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翻译教学的问题集中表现为"翻译理论无用论"或者"翻译无理论"。在翻译教学实践中,教师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技法的传授,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凸显了"翻译无理论"的问题。应用功能对等理论、"三要素论"、"异化"与"归化"原则进行翻译教学,是解决"翻译无理论"问题的关键,也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功底翻译人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佛经翻译是我国翻译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 ,对翻译的标准、方法和翻译中的一些其它理论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 ,为后人对翻译问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佛经翻译对后世翻译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不但影响了后世翻译的翻译理论、方法、形式,甚至是汉语言的词汇和文法,而且促成了中国文学新体——白话文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聂鑫  王美岭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3):153-154,180
佛经翻译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第一次翻译高潮,对中国翻译活动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翻译形式、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等方面,为后人对翻译问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美学与翻译研究有着天然的联系,二者的结合是翻译研究的一个方向,翻译美学理论的介入,使得翻译理论出现了多元化趋势。翻译美学理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翻译的研究领域。文章通过对传统美学与翻译结合的情况进行研究,发现我国翻译美学研究呈现出多维的研究态势。同时,文章将对该理论的发展前景做探索性推测,并提出今后翻译美学理论研究应注意的事项,认为研究者应该对翻译美学这一研究热点进行冷思考。  相似文献   

6.
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及其分支——商务翻译具有较好的解释力和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不失为一条可行的研究路径。因此,我国已有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如贾文波发现,"该理论的一些原理和方法与应用翻译的实际情况竟是那么吻合,经深入系统的研究后,发现它们之间确实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并能从中找到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这里将对功能翻译理论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功能翻译理论对商务翻译的解释力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莹  沈永杰 《文教资料》2013,(5):25-26,36
影视翻译不同于文学翻译,它是我国新兴的一个翻译领域,有其自身的语言特点。本文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角度对影视翻译进行研究,分析其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8.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一经引入我国,立即引起翻译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从分析国内翻译理论研究及口译教学现状入手,探讨翻译行为理论与目的论对翻译专业口译教学的相关性,笔者认为该理论对翻译专业口译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翻译事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佛经翻译开始,至今已有1700多年。我国翻译理论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东汉到唐宋的佛经翻译阶段、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以及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后掀起的第四次翻译高潮。经过无数前辈翻译家的探索与实践,已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翻译理论系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三个方面 ,即翻译理论的职能 ,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对翻译理论的误区 ,阐述了普通高校要想培养合格的、高水平的翻译人才 ,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翻译教学中加大理论的力度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翻译活动繁荣的今天,中国无论在翻译理论的发展还是在翻译教学中,都没有给纯翻译理论以应有的重要地位.纯翻译理论优于特色翻译理论与应用翻译理论.从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发展来看,翻译教学过程中应大力开展纯翻译理论教学.  相似文献   

12.
中西译学理论起源于宗教翻译,佛经翻译和圣经翻译实践分别为中西译学理论提供了理论思想,是其演进、发展的原动力。然而,由于佛经翻译和圣经翻译具有一些根本性的差异,从而使中西译论具有截然不同的特征。中西译论因此有了不同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为刘云虹教授与中国当代翻译研究界领军学者许钧教授围绕翻译批评展开的一次对谈,表达了诸多重要的观点,其中包括: 一、翻译批评在当今中国的有效在场不够,翻译批评遭遇了生存危机; 二、翻译批评者的主体意识和翻译批评的历史意识这两者的重要性尚未得到充分认识; 三、翻译批评的学术合法性基础之一在于它是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构建之间的互动场域,必须真正发挥翻译批评在翻译理论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真正让批评介入翻译场域和系统。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对翻译教学的要求并没有完全反映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实际 ,学生所学的和毕业以后所用的部分脱节的。要改变这种状况 ,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有关翻译教学的部分就不能忽略多元的翻译理论及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多层面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5.
刘晓芳 《海外英语》2012,(6):143-145
Translation,as an activity in human history,has been discussing heatedly.In general,since mankind started translation activities,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has never ceased.Discussions about translation have become so frequent that various translation theories have been formed gradually in Chinese.The thesis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the reasons of their existing.At last,as to the issue of establishing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the author agrees to establish Chinese translatology.  相似文献   

16.
毫无疑问,翻译首先是一种语言现象.所以翻译理论在其得以系统讨论之前是被包容进语言学范畴的.但是,长期以来的实践和研究证明,翻译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它并不是应当从属于语言学的.然而很多翻译理论家在其研究过程中又不断地借助于语言学,用语言学的一些理论、术语和方法去研究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本文试从历史的角度探讨语言学理论在翻译理论及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和形成基本上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古代翻译理论、近代翻译理论、现代翻译理论、当代翻译理论。本文对中国翻译理论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的不同观点进行总结,展望了解中国翻译理论的基本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列举了八本英汉词典对专有名词的译义,并依据归化、异化翻译策略与双语词典编纂的功能、宗旨等理论,对双语词典编译中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进行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和广告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三种有效的翻译方法 ,即仿拟法、归化法和移情法  相似文献   

20.
中西翻译理论有着明显的差异.从历史、语言、文化、习俗、思维方式等角度探寻中西翻译理论差异的原因,可以为进一步建构、完善和发展中国翻译理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