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有一次,我在黑板上写了一道除武120÷4”,要求学生上台写出除式表示的三种意义.学生甲上台后.写出:①求120是4的几倍,②求120包含了多少个4.③求把120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结果有不少同学纷纷举手,表示异议,认为学生甲的解答是错误的.理由是,学生甲把三种意义的顺序搞错了,应该把第③个意义与第①个意义调换才正确.面对学生这突如其来的异议,怎么办?当时我没正面地表示与否,而是提问上来板答的同学林××,问他在家的乳名叫什么?他回答说叫“阿狗”.(引起了同学们的一阵笑声)接着我叫:“林××!”他站了起来.叫他坐下后我又叫:“阿狗!”他又站了起来.我又叫“阿狗”,又叫“林××”,他坐下后又站起来,如此反复了几次.这时,突然一位学生站了起来说:“老师,我知道了.”我问:“你知道什么啦?”他说:’“林××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我又问“为什么?”他回答说;“因为他写出的三种意义都表示120÷4,这跟三种答案的顺序是无关的,就  相似文献   

2.
在一步计算的式题教学中,采用看式题想数量关系的训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刀。例如,看式题25+30,要求学生说出,这道式题是求两数之和的,并要求学生说出式题所反映的数量关系:①一个数是25,另一个数是30,两个数一共是多少?②甲数是25,乙数比甲数多30,乙数是多少?或甲数是25,它比乙数少30,乙数是多少?再如看式题84÷4,要求学生说出这道式题是求两数之商的,并要求学生说出式题反映的数量关系:①把84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②84里面有多少个4?③84是是4的多少倍?④一个数的4倍是84,求这个数。这种训练形式,可以把单调、枯燥的式题计算变成有  相似文献   

3.
一般说来,小学数学中一道投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三种意义。①表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②表示一个数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③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其中第③种是第②种的另一种形式,因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这个数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也就是说,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主要表示前两种意义。而一道除法计算的应用题,算式则只表示一种意义。例如,一个牙刷生产组生产牙刷7500把,每6把装一盒,可以装多少盒?列式7500÷6表示7500里  相似文献   

4.
题目甲、乙、丙、丁四人传球,第一次甲传给乙、丙、丁三人中任一人,第二次由持球者再传给其他三人中任一人,这样共传了四次,求第4次传球后球又回到甲手里的传球方法有多少种?分析与解答:如图1表示传球的示意图:  相似文献   

5.
分数应用题与整数应用题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从分数定义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出发,可将一类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转化为整数应用题,而用整数乘、除的方法来进行解答。举例如下: 例1:甲数是乙数的3/4。甲数是120,乙数是多少? 解题思路:“甲数是乙数的3/4”,可把甲数看作3份,乙数看作4份。又,甲数是120,相对应3份,  相似文献   

6.
在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有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节富有新意的复习课: 一、复习分数乘除法的意义1.列式计算: (1) 12是4的几倍? (2) 12是36的几分之几? (3) 15的1(1/3)倍是多少? (4) 15的1/3是多少? 提问:(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都用( )法计算。(追问:怎样除?) (2)求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是多少,都用( )法计算。(追问:怎样乘?) 2.说出下列式子的意义,并列出求( )里数的算式: ( )×2(1/3)=14 ( )×2/3=8 提问: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都用( )法计算。(追问:怎样除?) 二、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和规律1.列式计算:(要求学生按照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说出列式理由) (1)一堆货物120吨,运走40吨,运走几分之几?  相似文献   

7.
笔 者多次在参加大面积小学数学改卷中发现 ,学生在表示分数加、减、乘、除法意义时 ,答案不一。问及任教老师 ,则各抒己见 ,有时为一道算式是否只有一种意义还争论不休 ,现列举实例的几种说法 ,请专家作一答复。实例1“和的意义”说法有 :①是把和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②求与的和是多少 ;③求比多的数是多少。实例2“2÷的意义”的说法有:①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2和其中一个因数是 ,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②求2是的几倍 ;③已知一个数的是2 ,求这个数是多少。对以上题目的几种说法 ,笔者认为①是大家公认正确的 ,而其它几种说法 ,则是…  相似文献   

8.
复数有三种表示式:一般式z=x+iy三角式z=|z|[cos(argz)+isin(argz)]指数式z=|z|e~(iargz)复数z由它的实部x和虚部y所确定,或者由它的模|z|和幅角argz所确定。不论是作复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还是求初等函数的值,其目的都是要把它们的运算结果最终表为复数的三种表示式之一。  相似文献   

9.
分数除法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有的学生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与已知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求乙数是多少,或已知乙数的几分之几是甲数,求乙数是多少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往往分辨不清。那么怎样指导学生正确熟练地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呢?我在教学中归纳了以下几种方法: 1.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意义 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对这一知识点容易理解,也能正确分析、解答此类应用题。但对“已知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求乙数是多少”等的分数除法…  相似文献   

10.
数学中的某些名词、术语,不止一种含义。对此,我们在应用、理解时,要注意其具体语言环境和表述形式,使其具有确定的意义。下面试举一例。先看下面三个题目。①甲数是50,乙数比它多1/5,乙数是多少? ②甲数是50,乙数比它多20%,乙数是多少? ③甲体重50千克,乙比他多1/5千克,乙体重是多少? 由于分数在计数意义上有双重性,可以表示具体的量,也可以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①题中,如把1/5看作具体量,那么这里1/5把自然数1当作单位“1”,乙数是50 1/5=50 1/5。如把1/5这个分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百分数应用题,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类(三种),一类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另一类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后一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倍量是已知数,另一种是一倍量是未知数,可以设一倍量为X,然后列方程解答。当然也可以直接写出除法算式。复习时,应让学生认识这三种问题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文字题教学在于能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是学生学习应用题的“桥梁”。统编教材把文字题穿插安排于各个有关的章节当中,意在降低应用题教学的坡度,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怎样解决好这个“桥梁”问题?我在教学中注意发挥文字题的桥梁作用,抓住应用题到文字题,文字题到式题的两个转化,对学生进行了如下两项训练: (一)文字题和式题的转化训练从二年级开始,课本中文字题的类型较多,但大多数与四则运算的概念有密切联系,因此四则运算的意义是连接文字题和式子题的纽带。这种训练在学生学习了运算的意义后进行。 (1)把文字题译成式子题一种是根据文字叙述直接写出算式,简称直译。例如: ①18除以6,等于多少? ②被除数是18,除数是6,商是多少? ③除数是6,被除数是18,商是多少?  相似文献   

13.
师:42÷2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生:表示把42平均分成2份,求1份是多少。生:表示42里面有几个2。生:是求42里有多少个2。  相似文献   

14.
[题目]甲杯中有盐水180克,其中盐占盐水的1/6;乙杯中有盐水120克,其中盐占盐水的1/5。现在进行三次操作:第一次,把甲杯中1/2的盐水倒入乙杯;第二次,把乙杯中1/3的盐水倒入甲杯;第三次,把甲杯中1/4的盐水倒入乙杯。求这时甲、乙两杯盐水中,盐分别占盐水的几分之几?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九册 P.5例2,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根据知识内在联系与教学基本规律,这节课需要在乘法意义、画图分析、形成知识结构等方面下功夫,才可完成教学任务。具体教法如下:一、基本训练开道。要学生掌握这种应用题的解法,首先要懂得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与法则。因此,与它有关的知识需认真进行基本训练。如:(1)“叙述算式意义”训练。油印印发下述各题,要学生在式下括号内写出算式意义:30×5 30×4/5 4/5×30 40000×3/5……( ) ( ) ( ) ( )……使学生熟悉分数乘法的两种意义,特别是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威尼斯的小艇》是一篇写景散文,编排在人教版课标本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我曾教过三次,但每次都是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课文的第2、4自然段。第2自然段连用了三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小艇独特的美。教学时,我一般让学生想象填空。第4自然段则效仿王崧舟老师的教学,放手让学生上台扮演船夫吆喝,  相似文献   

17.
近日在学生的单元测试卷中发现,有部分学生用本文标题中的算式来解答其中的一道应用题: 买一台电脑需要4270元,一把电脑椅子120元,付给营业员4400元,应找回多少元? 在与同事“给不给分”、“给多少分”的探讨中,笔者尝试解读这个现象: 1.对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讲,刚接触分步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能列出综合算式难道不是一种个体创新吗? 2.从思维程序考察,算式先求“应付多少元?”,再求“找  相似文献   

18.
分数除法是高小算术第三冊(暂用本)教材中,在教学上比较困难的一个单元。我們认为主要的难点有三个: 1.如何使儿童理解分数除浊的法則,特别是除数是分数的除法法則? 2.如何使儿童理解“已知某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某数”用除法? 3.如何能引导学生把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的三种情况的三个法則统一起来? 这三个难点,如不教懂教透,是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的。現在我們提供下面的教法供老师們参考: 甲、关于理解分数除法的法則方面: 教材的主要內容是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运用这些方法来解決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分数应用题之前,用下面两组相应的文字题作基础,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这些文字题的特点和解法。第一组用乘法解的文字题:1.2500的3/5是多少?2.2500的(1-1/5)是多少?3.2400的(1 1/4)是多少?第二组用除法解的文字题:1.已知一个数的8/9是120,求这个数。2.已知一个数的(1-1/9)是120,求这个数。3.已知一个数的(1 1/3)是2000,求这个数。通过这两组文字题的教学,让学生弄清楚:哪个是关键的分数,哪个是关键分数的对应数量,哪个是作为整体1的量(用不同的符号把这三个数量  相似文献   

20.
1.为什么不宜把除法的意义分割成“等分除”和“包含除”?《除法的初步认识》是表内除法的教学基础与起点。由于乘法中两个因数的实际含义不同,所以,作为乘法的逆运算的除法,在应用上就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即求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