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当前我国正逐渐步入公民时代,公民教育承担着国家构建和发展的艰巨责任。公民资格和公民教育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公民资格的法理确认是现代公民教育的基点,公民资格的充分践行是公民教育的根本诉求。回顾公民资格理论及其演变历程和公民教育发展历程,可以理清公民资格与公民教育的内在关系,从而对我国的公民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公民既是权利承载者,更是责任承担者。公民资格(citizenship)是公民教育的核心概念,有什么样的公民资格观,就有什么样的公民教育。正统公民资格观是一种作为权利的公民资格观,这种培养“权利公民”的公民资格观过于强调权利而忽略了公民资格所蕴涵的责任。出于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的诉求,当代西方公民资格观呈现出一个共同的品质,即关注“责任”,注重“责任公民”的培养。随着由作为权利的公民资格观到作为责任的公民资格观的演进,培养“责任公民”成了当代西方各国公民教育的共同旨趣。  相似文献   

3.
公民资格是理解公民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当代英国公民资格观主要包括道德的公民资格观、法定的公民资格观、参与的公民资格观和基于身份的公民资格观。道德的公民资格观和参与的公民资格观作为当下影响英国公民教育的主导话语,对公民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法定的公民资格观强调公民教育中加强人权教育。基于身份的公民资格观则对公民教育实践提出质疑与挑战。英国公民资格理论话语的发展为公民教育实践提供了参照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新取向及其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资质传递的观点蕴涵着对"公民"概念的基本理解。分别强调社会科学的学习、决策能力的培养和批判思考的养成等三种公民教育取向,在社会科课程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公民资格已经演绎成为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公民资格逐步从民族国家拓展到全球社会,从单一的宪政意义上的法律概念演变成为一个以法律、政治为核心的多维度概念;公民权责作为公民资格的核心逐步从单一强调公民责任发展成为强调公民权责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公民资格是理解公民教育的起点和基础。美国公民资格理论范式主要体现为自由主义、共和主义、批判主义和跨国主义公民资格。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公民资格作为影响美国公民教育的主导话语,对公民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批判主义和跨国主义公民资格以其特有的理论活力对公民教育提出了挑战。美国公民资格理论话语的丰富和发展为公民教育实践提供了参照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公民资格、公民资格教育与全球化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国家公民资格的普遍性和成员之间的相互性特征规定了公民资格的教育方向。公民资格教育要完成公民对民族国家的认同,一方面要培养行使公民权利和参与国家事务所需的知识、能力与态度;另一方面要培养共同的文化意识,形成成员之间在情感上的相互性。今天,虽然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主权构成挑战,但并没有否定民族国家的公民资格的框架。  相似文献   

7.
企业公民是西方公民资格观发展的历史产物,其结构要素除一般公民应遵守的规范外,尤其注重合作文化、公司价值观、公司文化和历史、企业公民权意识、参与能力的培养.在新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应把企业公民作为培养目标之一,并通过不断完善公民教育课程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从多方面解读。从人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须以大量的合格公民为基础。在现代社会,公民资格被普遍给予社会成员,但具备公民资格并不意味着就是合格公民。公民从名义到实质需要一个过程。合格公民的造就离不开教育,而公民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基本手段。因此,加强公民教育就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基于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公民教育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作为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马赛克国度,在公民教育中秉承自由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资格观——差异的公民资格以及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并重的公民教育观,并将此理念贯彻落实在公民教育的实践中,通过公民教育实现了国家认同与族群身份的有机统一。对于同样面临多元文化和民族差异问题的中国来说,加拿大的公民教育理念及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明玉 《外国教育研究》2007,34(3):25-27,37
传统自由主义公民教育以一种消极的、普遍的公民资格为基础,不提倡由学校等公共机构开展公民教育,而主张一种“私人化的”公民教育,并渗透政治中立的原则。新自由主义的公民资格观注重公民认同、公民参与、公共理性的公民德行,提出由学校开展公民教育的必要性与必然性,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平等、自由、尊重、宽容等公民德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