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习语作为语言文化的载体,大量来源于英美社会生活、宗教信仰、文学典故和外来习语。由于英汉民族文化的个体特征,英语习语所负载的文化相应出现和汉语文化重叠,文化互补,文化冲突以及文化空缺现象。  相似文献   

2.
语言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而习语则是语言词汇中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最为敏感的部分,一种语言词汇中习语的发展和变化反映了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文化。英汉习语不仅凝聚着英汉民族的经验和智慧,表现了英汉民族创意语言财富的艺术,而且形象、丰富地反映了各地民族的文化。本文从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寓言神话等级个大方面对英汉习语所反映的英汉文化作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3.
语言蕴含着人类的思想和文化,所以语际间的翻译被视作跨文化交流。汉语习语是汉民族文化的结晶,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历史、宗教、自然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翻译时不应忽视文化语境的作用。此外,翻译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必然会受到诸如社会发展状况、目标语读者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译者翻译时应充分考虑文化、社会、读者等因素,灵活采取翻译策略,着重将汉语习语的文化内涵译出,加深西方读者对习语的理解,有效促进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4.
歇后语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又堪称是语言的精华,而汉语习语中的歇后语更是汉民族文化独有的表达方式,英语中没有之完全相对应的表达法。因此,歇后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在汉译英中便形成了交际空白(COMMUNICATIVE BLANKS)。本文旨在人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角度去揭示歇后语的文化特色以及英汉语之间的文化差异,进而探讨歇后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从英汉习语来源看英汉民族文化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反映文化。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它集中体现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特点。从英汉习语来源来探讨英汉民族的文化差异,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英汉民族文化的内涵,正确理解和运用英汉习语。  相似文献   

6.
曹兴山 《考试周刊》2011,(57):99-99
习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化中最丰富的一部分。英汉习语是英汉民族千锤百炼的语言精品,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大量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的习语。许多习语不仅真实地记录了两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而且反映了其文化的共性和个性。文化因素是习语在跨文化交际中所呈现出来的本族文化的映射。本文从文化内涵为切入口,通过欣赏中西方有关衣食住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透过语言我们可以窥见人类文化的发展历史.植根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的英汉两种语言,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它集中体现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特点.从英汉习语来探讨英汉民族的文化差异,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英汉民族文化的内涵,正确理解和运用英汉习语.  相似文献   

8.
习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又是语言的精华。英汉习语是各自民族文化的体现者和传承者,通过对英汉五大典型习语语义的对比分析,全面掌握英汉习语的微妙,对于英汉民族文化的共存和互补,避免望文生义,实现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英汉民族不同的文化差异导致了语言差异。作为语言长期使用的结果,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英汉习语间存在着很大差异;由于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英汉习语又有一些相似性。将英汉习语作对比研究,探讨英汉两种语言间的文化异同,达到人们对习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加深文化理解,加强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0.
一个民族的文化影响着一种语言的方方面面。汉民族文化影响着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诸要素,汉民族文化成就了汉语完整的语言面貌。  相似文献   

11.
闫德胜 《现代语文》2014,(10):46-48
一、小引 汉语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透过汉语可以窥探汉民族的文化特征和心理特征。反之,通过探究汉民族的文化特征和心理特征,便可揭示汉语词句段篇的语法特点。汉民族是重和谐的民族,自古以来人们恪守着“和为贵”“和衷共济”“天时地利人和”“中庸之道”等行为准则。“汉民族这种和谐心理素质表现在政治生活、民情风俗、日常生活以及语言结构等方面……这种和谐心理素质对汉语的词句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体现出汉语的和谐性、词句结构排列的匀称性……而且只有匀称才能和谐。”可见,我们汉民族语言,实质上是和谐汉语。  相似文献   

12.
汉语习语从广义上说包括谚语、成语、俚语、俗语和典故等,形式多样。习语是汉语的核心和精华,翻译汉语习语不仅是语言的翻译更承载着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我们要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习语就不可不译。本文分析了汉语习语的特点,根据它的特点来对汉语习语进行分类翻译,主要探讨了以下三种翻译方法:意译法、省略法和借用法。  相似文献   

13.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其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特色。英汉民族由于在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其习语的文化内涵也相差甚远。文章试图在阐明英汉习语差异的前提下,提出英汉习语的基本翻译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动物习语作为构成习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作用和丰富的表现力,鲜明地体现了英汉民族的文化特色。然而,由于各个民族不同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其动物习语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色彩。文章通过研究,比较中西方文化异同,归纳习语中的文化因素,为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提供新途经。  相似文献   

15.
动物习语生动形象,有较好的语言表达效果,所以动物习语的学习成了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英汉语中动物习语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如果学习者没有对之深入学习,就可能使用不恰当甚至是错误地表达。本文以英汉两种语言使用频率颇高的动物习语喻体形象为例,从文化差异导致英汉民族对同一动物语词赋予不同的情感和喻义出发,探讨文化差异在英汉动物习语比喻形象中的差异,以使学习者更好地学习语言。  相似文献   

16.
汉语源远流长,词汇丰富多彩.汉语中的习语包括成语、俗语等,而英语中的习语包括俗语、谚语和俚语等多种形式.英语习语在英语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样,汉语习语在汉语语言中也承担重要角色.而英语和汉语是高度发展的两大重要语系,历史悠久,各自都拥有大量的习语.要想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内涵,更好地学习英汉语言,广大学习者必须加深...  相似文献   

17.
研究汉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可以通过研究语言来实现。汉语词汇的丰富多彩反映了汉民族文化的发展轨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谦恭有礼的文化传统;2.汉语词义与文化的演变关系;3.汉语构词的变化与汉民族文化的变迁;4.汉语中的外来词与汉民族的对外交流。  相似文献   

18.
英语习语与汉语成语是各自语言中的核心和精华,是文化深层结构中的隐蔽文化。一个民族各种各样的文化特征,在语言中都留下了它们的印记。英语习语与汉语成语与各自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是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的最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19.
陈海燕 《考试周刊》2010,(27):34-35
动物习语作为构成习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作用和丰富的表现力,鲜明地体现了英汉民族的文化特色。然而,由于各个民族不同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其动物习语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色彩。通过对其研究,我们能更好地了解习语中的文化因素,理解中西方文化异同,从而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习语是一种广泛流传并具有特定文化含意的固定词组和短语.汉语是高度发展的语言,拥有极其丰富的习语资源.文章分析了汉语习语有别于英语习语的文化因素;提出提高习语汉译英质量的制约因素;最后运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种翻译策略对汉语习语翻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