课程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在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的体育学习过程中,增强自尊和信心,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实施新课标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何影响?  相似文献   

3.
体育与保健新课程标准分为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课程目标包含学习领域目标;内容标准包含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我认为实施  相似文献   

4.
现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我认为,我们体育教师在实施这五个学习领域目标时,要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首位。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阶段,要着重让学生体验到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要使学生体验到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其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要对体育活动有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参与他所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在活动中亲身体验,亲身感受自己进步和成功的快乐,从而获得乐趣。  相似文献   

5.
"家常课"即我们的日常课堂教学。自从《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一些体育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精心设计了很多"公开课""观摩课"等,这些课的确体现了新课标的精髓,但与"家常课"相比,却有着很大的区别。《体育与健康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其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让学生在有效体育学习中保持健康,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实现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李雍 《考试周刊》2010,(23):148-148
体育课大部分是在室外进行教与活动,它不同于其它课程容易组织管理。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体育教师对课堂的组织管理非常重要。当前把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它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是提高中学生体育素质的主要手段。下面我结合近二十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体育兴趣教学的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7.
学习内容并脚跳短绳(苏教版一年级第一学期第20课)设计理念《体育新课程标准》指出:“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它强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依据这样的理念、策略,我对这节课的教学活动作如下的设计:学习阶段水平二。学习目标1.能知道原地并脚跳短绳的动作方法。能做出原地并脚跳短绳的动作。(可以加一次垫跳)2.通过观察和自我体验,引发对并…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能力为主要目标。体育课首先要让学生在课上动起来进行备种身体练习,尤其要增加学生参与较为剧烈活动的时间,这样才能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是“技术与健康之争”。本人不同意这一说法。《新课程标准》强调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不排斥运动技能教学。《课程标准》明确了新体育课程的性质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并专门设有“运动技能”学习领域,提出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框架。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0.
陈冬梅 《广西教育》2014,(25):122-122
正新课标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用五个方面,指出了新的体育价值观,科学地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学校体育教育的要求。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目标应由"学科本位"转向"学生发展",把促进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整体健康水平的发展及体育锻炼兴趣、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作为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注重体育课程的自我体验和促进自我发展的价值,以完善学生的独立人格,促进其身心协调发展。一、运动参与目标运动参与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五个方面目标的基础,在体育教学中,  相似文献   

1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教学必须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使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将客观的、显性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学习和隐性的、潜在的体育兴趣、意识、情感、能力、习惯的形成融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体育教学。新课标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拓宽了课程学习内容,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正>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还能增进心理健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将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体验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因此,体育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还要懂得如  相似文献   

14.
并脚跳短绳(苏教版一年级第一学期第20课) 设计理念 《体育新课程标准》指出:“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它强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依据这样的理念、策略,我对这节课的教学活动作如下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体育后进生是体育与健康课堂中的弱势群体,在教学中有躲避练习、不愿和同学一同活动、甚至对抗教师与同学等行为,产生的原因一般有:体育学习动力不足;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意志品质薄弱;性格内向。这类学生因受的批评、指责、讽刺、挖苦较多,使之总感觉低人一等,自卑心理强,没有上进的动力,参加体育活动少,缺乏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和成功体验。体育与健康的教学目的是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和增进健康能力。教师不能放弃体育后进生,应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励他们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与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并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并且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拓宽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应该说,新课标给了体育教师更大的上课空间,同时也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下是笔者对于新课标下的体育课的几点不成熟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很多家长和学生的眼中,体育就是让学生玩好,把身体锻炼好,心理健康与体育教学的关系不大.而在新课改中,中学体育新课程标准依据课程学习内容和目标规定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五个学习方面.因此,我们要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情绪自控能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其竞争意识、合作精神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教学必须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评价方法.还指出体育教学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考试制度的不断变革,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由于现行体育教学存在着教学观念滞后,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不完全一致,教学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竞技性内容较多,教学方法单调枯燥,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运动成绩,课程管理强调统一目标,统一要求,统一行动的规范化和有序性,适应性不强,忽视学生个性差异和个体追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体育水平的提高,影响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心理健康”这一崭新的学习领域,并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而具体的学习目标.新课程十分重视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情绪的调节能力,新课程还特别强调要注意创设一些专门的情景,采取一些特殊的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然而长期以来广大体育教师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只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而忽视心理健康目标的达成.那么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如何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既掌握基本运动技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又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呢?学生心理健康路在何方呢?  相似文献   

20.
袁小平 《中学文科》2009,(2):137-137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理念之一就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即面向全体学生.《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体育的目标是促进每一个学生身体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与发展,使每一个学生具备最起码的体育基础知识、运动能力和技能,养成坚持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而分层教学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了新课标的实现.笔者根据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体育教学中的分层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