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资源集成的自主创新模式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三种主要创新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创新模式——基于资源集成的企业自主创新模式;构建基于资源集成自主创新模式的理论及过程模型,对基于资源集成的自主创新与集成创新这两种模式进行比较;最后,提出自主创新导向下企业内部资源集成和外部资源集成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辽宁地区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创新是提升企业科技水平和竞争能力的关键。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选择了恰当的创新模式。文章剖析了企业自主创新模式各种影响因素,借鉴美、日、韩等国家选择创新模式的经验,结合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实际,推证出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的企业应选择的自主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苏楠  吴贵生 《科学学研究》2011,29(5):771-776
 如何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产品升级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神华集团主导高端液压支架自主创新过程为例,提出了领先用户主导创新模式,并对用户在其中的作用以及该模式创新过程的识别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本土领先用户主导创新是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有效模式,该模式对创新理论和我国实践应用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西川  幸炜 《科学学研究》2007,25(A01):120-127
阐述自主创新的内涵与一般分类方法,从自主创新不同模式的资源需求特点出发,深入分析各种模式的功能作用、相互关联性,以及自主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系统的内在联系。以提升南京地区创新系统层次、提高地区自主创新能力为实例,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地区创新主体的行为优化的主要取向。  相似文献   

5.
系统梳理产业创新模式的理论背景,分析资源型城市产业创新现状,利用随机前沿面板模型分析市场导向型、技术导向型创新背景下资源型城市3种创新模式的效能。研究结果显示:无论在市场导向型还是技术导向型创新模式下,自主创新以及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的交互项都极大地刺激创新的产出;相对而言,资源型城市重视的技术引进在效能提升方面发挥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6.
高科技园区创新模式的实证研究——以南京高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南京高新区区域创新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在对典型企业和案例进行系统调查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提出了南京高新区创新的三种模式,即原创性自主创新及产业化模式、跨国并购后消化吸收再自主创新及产业化模式、优势环境吸引集聚创新及产业化模式,探讨了各模式的结构、运行机制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国内外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进展的回顾,分析了我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历程,提出了自主创新意志、自主创新资源与自主创新能力决定企业自主创新成功的三要素模型,并通过对我国3家汽车企业典型产品自主创新的模式分析,提出了我国制造企业产品创新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历程——追溯儒家伦理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帆  石金涛 《科学学研究》2007,25(6):1192-1196
 文章从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思想的角度,对中国科技发展史进行了划分,即以自主创新为导向的古代,以模仿创新为导向的近代,以及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并存、并明确提倡自主创新的现代等三个阶段,并对中国科技发展史中所体现出的创新模式变更原因进行伦理追溯。  相似文献   

9.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三大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其装备制造业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产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依然突出。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合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模式。通过对珠江三角洲装备制造企业的深入调研,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珠三角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模式以及创新绩效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创新意识等7项关键性因素对自主创新模式和创新绩效产生显著影响,而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明显的非递归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为企业、政府创新战略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推进创新型国家,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协同创新"作为重大战略思想被提出,并被切实应用于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光谷的建设之中。基于对硅谷协同创新机制模式的比较及借鉴,充分发挥协同创新对光谷的重要意义,构建光谷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模型,深入探究光谷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模型的发展路径,打造世界级科技园区。  相似文献   

11.
开放式创新:提升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借鉴Chesbrough提出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介绍了中国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实践.认为开放式创新模式能减小创新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在开放创新体系下,技术创新将吸纳更多的创新要素,形成以创新利益相关者为基准的多主体创新模式.通过浙江海正药业有限公司开放式自主创新的棠例,解析企业如何在密集的内部研发基础上.借助外力,通过有效的创新管理和内外创新资源整合提升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开放式自主创新与其支撑体系互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揭示了我国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战略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的必然性与意义,并尝试将创新的支撑体系研究纳入到自主创新理论中,分析了开放式自主创新战略实施模式以及支撑系统要素,包括技术系统、区域经济模式、制度环境、国际技术水平等关键控制变量,描述了基于相应支撑体系的企业开放式自主创新模式选择过程。  相似文献   

13.
基于构建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科技产业化发展、增强区域国际科技竞争力的需要,在现有区域创新体系理论和主要模式研究基础上,借鉴空间区位相近的典型创新型国家的先进经验,系统分析和研究了中国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区域自主创新平台构建中的系统机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系统理论,提出区域自主创新平台构建中系统构成要素的"四三模式"及对应关系,揭示了区域自主创新系统中三条关系链子系统的联动和超循环机制是系统运行的动力源,并得出集成创新是推进区域自主创新系统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二次创新三种可供选择的自主创新路径中,集成创新路径和二次创新路径是目前河南省自主创新的最佳路径选择。河南省走自主创新道路必须重点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正确认识集成创新、二次创新和原始创新之间的关系;二是稳固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三是完善地区自主创新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6.
基于知识观的三种自主创新模式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燕  高山行 《科学学研究》2010,28(4):626-634
国内学者对自主创新定义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深入比较自主创新三种模式的研究还比较少见,缺乏对它们特征差异的具体而深入的讨论。从基于知识的观点出发,在知识的三个维度上对三种自主创新模式的区别以及它们对创新来源、创新成本和创新有效性的不同影响进行探讨,提出相关假设,并用270家企业的数据对提出的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创新模式有关的知识隐性、系统性、复杂性都不同;原始性创新最倾向于从企业内部获取且对创造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最大;集成创新有关的知识复杂性最大,且创新成本最高。最后讨论了基于知识观的研究视角和实证结果对于管理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供应链产品创新过程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迪  孙利辉  戴更新  郭丽丽 《科研管理》2007,28(4):43-48,42
"十一五"规划明确强调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我国制造企业必须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来提高其在价值链上的地位。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间的沟通、协调,有利于制造业的产品创新。本文通过对比制造企业产品创新过程,提出支持产品创新的协作模式--供应链产品创新过程模式,并分析了该模式的优势及特征。  相似文献   

18.
自主创新及创新自主性测度研究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本文分析了自主创新的内涵、特征和模式,研究了自主创新“自主性”的测度问题。自主创新最重要的特征是自主性,自主性不仅包括通过主动努力主动获取创新产权和创新收益的主动性。而且还包括控制创新收益的主导性,自主创新是主动付出创造性努力的创新,是掌握主导权的创新,是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制度保障的创新,是有效率的创新,是与自身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创新。在技术层次上,一项创新是否是自主创新可以通过计算创新专利技术价值在其与在先专利技术总价值中的比例来测度,在企业、区域、产业和国家层次上,可从技术投入、知识产权和创新收益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测度。  相似文献   

19.
企业集成创新的过程模式与运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自主创新意识的不断提高,集成创新已成为我国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从集成创新的理论研究出发.将技术创新过程与集成思想融合在一起,构建了企业集成创新的过程模式,并结合案例分析,为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构建核心竞争力之魂--技术创新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青  梅述恩 《科技与管理》2002,4(2):112-113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之源。阐述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其特点,探讨了通过技术创新战略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模式:自主创新战略,模仿创新战略,合作创新战略,虚拟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