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认识论源于20世纪80年代教学本质的研究。"教学认识论"坚持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其研究还涉及诸如教学认识客体与主体、教学认识领导、教学认识方式、教学认识检验等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强力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认识论、学科教学认识论以及教学认识论理论基础问题备受关切。30余年来,教学认识论研究成就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2.
试析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关于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的主要观点 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的研究,是进行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探讨教育本质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认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以及教学内容等诸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反映着人们不同的教育指导思想的理论分野,也反映着人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水平和状况。这方面研究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主客体关系问题是当代世界哲学,特别是认识论发展中所提出和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目前哲学界对主客体关系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由此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深化发展,并给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本文便试图吸取近年来哲学界对主客体关系研究的新成果,探讨一下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  相似文献   

4.
教学主客体研究:盘点与梳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最近 2 0年的教学主客体问题研究囊括了教学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观、价值论等不同层面的主客体问题 ,主要观点有 :教师唯一主体论、学生唯一主体论、双主体论、主导主体说、三体论、主客体转化说、复合主客体论、过程主客体说、层次主客体说、主客体否定说等。尽管尚未达成完全一致的认识 ,但弘扬师生双方的主体精神已为多数研究者所认同。深植于教学实践当中 ,并以促进教学实践的合理化为最终指向 ,应是今后研究所应把持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体系以实践范畴为核心构建,在第 1 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教学中,将哲学基本问题、物质观与辩证法置于实践范畴上作出再诠释;第 2 章认识论部分对实践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价值观中的基础地位予以强调;第 3 至 7 章则通过理论补充,揭示实践范畴在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认识资本主义本质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基础与核心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活认识论及其对现代教学论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教学认识论是建立在“科学认识论”的基础之上的。“科学认识论”主要表现为主客二分、泛科学主义、实体性思维,由此导致教学活动中教学与生活、教学与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疏离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我国哲学界主张建构一种主客体统一的“生活认识论”。“生活认识论”的确立,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有之义,推动了人们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使现代教学理论走上了向生活世界回归之路。“生活认识论”的提出,不仅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当前教学论研究中的一些难题,有助于树立现代的教学观,而且有助于重新认识和评价师生关系,推动现代教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人们对教学现象的认识古已有之,而将教学认识论作为一门特定的研究问题域至当代才出现.中国当代教学认识论问题域的形成,历经问题域雏形、问题域成型、问题域涛思阶段.作为一门研究问题域的显学,当代教学认识论对理论界与实践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此同时研究者们对其问题域建构、理论基础、基础理论、教学过程本质等问题展开争论,对这些争论进行清理并反思教学认识论及其合理定位,有利于对其作出方向性展望,增益对教学认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教学艺术掌握理论基础的探讨可以确证教学艺未掌握的可能性,揭示教学艺术掌握的本质,为教学艺术掌握提供方法论指导。教学艺术掌握是教学艺术素质的提高过程,教学艺术认识伴随在这一过程的始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这为教学艺术掌握的可能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教学艺术认识是在认识教学科学规津的基础上.对教学艺术规律的认识。认识论指出,认识是反映与创造的统一。教学也是在教学艺术掌握、教学艺术创造和教学艺术表现三者的单独进行或在它们的相互关联中实现教坐艺术认识的。认识论认为,认识总是一…  相似文献   

9.
试论主客体统一的现实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史上,思想家们围绕着主客体关系问题各自寻找它们之间统一的方式和途径,对主体和客体在认识中的相互联系提出了各自的模型,力图揭示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本文拟从考察主客体统一理论在近代哲学发展过程中的演变,探讨一下主客体统一的现实基础.说明以下三个问题:(一)、近代哲学认识论关于主客体统一的理论及其局限性;(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主客体辩证统一的现实基础理论;(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主客体统一的现实基础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认识论作为教学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既有充分的学理依据,也是纠正人们在教学观念和实践上的偏差,丰富教学理论研究成果的现实需要.深化、发展基于认识论的教学理论研究,必须改变只注意教学认识特殊性的研究路径,要在全面深刻把握认识活动一般性的基础上,推知教学条件下学生认识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1.
教学主客体新论─—“动力素质说”杨紫祥教学主客体理论研究,主要是为了正确认识和科学确立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关系、地位与作用,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积极性,从而达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科学实践观点对教学过程进行具体...  相似文献   

12.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学理论界对教学本质进行了热烈讨论,并逐步建立起"教学认识论"这一专门研究领域。目前,该研究主要呈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取向和后现代主义哲学取向两个范畴,观点分歧集中于认识主体、认识对象、认识方法等方面。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十多年来的成效来看,教学实践一直在不断检验、丰富并具体化教学认识理论,两种理论取向呈现的悖论张力将殊途同归地走向实践的本土化的教学论。  相似文献   

13.
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的研究是进行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同时是探讨教育本质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认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以及教学内容诸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它反映着人们不同的教育指导思想的理论分野,也反映着人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水平和状况。这方面研究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有四种主要的不同观点。一、教师主体观。这种观点认为,教师是教育者,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学过程的客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完全消极被动地接受外来影响的客体。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领会和理解教材,掌握知识的活动,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正确的教学理论必须以正确的认识论作为方法论的基础,而正确的认识论,当然又与正确的世界观分不开。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不能正确地解答人类认识的问题,因而在前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说中,关于教学过程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问题也不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围绕教学认识论的辩与立,主要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理论主张,即科学认识论与生活认识论。教学认识论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既不同于科学认识,也不同于生活认识,而是兼具两种认识的性质。教学活动是沟通科学与生活的中介性活动,教学认识论属于中介认识论。而作为中介认识论的另一种形式——审美认识论,与教学认识论有着高度的融通性。因而,以审美认识论为基础,开拓了教学认识论研究的新领域,有助于克服教学认识论所面临的一些理论困境,进而促进教学认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深化语文观课评教须对教学本身做更具深度与广度的认识。教学认识论以哲学式的思维方式,从教学价值的框架、知识与育人的关系、教学知识的产生与检验等角度更深入地探寻教学的本质。确立教学认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教学认识论的重要观点与思维方式,能带来语文观课评教的深化,也能促进语文教师更深入、准确地把握语文教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教学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认识到教学过程是强调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从主体的再认识以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和发挥主体性的途径入手,在批判吸收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双主体”理论上的课堂教学观。  相似文献   

18.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认识过程”,这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对我国教育界影响最深,最广的一种教学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只要准确地认识这种“特殊认识过程”的特点,就能正确地掌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然而,从教学理论研究的现实情况和教学实践来看,人们不仅对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有不同的看法,而且就是以这种理论指导也未能正确地掌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究其原因,在于教学过程的本质除了认识方面的特征外,还有生理、心理、伦理、经济和社会历史等方面的特征。因此,对教学理论研究仅仅只遵循认识规律是不够  相似文献   

19.
关于教学的本质,长期以来教育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教学认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这一观点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立论基础,导致课堂教学存在诸多弊端。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实践论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教学实践论是对教学本质的再认识,该观点认为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实践过程,强调学生实践的突出意义,有利于改革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  相似文献   

20.
本课题组从1996年9月起,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打破本学科长期固存的教师“一讲到底”或“以讲为主”的传统模式,真正使学生“活起来”的应用性研究。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历史课堂主体活动教学”的结构。一、理论基础(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实践活动主动、能动特点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强调,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人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主动地去认识和改造现实。从这一理论出发,吸纳前苏联学者列昂节夫等人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概念引入教学领域、对教学活动本质的认识,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