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慧 《视听纵横》2002,(5):106-107
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以后随着电视法制栏目的恢复与发展,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的队伍也开始壮大起来,如今从中央到地方有法制栏目的电视台已超过150个,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也逾百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的走势。在如今社会对法律有着迫切需求,法制节目备受关注的时刻,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理性地思考我们该如何说“法”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2.
许行明 《视听界》2006,(3):74-75
法制类节目目前在各个电视台的节目中已经成为主流,从过去单一的栏目到现在的频道,法制节目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与其他节目类型相比,法制类节目在一个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这种转换,是目前电视节目中成长比较快的一个节目类型。是什么原因使得法制类节目有如此快的成长速度呢?我认为这个原因就是法制类节目本身的叙事载体——案例与电视叙事元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鲜活的故事法制节目或栏目中的叙事载体——案例,对电视栏目来说是相对具有故事感的,因为在一个案例里,其先天就具备了叙事所需有的基本元素,对于电…  相似文献   

3.
杨力 《新闻前哨》2001,(9):21-22
自从中央电视台推出法制栏目《今日说法》以后,国内各级电视媒体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法制栏目,有些电视台甚至开办了专业的法制频道。这些法制栏目和法制频道,都以普及法律知识,强化法律意识,开展舆论监督,促进司法公正为主要宗旨,为国家法制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电视法制节目的这种“繁荣”背后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是栏目定位及形式表现出趋同性,有特色的栏目太少。法制栏目“克隆”现象严重,地方台和中央台之间、省级电视台之间、市级台和省级台之间都呈现出大体相同的特征:外景拍摄报道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4.
尚小虎 《东南传播》2010,(2):109-111
如今的电视法制节目已经作为一个独特的电视文类被提了出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300家省级、市级电视台开设了法制栏目,20家电视台的法制栏目达到了日播。电视法制栏目的迅速发展,得益于我们国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环境。但是,在法制节目增多的同时,如何使其与时俱进地发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为此,本文就法制节目的形式以及内容创新的问题作一个探讨。  相似文献   

5.
深圳电视台的《法治纵横》栏目是1995年11月在广东省将深圳确定为依法治市试点市的大背景下推出的,迄今已播出350多期,经过7年多的“洗礼”和磨练,逐渐成熟并成为全国同类栏目中的知名品牌,节目在全国近20个省市电视台交流播出,1997-2002年先后荣获全国优秀电视法制栏目类一等奖,短片类一、二等奖和中广学会城市电视社教节目评比栏目类二等奖。是深圳电视台少数“存活期”超过7年的栏目之一。  相似文献   

6.
据调查,法制节目在观众经常收看的电视节目类型中高居前列,仅次于新闻节目,而且一般观众对栏目的满意度都非常高,88.6%的受访者表示喜欢法制节目。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视法制节目诞生的标志是198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法律与道德》栏目的开播,经过20多年的发展,法制节目已经成为中国极具社会影响力和独特价值的电视节目类型。据国家广电总局统计,目前全国开办法制节目的卫星频道有33个,各地的电视法制栏目有六七十个,法制类电视节目以专题类节目10%的播出量占据了19%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8.
这几年,各地电视台法制类专题节目方兴未艾,发展势头迅猛,法制类专题节目、法制栏目,甚至是法制频道已然成为各地参与收视竞争的重要砝码。在竞争过程中,法制类专题节目形式多样,其中,以中央电视台午间时段的以案说法类节目《今日说法》最有代表性,成为各省、市电视台法制类专题节目纷纷效仿的对象。目前,丹东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的法制类专题节目《人民调解》,就是立足于"以案说法、以案普法"的栏目定  相似文献   

9.
李佳 《记者摇篮》2005,(8):36-36
与法制节目的不解之缘使我们有幸在每一期节目里倾听着我们国家法制进程的脚步声,也感受着电视媒体中法制节目的日益成长壮大。随着中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法制节目像雨后春笋般地覆盖了几乎中国所有的电视台.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一大电视门类。不少电视媒体因法制节目办得有声有色而名声大振,并成为各台的强档和金牌节目。全国各地电视法制类(栏目)节目的开办率与收视率逐年飚升。  相似文献   

10.
李黎玥 《视听界》2011,(5):41-43
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渴望学习法、掌握法,越来越多的电视台都有自己的法制栏目,其节目形态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而另一方面,在法制节目空前繁荣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如题材狭窄化、时效性差、娱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一些聚焦行政执法、以行政执法为内容属性的电视法制节目,在很多电视台陆续开办并越来越受到重视.如南京电视台和南京市交管局合作开办的<老赵说交通>以及和城管局合办的<城管行>,这两个栏目都已经成了南京电视台的名牌栏目.从全国范围来看,行政执法类节目也大多是和城管,交管、质监、工商、消防等职能部门合作,反映某个职能部门行政执法动态.作为近年来电视法制节目在题材上的一个新类型,行政执法类电视节目的功能和意义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2.
电视法制节目近年来异军突起,全国有200多家电视台开办了法制栏目。但目前电视法治栏目也存在一些弊病,诸如拦目之间相互模仿、抄袭,体裁雷同,表现手法单一,等等。那么,怎样才能办出电视法制栏目的特色呢?笔者试从策划的角度分析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全国电视法制节目理事会上,中央台和各省电视台法制频道及栏目的负责人对江苏卫视的《探案俱乐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希望,认为“这种新型法制节目的出现,有可能带动法制类节目的变革”①,我们把这种“新型”法制节目且称为判案竞猜节目。判案竞猜节目是指竞猜者通过情景短剧展现案情、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完成案件推理的节目形式。节目融合了悬念、戏剧、益智等众多娱乐元素,它以案件逻辑推理为内在节奏,将竞猜判案作为中心环节,通过选手或固定嘉宾的竞猜使案情真相水落石出。《今日说法》《法制在线》两大王牌法制节目就曾以判案竞猜…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目前也已经遇到了发展的瓶颈,电视台法制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首先是栏目定位相同,其次是节目内容相同或相近,特别是很多地方电视台的专题类法制节目,例如:反腐大片、大案要案等较有影响的节目,大多属于外购编辑,这些节目有时会在不同的电视台同时播出,目前似乎还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在这种状况下,法制节目重新定位就势在必行了。  相似文献   

15.
楼洁 《视听纵横》2009,(4):103-104
自从中央电视台开播《今日说法》栏目将电视法制节目正式推上电视屏幕后,电视法制节目便一路走红。观众对法制节目的迫切需求,也被大多数地方电视台敏感地捕捉到,很多市级、县级电视台也都相继开办了一系列法制类专题栏目,并获得极大的收益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随着我国法制进程的完善与推进,全国各地法制节目也都蓬勃发展,各个电视台的法制节目水平都已大有提高,但是与此同时,法制类节目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如节目普遍模式化、节目选题单一化等,如果对这些问题不加以重视,必将阻碍法制节目的发展。本文以辽宁电视台都市频道法制栏目《正在行动》为例,针对栏目的收视率以及栏目存在的问题为整个法制类节目的改进  相似文献   

17.
周进 《视听界》2001,(3):25-26
2000年年底,笔者赴大连参加“第六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法制节目委员会年会”期间,通过参会和交流,对当前全国主要电视媒体的法制类节目的现状及走势有了较多了解,并引发了对其中相关问题的思考。一、电视法制节目现状从规模上看,参加该会的60家电视台均办有法制类节目。可想而知,电视法制节目制作的总体规模已相当庞大。据有关人士估计,全国每天有各类电视法制类节目总长度两个小时左右,其栏目之多,题材之广,需求量之大,资源之丰可以想见,并且规模还有继续扩大之势。  相似文献   

18.
法制频道——喧嚣后的沉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耘耕  周聘芬 《新闻界》2005,(5):31-32,40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中错综复杂矛盾的出现,人们的法制意识逐步增强,对法律问题的关注度,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度不断提高.作为传媒基本载体之一的电视与法结下了不解之缘.据调查,法制节目在观众经常收看的电视节目类型中高居前列,仅次于新闻节目,而且一般观众对栏目的满意度都非常高,88.6%的受访者表示喜欢法制节目。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2月28日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正式开播,这个取代原有西部频道的新面孔一亮相,便引来各方关注,播出仅三个月,它就以对新闻事件的快速反应、非常态的表达和独特的编排吸引了观众注意,评论之声不绝于耳。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多家电视台相继开办了法制类节目,但节目质量良莠不齐。本文拟从多重角度对上述法制节目进行分析,并借鉴国外电视媒体的成功做法,揭示做好法制节目应注重的几个方面,以期对法制类节目编导有所借鉴和启发。[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现状及发展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视法制节目是中国电视重要的、独特的节目类型之一。经过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今日说法》(中央电视台)、《法治进行时》(北京电视台)、《拍案说法》(重庆电视台)等一批深受观众欢迎的名牌法制栏目、节目,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同时,其发展到今日,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面对荣誉和问题,电视法制节目该如何发展?在下面的这组文章中,本刊特约请专家、学者,电视法制节目负责人、制作人,就法制节目的发展历程、经验、教训、制约节目发展的因素以及未来拓展的空间等展开研讨,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