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中长跑的特点和一般学校目前所具有的条件的教学与训练方法归纳为十七种,简要介绍如下,希望能对青少年中长跑的教学与训练起到一定作用。重复跑重复跑是指多次重复的一定距离跑的练习。一堂课可根据教学训练或训练任务的需要安排(4~8)×400米的总量,速度百分  相似文献   

2.
正一、三种自创训练方法1.在学生初学阶段,技术结构处于分化过程时,利用我校运动场旁现成的小台阶,教师发出信号,2~3人一组同时采用蹲踞式起跑上台阶。教师同时不断地讲解、示范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具体方法是:统一以台阶的最下一级台阶边后移20厘米左右将一直线作为起点线,教师统一发令,2~3名学生完成蹲踞式起跑,快速蹬地上台阶。要求一阶一步快频率地往上跑,不能跨越每个台阶。身体稍前倾低头看前面2~3级(面约1.5米)台阶处,快速摆臂一气呵成。优点:由于人往上跑,身体重心很自然向前倾斜,无形中就起到了降低重心,加快频率的作用,稍低头能避免踏空台阶受伤。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腿部力量明显增强,更重要的是能较快地领会起跑、疾跑技术动作要领,为过渡到下一阶段训练做好准备。2.当学生的技术动作由分化进入巩固过程时,  相似文献   

3.
<正> 我们在多年田径短跑训练中,把牵引跑和跑格的两种训练法运用到速度训练中,取得了极佳的效果。本文对这两种训练法作一详细介绍,供同行们参考。 一、牵引法 训练目的:牵引训练,对一名运动员(前者)来说起到阻力作用,可以促进腰腿部肌肉群的发展,而对另一名运动员(后者)来说主要是强制运动员进行快速跑动,这样它能使神经中枢建立起快速跑动的条件反射。同时,它还能消除运动员在心理上对速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4.
在一系列有关训练中体液动力学研究的报告中,给人的综合印象是,在活动跑台上走或跑时,随着最初的液体交化后,“血浆容积(pV)被保持得很好,甚至在体液总量明显减少的时侯也如此。”虽然研究的注意力已能转向不同身体姿势训练时血管容积的变化上,但目前仍没有身体对不同姿势下连续练习的反应的调查报告。本所调查了一组经过训练的实验对象在跑步和骑自行车连续训练中的体液转换,随着对两种训练顺序—先跑后骑车(跑1骑2)和先骑车后跑(骑1跑2)—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以普通男性大学生和体育运动学校男性学生为研究对象 ,以 V O2 max为心血管功能指标 ,以 12 min跑为有氧耐力指标 ,用所测得的 3种不同高度的台阶试验后即刻心率、恢复期 0~2 10 s中不同时段心率恢复速度 (斜率 )与 V O2 max、12 min跑和台阶试验指数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 :心率恢复速度 (斜率 )与 12 m in跑、台阶指数相关程度较高 ;即刻心率与 V O2 m ax、12min跑、台阶试验指数均有高度相关 (P<0 .0 1)。提示 :心率下降斜率 ,特别是中、高台阶试验后早期下降斜率能很好地反映有氧耐力 ;台阶试验后心率反应程度能较好地反映心血管功能和有氧耐力 ;可以用运动后即刻心率、早期心率恢复速度取代或改良原来的计算方法进行台阶指数计算 ,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在学校的业余训练中,楼梯作为一种辅助训练的场所,在业余训练中被广泛应用.合理、有效地利用校园里的楼梯进行教学训练,既能解决因天气或场地限制而产生的问题,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一、热身活动 在楼梯上成一路纵队慢跑,从一楼至顶楼再原路返回或从另一幢的楼梯跑下返回(楼层之间有走廊),可根据学生的训练水平与能力,掌控跑的次数或时间.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时期的专项身体训练,在全面身体训练的基础上,选择若干具有明显专项特点和要求的身体练习。现介绍几种背越式跳高专项身体训练常用方法: 一、专项速度训练 1.弧线跑速度训练 (1)不同半径的“8”“J”“S”形跑、螺旋跑、圆圈跑方法:在地面上预先用线划好所用图形,运动员沿标记按线进行  相似文献   

8.
以普通男性大学生和体育运动学校男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VO2max为心血管功能指标,以12 min跑为有氧耐力指标,用所测得的3种不同高度的台阶试验后即刻心率、恢复期0~210 s中不同时段心率恢复速度(斜率)与VO2max、12 min跑和台阶试验指数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心率恢复速度(斜率)与12 min跑、台阶指数相关程度较高;即刻心率与VO2max、12min跑、台阶试验指数均有高度相关(P<0.01).提示心率下降斜率,特别是中、高台阶试验后早期下降斜率能很好地反映有氧耐力;台阶试验后心率反应程度能较好地反映心血管功能和有氧耐力;可以用运动后即刻心率、早期心率恢复速度取代或改良原来的计算方法进行台阶指数计算,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正>现在一些条件设施较好的学校都有自己的运动场和看台,因此,大家应该积极利用这些设施开展训练和教学。以下是笔者利用看台台阶进行练习的实践,供大家参考。一、跑的练习1.蹬低台阶快速跑:上体前倾如同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步幅小、频率快,练习提高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经过有氧训练,能使其有氧代谢能力和心肺功能得到显着改善。12min跑是身体机能检查项目,是测试血管水平和心肺功能的一种方法。经过对开展和未开展这一项目测试学校的对比分析表明,将12min跑列入高校体育必修课考试项目,既适合大学生的身体状况,又可以促进大学生参加有氧代谢运动。  相似文献   

11.
台阶训练的方法较多,在这里针对本人多年的经验,介绍在教学训练中体会较深的几种台阶训练。台阶训练包括:登台阶,上、下台阶跑与台阶跳跃。登台阶训练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和塑造臀肌和腘绳肌的训练,所涉及到的肌肉和动作也常用于力举和抓举中的硬拉和深蹲、举重中的猛拉,在提高棒球、篮球、跳水、  相似文献   

12.
台阶训练的方法较多,在这里针对本人多年的经验,介绍在教学训练中体会较深的几种台阶训练。台阶训练包括:登台阶,上、下台阶跑与台阶跳跃。登台阶训练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和塑造臀肌和腘绳肌的训练,所涉及到的肌肉和动作也常用于力举和抓举中的硬拉和深蹲、举重中的猛拉,在提高棒球、篮球、跳水、橄  相似文献   

13.
台阶无氧功率实验方法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身高百分比对每步跨台阶垂直高度进行标定的方法,对21名运动员和43名学生的台阶无氧功率实验进行了方法学研究。结果证明,以不同每步跨台阶垂直高度所测得的个体无氧功率有明显差异;认为个体最大台阶无氧功率与个体最佳用力幅度有密切关系,后者可以反映受试的训练水平和技术水平,对选材和机能评定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台阶训练在短跑中的作用●朱素丽在体育运动项目中,利用各种台阶的训练方法很多。这里我想针对短跑项目的训练而言,介绍本人在教学训练中体会较深的几种台阶训练。如:一般的台阶跑和跳台阶练习,能使学生的腿部力量加强,爆发力的提高和大腿抬膝的增高,以及后蹬力量的...  相似文献   

15.
400米跨栏栏间跑节奏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运动要素,栏间跑时,运动员的步长、步数,每步支撑与腾空时间的比例和速度变化等构成了特定的节奏,良好的节奏有助于发挥和保持栏间跑的水平速度,对提高成绩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自己多年的训练体会与实践,总结出一点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中,经常利用坡度的训练方法。坡度的训练如:上、下坡跑、台阶蹈、上坡跳跃练习与台阶跳跃练习。上坡的训练能使运动员腿部力量加强,爆发力提高,以及大腿抬高和后蹬力量的增大。下坡的训练能使运动员的步频加快,步幅加大。在坡度训练快速跑,定时跑既能促进途中跑的步幅与步频,又能发展运动员速度能力,同时有效地提高短跑运动员的专项素质和短跑成绩。  相似文献   

17.
一、训练内容与安排(一)一般耐久力跑练习:在训练初期学生身体机能不可能适应短跑的专门训练,所以安排一般耐久力跑练习,使身体达到较大氧摄取量。(脉搏次数达到140——160次/分)具体作法:以40′——50′的跑走交替;30′—40′越野跑;1000米间歇跑;星期日骑自行车2——3小时越野。(二)专项素质练习1.速度耐力跑练习:这种训练能使快肌纤维的代机能和收缩速度得到改善。(1)变速跑3—4次,1—2组。(图一)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3000米、5000米以至更长距离项目的训练中侧重于身体机能及专项能力的培养。然而,跑的技术在现代长跑运动中仍然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最后阶段(1000米~1250米)更为突出。本文拟就基本技术的训练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加拿大的著名长跑教练赫伯格、斯劳卡姆和英国的詹姆斯在70年代初就指出:长跑中身体重心过分垂直的移动会构成一种低效  相似文献   

19.
摆臂技术,是100m跑重要的专项技术。摆臂在运动员跑动过程中,不仅起到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而且还有提高跑速的作用。女子短跑运动员因先天生理因素,在上肢力量水平上与男子相差较远,且可训练性低于男子。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肇庆职业学校田径队100m专项的16名高中女生进行上肢力量训练实验,结果表明高中女子短跑运动员维持其他训练手段不变,在上肢力量加强训练后,能够有效的提高短跑专项成绩。  相似文献   

20.
深水训练法     
从最简单的意义上来说,深水跑(DWR)或称“水中慢跑”训练法,基本上是对陆地上跑的动作的模仿,不同的是它是在足够深的水下完成的,目的是为了阻止脚与池底的接触。近几年来,这一技术在不同的运动训练中逐渐流行起来。由于水减少了受伤的危险,所以它既可以作为避免运动员由于过度训练而带来的消极影响的一种手段,也可以作为平常训练的一种附属练习来使用。然而,对深水跑的理解和运用常存在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