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瞿德明  侯令忠 《家教世界》2013,(9X):209-211
(本文原刊于《理论探讨》2013年8月刊P134-P135)从相关心理角度研究影响高职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其结果表明:(1)男生与女生在身体素质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的身体素质成绩好于女生,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男生在体育学习态度的有用性和成就态度,投入动机的自我投入和工作投入均高于女生。(2)学习焦虑、学习态度、投入动机与身体素质成绩之间有显著相关。(3)学习焦虑,学习态度和投入动机三个因素均会影响身体素质成绩。  相似文献   

2.
张昕 《大连大学学报》2009,30(6):118-122
采用文献资料及数理统计法分析大连市14所高校151146名大学生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运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大连市7所高校四个年级不同专业的在校男、女大学生共662人调查体育与健康生活方式现状。研究认为:大多数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良,整体上大二和大三体质较好。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不普遍,态度不够积极。多数学生没有科学的饮食习惯。提出强化管理者的态度和教师的责任意识;重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加快体育相关学科的教学改革步伐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甘肃省3市6县(区)18所学校影响初中生实验学习的心理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初中生实验学习的心理因素主要有9个方面,按照分值大小排序依次为工作投入、成功态度、学习信心、情绪担忧、考试焦虑、应付性投入、自我投入,压力惧怕、有用性;部分学生对实验学习的有用性认识不足,学习当中有应付心理和焦虑心理;男女学生的实验学习焦虑程度和学习态度差异显著,学习动机的差异则不显著;不同学校类型学生的实验学习焦虑程度和投入动机差异显著,学习态度上的差异则不显著;不同年级、不同成绩档次学生的实验学习心理表现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全面地分析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相关心理因素。结果表明体育教学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质健康有着明显的作用;男生和女生相比较,体质健康测试总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大学生运动动机和体质健康现状,探究大学生运动动机与其体质健康水平的相关性,进而厘清大学生运动动机与其体质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彭晶修订的中文版《运动动机量表》对随机抽取的800名大学生的运动动机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的规定和方法对其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对调查与测试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女生的内部动机在数值上高于男生,而在外部动机在数值上低于男生,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无动机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内外部动机与其体质健康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无动机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各指标项目成绩之间存在弱负相关关系.结论:大学生内外部动机越高,其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越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亟需全面提高,激发大学运动动机水平,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6.
从宁波教育学院2014年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结果分析,发现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剖析影响学生体质健康成绩的原因;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发展学生体质健康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7.
运用实验比较等方法,测试两组学生在实验前后体质健康测试的成绩和体质健康测试的态度,得出结论:教师的重视和不断宣传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和对待体质健康测试的态度都有重要的影响,在使学生对待体质健康测试的态度更加积极的同时测试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5,(56):90-92
目的:通过阐明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的性别差异和问题,提出针对促进男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教学的建议。方法:对山东省大学生2014年度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进行分层抽样统计分析,对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体育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指标成绩、课内外体育锻炼、健身知识掌握程度、体育与健康知识诉求均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体育选课趋向"避重就轻",女生现象突出;体能锻炼与健身理论知识教学不足。建议:强化体能锻炼,建立健康体适能教学理念;加强女性体育研究,培养现代审美素养;开发学校体育大数据系统,转变传统的体育管理观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广东省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得出广东省高职大学生在入校的第二年身体状况最好,毕业前期身体测试成绩最差,这与大学体育课的设置、学生锻炼习惯和就业形势压力大等有密切的关系,针对此种状况,提出从思想上加强健康教育、深化告知学院体育课程改革、加强体育建设投入和优化测试内容等建议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的提高,使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学习五十年,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实用高职大学生人才.  相似文献   

10.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反映学生体质水平,面向全体或区域性学生群体的测试分析难以将数据价值最大化。如何深挖测试数据为提升学生个体体质健康水平服务,研究以880位初中生三年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为追踪样本,根据性别、年级、BMI指数等级指标进行不同类型群体横向与纵向差异分析。研究发现:初中生三年体测项目成绩普遍呈倒“V”型变化,男女生体质特点异中有同;不同年级和不同BMI指数级别群体体质呈现显著差异;维持肥胖体重的学生三年各项成绩呈倒“V”型发展。在此基础上从《标准》导向、群体差异、教学模式和联合力量提出建议。研究以追踪差异视角为解释与应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开启新思路,为提高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校体育改革提供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主要以小学多元体育活动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影响为主题进行探讨。研究中采用问卷调查法采集数据,指出体育活动的多元性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关联。研究认为,小学多元体育活动强调创新性与灵活性,通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可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设计更具吸引力的体育活动。因此,本文倡导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加强多元体育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采用问卷法对100名云南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从公共英语学习焦虑、学习效能感、学习投入动机三个方面分析研究大学生公共英语的学习心理.在校女大学生投入在英语学习上的动机略高于男生,城镇学生投入的英语学习动机略高于农村学生;文科生英语学习效能感和投入的动机都略高于理科生;年级因素相对于性别、专业类型、出生地三因素而言,对英语学习心理存在显著影响,特别是大二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态度消极,表现为没信心,对于英语学习也不怎么焦虑,投入的学习动机也最低,这一消极现象对大二即将来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引入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效果。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两组采用不同教学模式的(100名)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实验,对比分析两组学生的体质、心理焦虑水平及其自主锻炼意识。研究显示: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对学生体质提高、焦虑缓解的作用优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课外锻炼意识具有积极作用;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更利于优化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动机结构。  相似文献   

14.
应用文献综述法、比较法,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在测试指标、指标评价、指标成绩与分值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以求把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推进体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5.
对四川省五所高师院校2013届12906名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大学生四次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均处于及格水平或良好水平的低限,优良率呈"先升后降"趋势,不及格率较高,女生好于男生;高年级中,女生偏轻与过轻比率增高,男生超重与肥胖率增高;男女生台阶指数处于及格水平或良好水平的低限,高年级优良率低于低年级,男生低于女生;握力测试成绩及握力体重指数优良率大四均较大二明显下降;四次立定跳远测试成绩均为及格水平,测试成绩及优良率均"先升后降";坐位体前屈测试成绩良好,大三优良率较大一下降.这表明四川省本届高师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甚理想,需各高校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广东白云学院大学生五个体质健康指标进行测试和分析,揭示不同运动项目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探究体育选项课程对学生身体特征形成显著性差异的原因和内在规律,为体育选项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们通过四年的时间,对本校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测试、追踪调研,分析大学生在校期间体质的发展状况,其研究目的是为提高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提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设想。测试结果表明:通过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学生养成了锻炼习惯,体质普遍增强,体育达标率在98%以上。大一、大二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部分大三、大四学生的身体素质整体水平出现下降的趋势,以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方面较为普遍;部分大三、大四学生的心肺功能也出现下降态势。学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体育专业大学生在运动技能学习方面的心理状况,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福建省581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技能学习中的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不高;生源地变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仅在专业情感体验上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专业技能学习体验、专业情感体验在性别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专业运动技能学习体验在年级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三、大四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学生。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体质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安徽省6所高校957名大学生体质现状进行研究,比较大学生体质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安徽省大学生体质状况处于良好水平,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质在台阶指数、握力体重指数得分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不同年级大学生体质及各指标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01),在体质总分上,二年级大学生得分显著好于其他年级;在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各指标上,都呈现出大二、大三学生得分要好于大一和大四的学生,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文、理科专业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川南内江、自贡、宜宾、泸州四市中学生的体育态度与行为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体育态度和行为,提出了相关建议,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