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通过对分卷著录方法的分析,认为多卷书应采取以整套著录为主、分卷著录为辅的编目策略,而在实际编目中使用46-字段和将多卷书作为丛书处理的做法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2.
丛书多卷书的著录一直是编目工作的难点,传统的编目原则以集中著录为主、以分散著录为辅。然而,随着文献出版形式、编目工作模式、采访查重手段及读者服务方式的变化,越来越暴露出集中著录方式的局限性与不适应性。本文通过实例分析,探讨了分散著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分散著录方式下集中给号与分散给号的馆藏排架原则,同时反思了现今形势下丛书多卷书的概念与编目原则与理论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3.
开展联合征订提高藏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藏补充以预订为主,直接选购为辅,是图书馆界广泛确认的准则,但实际情况并不如此,据笔者走访调查,多数中小图书馆较长一段时间以来均以直接选购为主,订购为辅,有的甚至干脆放弃订购这一必要形式,致使重要的多卷书、丛书、连续出版物等残缺不全,藏书结构比例严重失调,馆藏质量显著下降,殃及图书馆职能的发挥。1 背景原因剖析  相似文献   

4.
分类与著录方法要一致──浅谈丛书多卷书连续出版物的分类与著录方法及存在的问题马敬杰(辽河油田职工电视大学图书馆)丛书、多卷书、连续出版物在图书馆藏书中占有一席之地。目前这类书大有增长的趋势。由于这类书的内容和出版形式都很复杂,因此在分类和著录的处理上...  相似文献   

5.
对丛书和多卷书分编的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丛书和多卷书分编的看法邓福泉(辽宁省抚顺石油学院图书馆)丛书和多卷书,是图书馆中最常见的出版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一个总书名下分卷、册等出版。由于它们自身的特殊性,以致它们在分类和著录上也有别于普通的图书。下面就这些问题谈点看法。一、丛书和多卷书...  相似文献   

6.
CNMARC中的多卷书和丛书著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卷书和丛书历来是文献机构注意收藏的品种之一.在计算机编目为主的今天,多卷书和丛书的著录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关系密切型丛书的标引与著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关系密切型丛书的分类标引、主题标引及CNAMRC著录方法。认为集中标引时无需显示出“丛书”的特征,且不用作分类分析标引;著录时采用多卷书的分卷著录法。  相似文献   

8.
谈计算机编目中对丛书和多卷书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丛书和多卷书的各自特征出发,进行归类分析,对丛书和多卷书提出各自不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西文图书编目在多卷书和丛书、学习辅导书方面的问题,结合本人工作实践提出了规范西文多卷书和丛书、西文学习辅导书著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对丛书、多卷书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作者结合工作经验与体会,对丛书与多卷书在分类标引、书次号的选取、计算机编目下的著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古籍保护技术的新旧混杂现象显示了古籍保护技术体系建设路径和实践的无序。中国古籍保护技术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是关于古籍保护技术的体系构建和实践导向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提出中国古籍保护技术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应是以中国传统图书保护技术为主,而辅之以当代物理技术和化工技术。这个路径符合古籍保护的基本原则,适应保护对象和传统保护技术的物理特征,并在中国古籍保护实践中得到了效果验证。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古籍编目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韩锡铎 《图书馆论坛》2003,23(6):143-145
图书馆文献编目多种,古籍编目历史最久而现实最落后,表现在至今没有统一的“四部分类法”,没形成统一的著录条例,尚有百万册以上的线装书没有编目。因此,笔者对这三方面问题的解决,均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在集部.曲类分类上存在不能将戏曲丛书明确归类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具体条目,说明曲类设汇编之属的必要性,以对今后馆藏书目的编写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图书分类的一致性是图书馆分类工作中最重要的原则和要求,是鉴定图书馆归类质量的主要标志。只有分类标引准确、管理规范,才能保证图书分类标引的质量。文章分析了图书分类标引前后不一致的表现形式及产生原因,主要从复分表、参见类目、组配的使用及其他情况的前后不一致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论述杨守敬在搜刻佚书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对版本目录的重视,介绍他的几部重要版本目录学著作,阐明他在版本目录和丛书分类方面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四库分类法”是中国传统的图书分类法,也是目前我国古籍文献的主要分类方法。“四库分类法”的礼教价值内核使其与现代图书分类体系相互独立。文章就“四库分类法”和《中图法》划分古籍文献的关联性及各自局限性进行探讨,试建立二者的对应关系,为古籍文献的统一分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文献分类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实用性和科学性等问题。为了探索改进方法,文章首次从文献使用人的角度对文献分类对象"图书"、"资料"和"信息"的含义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将所有文献分类对象都归入"图书类"、"狭义资料类"和"狭义信息类"。并在此基础上,将基于知识分类和基于使用目的两种分类方式有效地组合成一种完整的新文献分类法。通过分析,新文献分类法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文献分类法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论20世纪中国目录学的公共应用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20世纪近现代图书馆的诞生,中国传统目录学的学科体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方面与社会文化转型相适应,突出了文化构建的“公共性质”目标,全面服务于公众收藏、整理、传播图书文献资料的方向;另一方面在理论立足点和收录范围、分类及编制方法等处,努力汲取西方现代文化的特长加以改造,而且读者意识大为增强。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19.
李四克 《图书馆论坛》2012,32(5):109-112
文章从图书分类的实践出发,根据《中图法》第5版类目TP391.41"计算机图形图像识别"对原《中图法》第4版的修订,分析了第5版对该类目进一步细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指出第5版在类目注释以及新增设类目上的漏洞,提出具体设类的修改意见,并就与之相关的"多媒体软件"图书的归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英国传教士傅兰雅1885年在上海创办了格致书室,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科技书店,在中国近代西学东渐史和图书出版发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格致书室的特点是:主营译书、兼顾编译出版,主营售书、兼营科教仪器,建立网络、扩大发行渠道,开展邮购、满足读者需要,备有书目、注重广告宣传,图书连载、开展新书评论,维护版权、坚决打击盗版,关心收藏、关注教育和图书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