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集群是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发展汽车产业集群是我国汽车产业提升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我国西南地区重庆市汽车产业集群为例,分析了重庆市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了重庆市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的可行性;最后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重庆市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对我国其他地区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钻石模型的重庆市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机会,政府等6个方面对重庆市汽车产业集群进行研究;分析重庆市汽车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提出重庆市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这对我国其它地区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加入WTO的过渡期结束,我国汽车产业与国际全面接轨,汽车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经营风险已经超越单个企业的承受能力.产业集群以专业化分工、规模经济效应、分散经营风险、加快技术创新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我国汽车业集群现状,指出了汽车产业集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徐伟巍 《科教文汇》2008,(29):225-225
汽车产业集群化是提升汽车制造企业竞争力、降低其经营风险的有效战略。我国汽车产业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呈现出集群化的发展趋势。本文从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机理入手,结合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汽车行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芜湖汽车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式集群发展调查、评价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芜湖汽车产业的奇迹发展值得关注.本文以奇瑞公司的访谈结果及193家零部件企业调查数据,对芜湖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龙头企业的控制能力、集群配套能力等进行了深入分析与评价,得出促进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6.
罗伟  朱姝帆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2):91-92,98
总结了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优势,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了发展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广州汽车制造业经过十几年的高速扩张,已形成东部、北部和南部三大汽车产业基地,成为我国主要的汽车产业集群之一.分析广州汽车产业集群的空间格局与经济效益,并构建AHP模型对广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为提升广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出四点建议:(1)培育大型汽车企业,提高集群经济效应;(2)延伸汽车产业链,增强集群实力;(3)打造自主品牌,建立集群品牌效应;(4)研发新能源汽车,提升集群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汽车产业长期存在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导致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根本原因在于过度注重引入外资和技术等外部因素,而未能形成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厂商学习能力.国外经验表明,产业集群能有效促进汽车厂商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技术进步,本文结合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构造以外源 '资表、厂商学习、政府引导和支持配套为基础的汽车产业集群动力圈层模型,探索影响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汽车产业已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类型丰富的产业,长三角是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形成较早的区域。提高这一区域汽车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从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角度,构建了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以及部分指标的难以量化性和模糊性,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都市圈与长三角都市圈汽车产业集群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产业是一个综合性的生产部门,它的发展不仅能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层次的提升,还能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目前,京津冀都市圈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并开始呈现集群效应。本文希望通过其与国内具有代表性的长三角都市圈汽车产业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京津冀都市圈汽车产业集群仍然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