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教育威信,是教师的教育素质之一,是教师较高素质的体现,是教师智慧和思想的结晶。教师的威信,是指教师具有使学生感到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可以理解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众所周知,我们日常的体育教学,教学秩序远远不如其他学科,一是由于学科特点决定的,二却是与教师的威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否享有威信,  相似文献   

2.
<正>一、监督策略(一)定期向教师汇报学生要主动向教师汇报体育作业完成情况。因为,如果教师主动联系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弊端:第一,学生多,无法顾及;第二,学生可能没有执行教师布置的作业,因此会撒谎;第三,教师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  相似文献   

3.
1、热爱之情 教师关心热爱学生,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也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根本保证,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巨大动力。它最能激发起教师对教育工作强烈愿望,最能激励教师千方百计地去教育好学生。这种情感驱使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对学生诲人不倦。使教师以更大的耐心和韧劲克服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障碍挖掘自身强大潜能,创造最好的教育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也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动力。有了这种爱,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仰慕心理的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上。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从学生需要出发,教师在教学中起启发、诱导作用。当今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体育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既掌握体育知识、基本技能技巧,又培养体育能力,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体育教学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基本素质,建立科学的学生观,要对体育教学进行精心策划、实施。普通高校在体育教学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相似文献   

5.
本文使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了教师激励措施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教师激励策略使用同学生的兴趣、责任、及发展动机有正相关。教师最常使用学业竞争手段促进学生学习,依次为教师亲和、游戏手段,最忽略学生工具性学习动机。相比于教师亲和、学业竞争或课堂游戏策略来讲,工具型激励策略最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前的初中田径训练没有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但是其对发展学生身体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把握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在保护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对于自身的教学方法需要不断改进,制定出适合学生的田径训练方案,促进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7.
在对中专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的言行仪表、工作态度、文化修养、道德面貌、意志品质等,对学生都有深刻的影响。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为人师表。严于律已,才能施教于人。教师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和表现者,教学过程既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观察发现、了解教师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要以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教艺去教育启迪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与信赖。进而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反馈话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教师课堂反馈语的使用现状及其功能,重点探讨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对教师反馈语的期望。学生期望教师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给予鼓励性评价,反馈要正面且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运用“教师领导行为量表”、“学生学校情境量表”和“学生在校行为量表”,调查796名大学生知觉到的体育教师领导行为及其心理压力和心理适应状况。结果表明:学生心理压力与知觉到的教师权威行为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与民主行为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心理适应与之相反,学生知觉到教师民主行为越多,心理压力就越小,心理适应越好;知觉到教师权威行为越多,心理压力越大,心理适应越差;大一学生的心理压力与教师权威行为有一定关系,大二学生的心理适应与教师民主行为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李涛 《体育师友》2003,(4):18-18
教学中教师的"心理换位"就是教师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来认识、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择取有针对性的最佳教学方案。一方面,教师要扮演"教"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指导者;另一方面,教师又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以学生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学习内容,扮演"学"的角色,和学生一起成为知识与技能的探求者。在体育  相似文献   

11.
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涉及教师的教学设置和学生的学习接受,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应明确、可评估,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应适当,教师的教学表达应清晰,课堂教学中要有学生可以接受的运动量、知识量,学生、教师要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常规,体育课堂教学应以安全为保障。  相似文献   

12.
<正> 创新教师的培养学风强烈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生动体现。这类教师作风民主,工作踏实,能客观地评价学生,善于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信任学生,因而教师的工作得到学生的支持。下面我谈谈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身教是十分重要的,在许多时候身教比言教更有说服力,身教对学生往往会产生“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行动能在学生的行动中反映出来。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的影响。随着学生分辨是非能力的增强,对教师好的仪表、举止,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如在贯彻课堂常规中要求学生穿运动服、胶鞋上体育课,体育教师在上课时身穿运动服美观大方,仪表整洁,就会使学生从教师身上看到了一种朝气蓬勃,有美的感觉。学生认识到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既轻便又美观,很自然地就会照教师的要求做。反之,学生不能按要求做,是因为你言行不一致,学生不信服。教师的行动  相似文献   

14.
一、教师示范的位置和距离 教师示范位置的选择应根据学生的队形、动作的性质以及安全的要求等要素来决定。一般而言,学生成横队站立时,教师站位定点在横队排头和排尾形成的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上(图1);学生队形为圆形时,教师的示范位置应该在圆心上(图2);学生队形为扇形时,教师的位置应站在前排扇形面的圆心上,即半圆的圆心(图略);  相似文献   

15.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1、尊重、热爱学生 融洽的师生情感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基础上的,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应尊重学生、热爱学生,这是教师最起码的素质,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对于体育特长生而言,他们本身就自知文化课差,有些可能表现出不在乎,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主要工具,有着人的“第二幅面孔”的美称。教师语言是一门不断发展着的学问和艺术。教师运用语言的方式方法涵盖了教师的基本技能,教师品德,教师人格等多方面因素。教师语言又绝对影响学生的发展和师生关系的和谐,进而教师语言的运用对整个社会都有着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对教师语言修养的论述,总结出积极的教师语言以及不良的教师语言对学生影响,并提出我国现阶段提高教师语言修养的途径,指出教师语言应在理性化的基础上加以感性因素,使所有人类心灵工程师们拥有一把善用语言的金钥匙,去开启满园桃李的心灵大门。  相似文献   

17.
<正> “口令”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然而对学生的“呼合”,却往往容易忽视,所以本文重点谈谈学生的“呼合”。什么是学生的“呼合”?学生的“呼合”是指学生对教师口令的口头反应。例如,在队列练习中,教师口令“报数”,学生呼合“1、2、3、4、5、6……”,在小学低年级的向左(右)转的教学中,教师口令“向左(右)——转”,学生呼合“1-2”;在投掷教学中,教师口令“预备——投”,学生呼合“嘿”。让学生做“呼合”在教学中有以下好处: 1.可以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在教学中仅仅靠教师的口令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常处于被动状  相似文献   

18.
探析大学生心理适应与体育教师领导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学生在校行为问卷”和“教师领导行为问卷”,对浙江省部分高校的823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体育教师不同教学领导行为下学生心理适应状况。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适应与其感知到的教师民主教学行为是正相关,而与权威教学行为是负相关;男生更多地感知到了教师的权威领导行为和放任领导行为,女生则更多地感知到了教师的民主领导行为。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师的威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体育教师的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与信誉。它是体育教师教育影响力的集中体现。 一、建立体育教师威信的意义 体育教师威信是健康的师生关系的反映。它以教师的各种优良的认知特征(智力水平、知识结构)与人格特征为依据,同时也与学生对教师的这些心理特征的认识与感受密切相关。从教育方面来说,教师的角色地位虽然为建立威信准备了前提,但一个教师在学生中是否享有威信,更重要的取决于他的个性品质以及他与学生交往的性质。从学生方面来说,教师的威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学体育课的武术教学大都是由教者示范、讲解、领做,学生亦步亦趋地模仿练习。教师出一拳,学生跟一拳。教师起一脚,学生跟一脚。教师未教的,学生固然不会;教师已教的,学生也未必全会。怎样变“授之以鱼”为“教之以渔”,使学生离开了课堂,离开了教师也能获得新的武术知识,学习新的技术动作呢?我在教学中,注意了学生自学能力的逐步培养,取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