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首次合成了稀土金属钕与氟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的配合物,并应用荧光光谱法、DNA的热变性和黏度等方法,对该金属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配合物与DNA作用时,荧光不发生淬灭,黏度减小;热变性温度基本保持不变;Scatchard 图表明配合物对溴化乙锭(EB)与DNA的结合为非竞争性抑制.实验结果一致表明该金属配合物与DNA作用方式为静电结合.  相似文献   

2.
对多吡啶配合物与DNA的键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作了简要评述,并介绍了紫外、荧光、电化学及核磁共振等一些常用的研究配合物和DNA作用机制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合成了新的诺氟沙星-钇配合物,并应用荧光、黏度和热变性等方法,对此化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作用时,荧光发生淬灭,黏度增大,热变性温度升高;Scatchard图表明配合物对溴化乙锭(EB)与DNA的结合为竞争性抑制;配合物与DNA作用方式为嵌插结合.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新的诺氟沙星-饵金属配合物,并应用荧光、黏度和热变性等方法,对此化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配合物与DNA作用时,荧光发生淬灭,黏度增大,热变性温度升高;scatchard图表明配合物对溴化乙锭(EB)与DNA的结合为竞争性抑制.实验结果一致表明,配合物与DNA作用方式为嵌插结合.  相似文献   

5.
用过渡金属铜为配位中心,以5-氨基-1,10-菲咯啉对羟基苯甲醛西佛碱铜配合物为配体,合成了一种新的、可作为核酸荧光探针的金属配合物,并对其与DNA的作用作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金属配合物DNA的作用为主要内容,阐述了光谱学和电化学等多种仪器分析方法在研究金属配合物与相互作用中的应用以及金属配合物与DNA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情况,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N-(3-氨基丙基)苄胺-丹皮酚铜配合物并进行表征,用电子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铜配合物、洛美沙星以及DNA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三者之间相互的作用方式,发现该铜配合物与DNA以及洛美沙星-DNA复合物之间很容易发生插入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密度泛函理论,对钌多吡啶配合物1-3的DNA键合及光谱性质进行理论研究.首先,用密度泛函和分子对接方法,获得了配合物1-3和DNA对接的稳定构型,以此构型为基础,计算配合物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合理地解释配合物1-3与DNA键合能力.最后,用TDDFT方法,在水溶液中对配合物1-3的电子吸收光谱进行计算和模拟,计算得到的电子吸收光谱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实验测得的较强吸收带从理论上被详细地解释,并研究了配合物的辅助配体对电子吸收光谱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荧光光谱、热变性、黏度测定、盐效应实验研究了镧(Ⅲ)-氧氟沙星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CT-DNA能使配合物的荧光产生猝灭,其猝灭常数K15℃=1.62×10^-5L·mol^-1,K25℃=1.12×10^-5L·mol^-1,结合位点数分别为0.9887和1.0324,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同时,该配合物可使DNA的黏度降低,热变性温度升高,说明该配合物主要以部分嵌插的作用方式与DNA结合.盐效应表明该配合物与DNA之间还存在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2-吡啶甲醛、N,N-二甲基乙二胺制备了一种新的席夫碱铜配合物,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和ESI-MS对其结构进行分析.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呈现扭曲的四方锥构型.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以插入的方式与DNA相互作用,且配合物与HSA的相互作用为静态猝灭机制,分子间作用力为氢键和范德华力.  相似文献   

11.
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生理条件下(pH=7.41)研究了β-环糊精(β-CD)、6-去氧-(N-胺乙基)环糊精(CR-β-CDen)分别与刚果红(CR)的包合作用;研究了CR,(CR-β-CD)和(CR-β-CDen)超分子体系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紫外滴定实验结果表明:(1)β-环糊精和6-去氧-(N-胺乙基)环糊精都与客体分子刚果红发生超分子作用;(2)CR,CR-β-CD,CR-β-CDen与小牛胸腺DNA作用的结合常数Kb值分别为4.1×104L/mol,1.36×105L/mol,2.33×105L/mol,表明超分子体系CR-β-CDen与DNA的相互作用最强。荧光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化合物CR,CR-β-CD,CR-β-CDen的荧光强度随着CT-DNA的增加而增大,其中环糊精衍生物CR-β-CDen荧光增强效果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2.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complexes is particularly critical for quality control and development of gene delivery systems. Here, the method of 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 (CZE)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DNA and poly-L-lysine (MW 28 500) or DNA and poly-L-lysine modified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 (MW10000) complexes at various charge ratios in phos-phate buffer is described firstly. During the characterization, DNA complexes can be separated into various components with different charge-to-mass ratio, i.e, components with singl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And also the size and zeta potential of complex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using photon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This method is useful to characterize various com-plexes formed by DNA and polycations, and has the potential to separate complexes into homogeneous component for better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in vitro and in vivo in future.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和解释2个小分子抑制剂ADS-J1和ADS-J2与艾滋病病毒蛋白gp41的抑制机理,通过采用理论计算的方式把抑制剂和gp41蛋白疏水性空穴对接,得到了可能的结合方式,并通过采用分子动力学和MM/PBSA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蛋白质和抑制剂的具体结合方式和结合自由能,并且获得了抑制剂和蛋白的精确结合构型和相互作用力,明...  相似文献   

14.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水溶液中氧氟沙星与小牛胸腺DNA的结合作用,测定了两个不同温度下氧氟沙星与DNA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探讨了其荧光猝灭机制;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氧氟沙星与DNA之间的作用力以静电作用为主;进一步考察了二种金属离子及盐效应对该结合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拓扑异构酶Ⅰ在DNA翻译和转录过程中催化单链DNA的断裂和连接,从而松弛DNA超螺旋,促进复制与转录的进行.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能够阻断DNA链的再连接,结果导致TopⅠ断裂复合物的积累,抑制复制和转录,造成DNA损伤,从而激活DNA损伤检验点,抑制细胞生长和诱发凋亡。喜树碱是最早发现、也是最重要和最广泛使用的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细胞周期中DNA损伤、修复和检验点应答的分子机制是目前生命科学研究热点,而喜树碱已成为进行相关研究的重要的药理学工具.  相似文献   

16.
用紫外光谱法和黏度法研究2-羟甲基苯并咪唑与DNA的相互作用,考察离子强度对两者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7.4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DNA使2-羟甲基苯并咪唑的紫外吸收光谱减色且红移,测得2-羟甲基苯并咪唑与DNA的结合常数为5.2×107 L?mol-1。随2-羟甲基苯并咪唑浓度增大,DNA黏度增大,NaCl浓度增加,DNA-2-羟甲基苯并咪唑体系吸光度无明显变化,2-羟甲基苯并咪唑以嵌插作用方式与DNA结合。  相似文献   

17.
以溴化乙锭(EB)为荧光探针,运用荧光光谱、Scatchard图、热变性效应和盐效应等技术手段,研究了3,5-二溴水杨醛缩4-溴苯胺铜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之间既有静电作用,又有部分的插入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在接近人体生理pH条件下,采用紫外光谱法和液滴荧光法研究了核黄素和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DNA浓度增加,核黄素产生紫外光谱减色效应及荧光猝灭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盐效应可使核黄素的荧光猝灭效应减小,由此推测核黄素与DNA之间可能存在嵌入作用和静电结合作用.通过计算和Scatchard作图求得该反应的结合常数与结合位点数.  相似文献   

20.
采用吸光光谱和发光光谱法研究了RE(NO3)3.nH2O(RE=La,Sm,Gd,Tb,Er)同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C10H10N2O4,简称H3L)和异烟酸(Hiso)形成的混配体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RE2(HL)(L)(iso).4H2O(RE=La,Sm,Gd)与DNA的作用方式是包括静电结合的部分插入,后两种配合物则是主要以插入方式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