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要把握三重维度。从理论维度看,要厘清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高校思政课的内在逻辑,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契合、理论渊源相同、教学内容融合。从价值维度看,要重视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能够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激励大学生艰苦奋斗、激发大学生开拓创新和锤炼大学生道德品格。从实践维度看,要创新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多元路径: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在知识教育中实现价值的引领;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理论传授与实践教学协同育人;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努力实现教与学“同频共振”;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相似文献   

2.
努力推进大庆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教育体系,构建基于大庆精神的新时代石油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模式创新,建设全员育人队伍,以大庆精神引领人的发展;建设完善的育人阶段,使大庆精神贯穿育人全过程;建设完善育人体系,让大庆精神融入育人全方位;利用行动学习法,创新新时代高职院校“三全育人”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基本内涵的大庆精神,在当前依然具有无可争议的时代价值.在高校,以大庆精神育人,可以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艰苦奋斗和奉献精神的教育.构建以大庆精神为核心的育人模式,能够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4.
面对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在当代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所遇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尤其是育人的方向性问题,大庆师范学院总结多年“以大庆精神办学、以铁人精神育人”的实践经验,联系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宗旨和广大师生的思想实际,打造“铁人精神十讲”特色课程,强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积极开展现场教学和访谈式教学,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实现思想道德境界的升华,从而达到教育的功效,促进了青年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和“自强、自律、负重、拼搏”的铁人精神为统领,改变教育教学观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强化大庆精神的育人功能,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探索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的特色育人模式,对于克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脱离”倾向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座精神丰碑和一笔精神财富,它是中国共产党铸造百年光辉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密码,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价值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铸魂育人的主阵地,要在讲清楚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坚定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激励大学生的拼博干劲、培育大学生的爱党为民情怀,并运用语言文字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网络载体将伟大建党精神讲透、讲活。  相似文献   

7.
郑林 《文教资料》2014,(9):142-143
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已经建立了奖、贷、助、补、减的多元化资助政策体系,但仍面临着重视经济资助,育人作用缺失;缺少育人组织和平台,资助育人缺乏内容和形式创新;不能发挥贫困大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其全面成长的三方面困难.上海市高校大学生慈善义工队的工作模式,促进了资助育人的组织平台建设,并进行了管理探索,能够发挥贫困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其全面成长,丰富和完善资助育人体系,实现从“获得帮助”到“回报社会”,从“经济资助”到“精神塑造”和“能力培养”的跨越,实现了资助的全面育人功能,为国内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参考模式.本文展望了高校大学生慈善义工队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对“以德为行,以学为上”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一种科学育人观,它本质上以学生为本.反映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规律,促进我国教育方针和育人目标的贯彻落实;它的重点内容是大学生必须养德和修学,它的关健点是“行”与“上”二字;要着力把握“以德为行”与“以学为上”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铸魂育人的责任主体。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思政课教师要系统掌握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内容和精神实质,用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站在思政课全局的高度,明晰每门思政课的功能和定位,选准选好二十大报告与各门思政课的结合点,形成合力;创新教法,在“讲准”“讲深”“讲透”“讲活”上狠下功夫,增强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的实效。  相似文献   

10.
刘艳苹 《快乐阅读》2023,(3):114-1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党的光辉历史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营养剂。因此,深化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理应成为高等教育的崇高使命和重大责任。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高校应贯彻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这对打造校园品牌文化、坚定“四个自信”、夯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具有重要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庆精神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血液之中的文化力量,在民族忧患之际表现出坚持实践、身体力行,无私无畏、甘于奉献的崇高思想境界,反映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现代追求,体现了人的创造精神及真善美高度统一的文化心态,对于社会进步、科学发展乃至人的精神境界提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让大庆精神成为高校的文化教育资源,走进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唤起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是提升大学生人生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人文精神的培养是综合性的培养和熏陶。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从高校体育教育的角度阐述了体育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提出体育文化可以从营造精神文化、营造制度文化、营造物质文化三大方面来影响大学生人文精神,从而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起到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关注精神和谐引领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精神和谐是大学生内在精神需求和个人、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引领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是当今社会赋予大学教育的使命。  相似文献   

14.
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精神境界的提升和精神世界的丰富,精神消费是一个重要途径.而当代大学生是精神消费的主体和引领者,因此从当代大学生精神消费入手,论述精神消费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正负效应,并剖析当代大学生精神消费的现实困境及成因,最后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指向论述积极精神消费的变革途径,可以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提出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基本内涵的沂蒙精神,秉承沂蒙优秀思想文化和革命传统。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太行精神等革命老区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沂蒙精神一经形成,即成为沂蒙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是沂蒙文化中最深刻、最本质、最内在的东西。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对于推动临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鲁班以其丰富的创造发明、深厚的文化承载,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的精神信仰,对中华民族性格形成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鲁班精神的内涵包括开拓创新、质量至上、勤奋好学、造福桑梓等要素,挖掘和传承鲁班精神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和教育意义.鲁班精神对建筑类高校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素养教育具有重要启示,鲁班精神对建筑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指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代基督教大学历经20世纪初旧中国的种种社会变迁和政治动荡而屹立不倒,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独特的精神结构。一方面,它始终如一地恪守其先天的基督精神,以服务与牺牲为宗旨,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与灵性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有识之士。另一方面,其后天本土化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尊重学术和信仰自由的世俗精神,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化、正规化和世俗化。  相似文献   

18.
每所高校的历史都有它的灵魂人物,这些人物成为高校的精神风尚,为它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价值源泉。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历史的积淀中形成了"艺术兴学"的办学特色,这与校史上的核心人物之一丰子恺密不可分,充分发掘和运用丰子恺留下的精神遗产,为本校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注入情感培养,不仅能使大师精神星火相传,更能使学生通过对大师的情感体验,得到心灵上的升华。  相似文献   

19.
“福建精神”既反映了福建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它是福建高校文化建设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和形象标签,丰富了福建高校文化建设的时代内容。福建高校文化建设应以“福建精神”为宏大背景,以校园精神的重塑、教育观念的更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为基础建设新高地,让“福建精神”发挥引领作用,在师生的知行中生根、开花、结果,为福建高校文化发展提供丰实的心灵颐养,成为牵引福建高校发展的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20.
大庆精神的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相辅相成。大庆精神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是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大庆精神核心价值体系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升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下,深刻理解大庆精神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庆精神建设事业中得到充分的传承,更是增强大庆精神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