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函数”本来是一个数学概念,弗莱格把它引入逻辑学,使其在逻辑学从古典到现代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弗莱格用函数和自变元概念代替传统逻辑中的主项和谓项概念,在此基础上相当自然地建立了量词理论,并成功地把算术的符号语言扩展为一种逻辑语言,从而建立了现代逻辑。  相似文献   

2.
现代逻辑作为分析自然语言的工具,认为自然语言的缺陷有:(1)表达式的层次结构不够清晰;(2)个体化认知模式体现不够明确;(3)量词管辖的范围不太确切;(4)句子成分的语序不固定;(5)语形和语义不对应。从自然语言的视角衡量逻辑语言,其不足有:(1)初始词项的种类不够多样;(2)量词的种类比较贫乏;(3)存在量词的辖域在公式系列中不能动态的延伸;(4)由于语境的缺失而使语言传达信息的效率不高。自然语言和逻辑语言到底是什么关系?若持偏激态度,各自都觉得对方不如己。视二者为一种互补关系,这种态度是可取的。于是。现代逻辑延伸到自然语言领域就有两大类工作可做:扬逻辑之长避自然语言之短,用严格精确的逻辑工具化解自然语言的缺陷问题:取自然语言之优补逻辑之拙.增加新的逻辑手段发展其理论。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中“多数”一词,放在逻辑的视野中分析,它具有的特性,局限性以及经典一阶的分析。自然环境中“多数”是作用类似于“所有”、“有的”。逻辑语境中它被经典一阶看作逻辑量词。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对当方阵中,逻辑规律具有一致性。对一个现代对当方阵中的任意一个广义量词施加任意多次的三种形式的否定运算,得到的广义量词仍然是原来的现代对当方阵中的广义量词。在〈1,1〉类型的广义量词所对应的现代对当方阵中,不但广义量词与其三个否定量词的单调性之间具有可转换关系;而且它们所对应的广义三段论之间具有可化归关系。由于〈1,1〉类型广义量词在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所以,此研究对计算机科学中的知识表示和知识推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浅议量词的修辞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修辞中大量使用量词是现代汉语的一大显著特征,量词具有多种修辞功能和特殊的修辞效果。文章主要分析现代汉语中量词修辞作用的特殊效果的成因和量词的表现形式,以及如何鉴赏量词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6.
量词属于语法范畴,但它的成员多来自名词和动词,其特点和演变又同语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研究量词不能仅局限于语法学的范畴,也应该从词汇学的角度考察和分析。《淮南子》中共有量词64个,主要是对先秦量词的继承,但在某些方面又有了新的变化,不同类别的量词的发展速度是不同的。从《淮南子》量词的运用情况 ,我们能够发现上古汉语量词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中,从词源分析角度引进量词的本义及引申线索进行教学,对外国留学生理解量词和名词“一对多”搭配、理解量词的形象色彩、理解量词与它所组合的名词之间感情色彩必须一致搭配等语言现象有着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古典对当方阵可回溯到亚里士多德逻辑,并且自此后就一直被广泛地讨论,特别是在中世纪和现代.它刻画了所有、没有、并非所有和某些这四个量词之间的特定逻辑关系,即对当关系.亚里士多德和传统逻辑学家,以及人多数当代语言学家,都把"所有"看作具有存在预设,也即"所有A是B"可以推出"存在A",而现代逻辑则放弃了这一假定.用现代逻辑对"所有"的解释来代替亚里士多德的解释(对"并非所有"也可以作类似处理),就产生了现代版本的对当方阵.近年来有许多争论,探讨这两个方阵中哪一个是正确的.本文中我的主要观点是,这个问题不是,或者不应该卡要是关于存在预设的,毋宁说它是关于否定的模式的.我认为现代方阵表述了自然语言中否定的一般模式,而传统方阵则没有做到这一点.明乎此,不仅需要把对当方阵应用于四个亚里士多德量词,还需要把它应用到这一类型的广义量词上.现代方阵上的任一量词所展示的否定的模式,常常不是在传统方阵中发现的对当关系.本文提供了一些技术性结果和工具,阐述了解释各种英语限定词的量词方阵的若干例子.本文最后一个例子引入了否定的第二模式.它伴随特定复杂量词出现,也能够在方阵中被表达.  相似文献   

9.
曾怡华 《现代语文》2007,(5):112-114
量词在现代汉语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量词的掌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语言使用者对汉语有关结构的理解和运用。对母语中缺乏量词范畴的学习者来说,汉语量词是较为陌生的语言现象;即使有些学生母语中存在量词范畴,但量词系统与汉语的量词系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而量词教学一直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10.
程超 《考试周刊》2009,(2):44-46
现代汉语中包含着数量丰富的量词,而现代汉语中如此丰富的量词是随着古代汉语经中古汉语、近代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而逐步形成的。研究量词的历史发展,对了解汉语史是十分有意义的。为给这种研究提供一些资料,本文作者对《庐山远公话》中的量词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示例分析,主要针对名量词和动量词中的专有量词进行例证的搜集工作和说明。  相似文献   

11.
"首"在汉语中是个贯通古今的量词。它产生于西汉,中古和近代时期得到了迅速发展。到了现当代汉语,量词"首"沿用了古代的部分用法,但其称量的事物范围大大缩小了。探索量词"首"的源流,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汉语量词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2.
IF逻辑全名为独立友好的一阶逻辑,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欣迪卡提出.欣迪卡发现在数学和自然语言中,不但存在传统一阶逻辑所刻画的量词之间相互依存的情况,有的时候还有不存在依存关系、相互独立的量词.为了刻画这种现象,他向一阶量词逻辑引入一个独立指针“/”,表示指针上面的量词与指针下面的量词不存在依赖关系.IF逻辑在句法上是对一阶逻辑的直接扩张,表达力相当于二阶逻辑.之后,Bradfield尝试将IF逻辑的思想用于表示计算机系统执行路径的相互独立,用模态之间的独立来表示事件之间的独立,发展出IF模态逻辑.IF模态逻辑是模态逻辑的一个新兴分支,还存在很多有待深入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基于词项逻辑的逻辑常项即词项联结词A、E、I、O的逻辑性质如对称性、周延性(范围和方向),可以建立三段论的新方法———替换中项法,来同时解决三段论的判定问题、直接的推理或者直接的证明问题,最后形成包括24个经典有效式的非经典三段论体系。经典三段论的规则立足于直言命题的四个组成要素:主项,谓项,量项和联项来判定三段论的有效性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红楼梦》为基点把量词的特殊结构形式"打+一+V"、双音节同形动量词(AB一AB式)展开,以及将"V一V"式和"VV"式作比较分析,对它们的发展轨迹进行了历史性的梳理,我们认为《红楼梦》正处于两个语言时代的临界点。  相似文献   

15.
我的逻辑观     
在现代,不能用“必然地得出”作为逻辑的定义,应当提倡并树立大逻辑观。在我国高等学校的逻辑教学中不应用现代逻辑(数理逻辑)取代传统逻辑,而应既保留传统逻辑的精华,又吸收现代逻辑的主要成果,经过不断地改革探索,《普通逻辑》的现代化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6.
从代数不等式的非反演算看哥德尔的第一不完全性定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代数不等式的负号运算中,归纳出其否定主词序对和关系谓词而不否定真值词的规律。又从逻辑否定(┐)代数不等式的运算中,揭示出其否定量词、质词和真值词而并不否定主词序对和关系谓词的规律。由此说明了哥德尔第一不完全性定理对包含了扩充自然数后的形式系统并不适用,从而引进了彻底根治一阶逻辑形式系统不完全性的基于负号(-)而推广的辩证否定算子(~)。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is study concentrates on exploring the ‘logic’ of modern universities in China-a working concept that promotes a more in-depth discourse on the implicit illustrations of the ‘logic’ of universiti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Drawing on the logic model, we explore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logic’ of university and examine how the concept of ‘logic’ of modern universities to be perceived, challenged and negotiated through the historical, social and value perspectives. The historical logics, social logics and value logics contribute on unveiling the ‘logic’ of modern univers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We suggested that the ‘logic’ of university has important conceptu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 especially the importance of explicitness. The ‘logic’ of modern university in China is subject to offer a platform where expectation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elaborated. In addition, the study also seeks to offer an insight into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logic’ of modern univers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相似文献   

18.
《朱子语类辑略》中的“般”只有量词词性,“一般”在还没有固化为一个词时是数量短语,在已经固化为一个词时是助词或形容词。由此窥见现代汉语中的“般”和“一般”既继承了近代汉语中的用法,又在语言的发展中有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桐城方言"把"有很多义项和用法为普通话所没有,并保留了近代汉语"把"的某些特点。动词"把"有"给、放、用、派、喂、嫁"等语义。介词"把"既能构成处置句,还可作工具语。在处置句中,否定副词可以放在提宾介词和介词宾语之后,介词宾语可以放在句首充当主语。介词"把"可用在某些动词后,引进交付、传递等动作的接受者;还可表示行为的对象;还可表方位、处所等。量词"把"有明显地表示动量的意思,"一把"可以表示副词"一起、一同"。助词"把"有"×把两×"(×为量词)格式,表示近于"两×";还有"×把×"(×为量词)格式,表示程度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