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婧 《青年记者》2006,(10):15-16
都市媒体对农民工报道的传统误区 都市媒体对农民工相关问题的报道,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传统误区:  相似文献   

2.
乔敏  王勇 《新闻世界》2010,(7):50-51
农民工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大局,他们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本文以我国"农民工报道的反思"为研究课题,总结媒体对农民工报道的现状,对媒体忽视农民工报道的原因进行简要的分析,继而对媒体如何改进对农民工的报道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文化资本分析及其对报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长松 《新闻界》2008,(5):29-31
本文主要分析农民工文化资本的缺乏与媒体对其报道现状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了提高农民工文化资本,改善农民工报道等方面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近十来年媒介对农民工的报道形象,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农民工形象被贴标签现象。除却政治政策上以及历史上的问题。我们着重分析来自媒体方面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之上,给予一定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镇)和乡镇企业就业。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这就是被称为农民工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民工给予高度关切,并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丈件。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农民工的报道问题,已成为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6.
《湖南日报》作为中部农业大省的省委党报,对农民工就业报道一直重视。论文通过对其报道主题指向、文本内容、版面与篇幅、报道体裁、报道立场、内容特征等要素的分析,探讨党报类媒体的农民工就业报道是否应该调整正面宣传报道的思路,加强专题策划能力以及舆论监督性质的报道。  相似文献   

7.
都市媒体如何突破农民工报道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岩 《中国广播》2009,(9):30-32
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分层中形成和正在发展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事实上农民工已经成为都市媒体受众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以往都市媒体对农民工报道存在的问题、当前都市媒体对农民工报道的转变,提出今后都市媒体在农民工报道中的调整与改进方式。  相似文献   

8.
韩燕 《当代传播》2006,(2):38-41
本文通过近年来媒体对“农民工议题”的报道进行分析,观察媒体对“农民工议题”的总体建构方式和变化趋势,以及不同媒体由于定位和地域的差异而在“农民工议题”建构方式上有何异同,探讨媒体在农民工议题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报道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谦  刘丹 《新闻实践》2006,(2):41-42
时下,“农民工”问题已成为媒体报道之焦点。2005年9月6 日至23日,中国青年报在第七版“经济版”的头条位置刊发了一组以“新生代农民工系列报道”为名的专题新闻。其中新闻报道、新闻述评各10篇。该组报道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现了当代青年农民工的崭新形象,反映他们的生活状况、追求,以及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整组报道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在农民工报道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这是党和政府关爱进城农民工的政策指南,也是新闻媒体塑造健康的农民工媒介形象的重要准则。正是由于明确了这样的定位,各级党报党刊加大了农民工问题的报道力度,及时反映这一庞大群体的意愿和呼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然而,透过相当一部分都市媒体的日常报道,我们遗憾地注意到,农民工群体依然处于一个淡漠和歧视并存的尴尬境地。在受众定位上,农民工群体往往被冷落在被遗忘的角落。都市媒体很少刊载农民工急需的就业信息、生活信息和知识信息,很少刊载与农民工切身利益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大量涌进城市的农民工成为都市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帮助农民工讨薪、为农民工解决住宿问题和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等方面的报道日渐增多。但是,这些报道是否完整而  相似文献   

12.
戴佳妮 《新闻世界》2011,(7):268-269
新闻与公关的互动由来已久,它对于维系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关系极具意义。农民工问题一直是我国新闻媒介高度关注的话题,今年春晚让民工走上舞台曾引起了热烈讨论。本文以农民工报道为对象,认为对农民工的报道或是有效的公关活动,而这种互动所带来的问题应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一、提出问题及解析题目近年来,“农民工”问题成为学界研究的焦点,但大部分研究被社会学领域所囊括,包括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农民工的边缘群体的角色分析、农民工的社会心理的分析、农民工的教育与管理问题等,这些议题几乎包括了农民工问题的各个方面,但把农民工置于大众传媒中进行考察的文献相较于农民工问题的其他方面则显得过于单薄。农民工的权益保障,一直是农民工议题的一个重点,但农民工在媒体中被表达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如何提升舆论引导力,是媒体必须正视的重要课题.当前,新闻宣传存在着许多问题,譬如会议报道多、领导活动报道多、程序性报道多,百姓报道少、鲜活新闻少、有效实用信息少,不少记者虽然身在一线,但是采访作风不实.  相似文献   

15.
在大众传媒的报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对非洲难民、贫民窟的穷人、城市的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报道.在报道中,我们或同情、或怜悯、或鄙视,却很少有人尊敬这类人。因为这些人属于弱势群体,自身存在着很多缺陷和不足,是需要帮助或救助的对象,因此,他们很少受到公正的对待。作为媒体也是如此。媒体作为人们了解社会的窗口,引领着人们的目光去看人生百态,很多时候.人们对于某个事物的认知,都是通过媒体获得的。  相似文献   

16.
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都很重视“三农”问题。作为黑龙江省内的主流媒体,生活报近期关于农民工问题的报道堪称深度报道的典范之作。如《政协委员走工棚》,以政协委员的视角。亲历农民工的生存空间,体察农民工的辛苦。报道发出后,社会反响强烈,得到各级领导和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一些相关建筑企业立刻行动起来,很快解决了民工生活环境中的问题,民工们拍手称快。在这样的好时机下,《生活报》又适时推出了《关注民工幼童成长》的报道,作为这个报道的延伸。这充分体现了《生活报》作为主流媒体的大视角和大深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媒体关于农民工的报道还有所缺位,报道的视域还显逼仄,空间视域不甚开阔,纵深视域还缺少触及本质的新闻,没有充分发挥指导生活、引领舆论的功能.这些问题,与记者的媒介素养、媒体的社会责任、农民工的话语权直接有关.对农民工报道存在的缺位,反映了农民工真实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发展,深度报道有了长足的发展。组合式报道作为深度报道的一种,因为其自身的特点,成为常见于媒体的一种报道方式。新旧媒体之间的组合式报道各有各的特点。本文以"农民工就业调查"报道为例,说明组合式报道在新旧媒体间的异同,探究怎样更好运用组合式报道,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于城市社会出现的新生社会群体,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力量.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媒体和社会的关注.但媒体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新闻报道存在政策导向化、报道污名化、报道主观化等问题.论文对如何改进新生代农民工报道,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赵胜  余秋霞 《传媒》2016,(9):92-95
农民工报道在报纸中的数量甚多。截至目前,在《慧科报纸资料库》中,该类型的报道数量已经超过了50万篇,每逢年关春运和民生政策出台时,此类报道数量便会急剧飙升。本文以报纸中的农民工报道为研究对象,对报道内容、报道主客体、报道篇幅、报道态度、事件与非事件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