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挑山工》(第九册)一课第五自然段,具体转述了挑山工对作者问话的回答:这段话就像作者所说的那样,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也是课文所要表现的中心。怎样引导学生理解挑山工的这段话呢?教师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五自然段,想想第五自然段主要是写的什么?  相似文献   

2.
课例:九年义务教育语文第九册《鲸》一文第五自然段的教学片断:学习鲸睡觉有什么特点。(一)师:鲸睡觉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找出第五自然段中表示鲸睡觉的动词,再用简洁的话说一说。生:(读书,画词,归纳)师:你们找出了哪些动词?生:我找到了“聚”...  相似文献   

3.
于桂华 《广西教育》2013,(29):52-52,63
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通常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按要求找出某些语句,然后找出这些语句中的重点词语,再透过这些词语谈谈你体会到什么。笔者最近观摩了某班教学苏教版三上第十五课的《小露珠》,这里重点商榷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的教学片段:师:默读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用笔画出小动物们说的话。(集体交流)师:仔细读读画线的内容,想想:小露珠是什么样儿的?  相似文献   

4.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海滨小 城》中写海滨的那一部分,请同学们 想一想: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生:第一步是熟读课文,第二步 是领会文章内容,第三步是想象画 面,最后一步是语言描述。 师:这节课,我们根据文中写“小 城”一段的特点,用另外一种方法来 学习。先请同学们自己弄清写小城这 部分共有几个自然段。(生看书找出) 师:请同学们思考每个自然段分 别介绍了小城的什么地方? 生:第四自然段讲小城的庭院, 第五自然段介绍小城的公园,第六自 然段讲小城的街道。 师:这三个自然段,具体讲了各 个地方的哪些具体内容呢?请同学们 注意:要读懂一段话,先要读懂一段 话里的每个句子。我们先看第四自然 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  相似文献   

5.
教学《威尼斯的小艇》第五自然段,我先后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流程。 【设计一】1.师:自由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填写表格(谁乘小艇去干什么)。2.师:除了课文中讲到的,还有哪些人乘着小艇干什么去?  相似文献   

6.
教学片断(苏教版第五册第29课)师 :这条路除了宽和平 ,你们通过读 ,还感觉到这条路怎么样?从哪里感觉到的?生 :读了第五自然段 ,我觉得沪宁高速公路还很长。师 :请同学们先默读第五自然段 ,再说说你从哪里读出路的“长”?生 :开头第一句“这条路好长啊!”直接写出了路的长。生 :我从“它像一条长长的飘带一起伸向天边”这句话也读出了路很长 ,这句话中作者把沪宁高速公路比作了长长的飘带 ,可以看出路很长 ,而且这条飘带伸向天边 ,看不到尽头 ,真长啊!生 :从“我”与爷爷的对话中 ,我知道它全长274千米 ,经过四座主要城市 ,的确很长。师 :同…  相似文献   

7.
师: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文中哪些段落是描写“听泉”的呢?生:第二、四自然段。师:请大家再次浏览课文,看看听者的地点和方法有哪些不一样。生:第二自然段是写白天的听泉。师:第四自然段是写入夜的听泉。师:快速浏览第一、三、五自  相似文献   

8.
正片断一:师:勺水冲凉用哪个词来体现当时的感觉?生:舒服。师:不动笔墨不读书。继续读。第四、第五自然段中有哪些描写舒服感觉的词句是我们平时感受不到的。(生默读,作圈点勾画。师巡视点评:有些同学关注了句子。还要关注句子中的词。可以在词句边上简单写写感受。)师:我们先来看第四自然段。(课件出示)描写舒服感觉的哪些词句是我们平时感觉不到的?生:"一缕水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们都倒抽了一口凉气。"说明四兄弟很久没有接触到水,他们太渴望水了,所以很快能感受到水的气息。  相似文献   

9.
游漓江记     
编者推荐:此文出彩处是第四自然段——"九马画山"——描绘"九马"各自神态!第二自然段"细雨蒙蒙,云层很厚",彰显了"我"的观察力。第五自然段"回头雄狮",将"九马画山"的吸引力推向极致;但是,"也可能是想把那九匹马咬死,自己享用吧"一语,破坏了意趣,应删除!此文还要删除的是:第一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第六自然段、第七自然段和第八自然段。如此一来,全文不足800字,可以对第二、四、五自然段展开描述——将"水账"升格为"游记"。标题应改为"观九马画山记"。  相似文献   

10.
宠物辩     
此文中第四、五自然段关于"太孤寂"的内容,游移于主旨之外。怎样将其拉回来,用它去进一步凸现主旨呢?其办法是:变"因"为"果",再求"因"。将第四自然段改为:"是因为他们太孤寂!"再将第六自然段改为:"他们为什么会太孤寂呢?因为他们太聪明!"这样就将第四、五自然段"变废为宝"--既切合题目,又在更深的层面上凸现主旨。  相似文献   

11.
在2013年1月召开的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换届年会上,承办方浙江宏达学校的沈卫东老师上了一堂观摩课,他执教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鞋匠的儿子》一课。课上,他的练笔设计别具一格,让人叫"酷"不迭。他是这样设计的:当学到课文第四自然段的"一个态度傲慢的参议员站起来,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和第五自然段的"所有的参议员都大笑起来,为自己虽然不  相似文献   

12.
《庐山云雾》(浙教版第七册)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的第五自然段以"庐山云雾中最壮观的要算云海"作为过渡,引出对庐山云海壮观景象的具体描写。现以该文第五自然段教学为例,来探讨虞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13.
《詹天佑》一课第五自然段,以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为例,说明詹天佑根据不同地势采用不同的工作方法,表现了他的智慧。红安县实验小学杨清勇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这一自然段的: 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这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生:开凿隧道。 师:请同学们再默读,想一想詹天佑是采用了哪两种方法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的? 生:在居庸关,詹天佑采用了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在八达岭,他采用的是中部凿井法。  相似文献   

14.
《小壁虎借尾巴》两种教法设计○自治区教研室马兰《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第三自然段~第五自然段各段的叙述方式相同,结构相仿,句式相似。根据课文的这一特点,可设计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教法一一、“讲”好第三自然段,渗透学法教学时先让学生自由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给...  相似文献   

15.
我曾两次教学《灰椋鸟》这一课,第五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在两次教学中,我对这一段的处理作出了不同的尝试,其效果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6.
取名     
编者推荐:瞻前顾后——首段"村尾的一处小茅屋"和第五自然段多次出现的"贱"字,为卒章"爷爷最贱"张本。标题实在而又独特。  相似文献   

17.
第五自然段是全文的亮点,用上一段中的最后一句话引出,水到渠成。第7-8自然段用了"结果"一词,第7自然段用得妥当;第8自然段,宜改为"辉煌"。  相似文献   

18.
<正>【案例背景】在教学《山中访友》这一课时,两次仿写训练,让我充分感受到小组合作带来的实效,他们精彩的表现让我又一次有了与春天相逢的感觉,为此我兴奋地手敲键盘、一吐为快。【案例描述一】师:同学们,昨天我们随作者一起认识了山中的几个朋友,这节课我们再到山中一游,去认识更多的朋友。请自读第五自然段。师:作者又认识了哪些朋友?生:山泉、溪流、瀑布……师:找得很好,那请再读一读此段,看自己能否有新发现。  相似文献   

19.
一、牵“情”(学生默读课文)师:默读到第三自然段有好些同学划了波浪线。我知道他为什么画波浪线。(于老师继续巡视)师:看样子,这个同学对第四自然段也很喜欢。师:叫×××的同学请站起来,他把第五自然段做了记号,差不多都做了记号。我明白,他为什么做了那么多记号,用的不是波浪线,为什么?大家思考,请坐。(学生继续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师:你们是几班的?我发现附小五(2)班的同学会读书,我从你们做的记号中看出来。犤评:学生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于老师对学生的肯定,既是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又是在师生间寻得感情上的认同。犦二…  相似文献   

20.
小窗     
此文前半部分用“坐享其成”反衬后半部分“亲自动手”——巧于安排材料。还须锦上添花的是:第一,转折要自然一点。第四自然段先宜说“随遇而安”的话,将第四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第一句话放到第五自然段后面去。第二,倒数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应改为“要用心去扮靓它”——不仅强调“用心感受”,而且凸显“自力更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