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互联网的发展对移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微电影这一新的形势正在席卷全球,各大视频网站也都争相推出自己的微电影作品。随着网络视频平台的崛起和不断壮大,各大门户和视频网站在微电影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微电影的竞争也随其短小精悍、快速的传播性在新媒体时代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2.
王蕾 《青年记者》2012,(32):61-62
微电影及其发展微电影,即微型电影,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且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视频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①也就是说,微电影是为新媒体量身定制的,以网络为传播核心的影片。微电影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是网络短剧的变体,最早具有微电影雏形的是2006年网友恶搞陈凯歌电影《无极》的网络原创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种对经典的戏谑和后现代主义解构在当时掀起一阵狂热。  相似文献   

3.
方雷 《声屏世界》2012,(12):62-62
当今是个微元素盛行的时代,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风势不可挡。这其中,微电影无疑是一个热门话题。正如其名,作为新媒体语境下的新生事物,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30-300秒)放映,  相似文献   

4.
刘新芳 《今传媒》2012,(9):99-100
微电影作为一种"电影植入广告"的新型视频形式,传播主体更加专业,互动性强,是一种具有时效性的电影。像一切新事物产生之初一样,在新媒体环境下,微电影同样面临着"‘位’的困惑","‘为’的多元与混乱"等困境,制约着微电影的成长壮大。从微电影经营——使之成为一个产业和微电影管理——使之健康发展两个角度,初探微电影在新媒介环境下的经营与管理策略,对微电影的未来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2011年,2000多部微电影在各大网站上线,新浪、搜狐、优酷等都举办了各种微电影活动,微电影热潮悄然兴起。微电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视频短片。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微电影作为新兴的文化载体从默默无闻到日渐规模化,发展成为不可忽视的新文化现象。正如导演陈力所说:  相似文献   

6.
刘新芳 《报刊之友》2012,(9):99-100
微电影作为一种“电影植入广告”的新型视频形式,传播主体更加专业,互动性强,是一种具有时效性的电影。像一切新事物产生之初一样,在新媒体环境下,微电影同样面临着“‘位’的困惑”,“‘为’的多元与混乱”等困境,制约着微电影的成长壮大。从微电影经营——使之成为一个产业和微电影管理——使之健康发展两个角度,初探微电影在新媒介环境下的经营与管理策略,对微电影的未来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2011年,2000多部微电影在各大网站上线,新浪、搜狐、优酷等都举办了各种微电影活动,微电影热潮悄然兴起。微电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视频短片。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微电影作为新兴的文化载体从默默无闻到日渐规模化,发展成为不可忽视的新文化现象。正如导演陈力所说:  相似文献   

8.
在近几年时间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受众在微博、微信、微小说的引领下跨入了一种"微时代"。由于各个网络视频网站的商业需要,以及受众闲暇时间的碎片化消费,从而催生了微电影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微电影以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方便快捷的传播特点,并且拥有广泛的传播平台等优势,在新媒体时代引起了广泛关注,得到了受众的高度认可。本文以微电影这种新兴的碎片化传播形式为例,分析碎片化传播在微电影领域的传播特征、传播价值,以及传播过程中与受众人群的粘合关系。  相似文献   

9.
魏明 《声屏世界》2012,(8):92-93
从2010年到现在,微电影的发展增速相比传统的电影产业要快得多。其原因首先是有了适合微电影传播的平台即视频网站,其中,优酷出品以富有诚意的作品和全套的策划、监制、宣传、推广、发行完整的产业链在努力树立微电影这一新行业的规范,并为更多有才华和理想的青年导演提供扶植和机会。为什么是优酷?微电影源于优酷和出品团队的影像梦想,同时也是由市场催生的。优酷本身就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需要有质量并能代表平台态度、价值观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新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短视频在社会中的传播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对短视频的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时代下,催生了一系列先进的媒体技术和媒体平台,对于短视频传播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了更好地在新媒体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这就需要短视频应勇于面对时代发展的挑战,充分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结合短视频传播所具有的优势特点,不断优化短视频的传播结构,才能更好地提高短视频的传播水平,生产出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短视频作品,从而推动短视频的长远发展。然而,在新媒体时代下,短视频传播中仍旧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制约着短视频传播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短视频传播的特点,探究新媒体时代短视频传播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新媒体时代短视频传播的应用启示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刘轶  张丽莉 《视听》2018,(11):27-28
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影形式,在新媒体时代蓬勃发展。从最开始《老男孩》的网络传播到如今通过各种互联网平台传播,尤其是在"微传播"语境下各类微电影小视频迅速火爆,微电影不仅成为快餐时代的微文化代表,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写了国产电影市场的生产结构和消费格局。在电影产业越来越成熟的时代,多数广告选择软性植入微电影中,甚至部分广告产品选择采用微电影形式作为传播渠道,但播出平台能够涉足电视传播渠道的却还是寥寥无几,而与微电影相关的电视栏目竞争形势也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2.
如今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短视频类广告依靠精准传播、转化率高、曝光量大等特点为广告主带来传播的新路径,呈现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但在产生效果取得收益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如侵犯隐私、内容质量问题、广告投放收益问题仍阻碍着短视频类广告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这一领域进行研究,也是在现实层面上对于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的发展为微电影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传播平台,微电影优良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也得益于它的传播方式,于是“话题”成为了让微电影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微电影的营销是多种营销方式的整合营销,其中话题营销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眼球经济的背景下,吸引注意力,博得眼球,无疑成为了生产商获得效益的最好途径,“话题”遍成为获得“眼球效益”的最好手段。话题营销便成为了微电影营销中最常见的营销方式和最有效的营销方式之一。本文试图通过话题营销对微电影的受众关注度,传播效果以及艺术价值等方面带来的价值,对话题营销对微电影所产生的价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浅析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移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视频业务的壮大,微电影引发的狂潮正在席卷全国。2011年,优秀的微电影作品大量涌现,各大网站也纷纷开启微电影计划。本文将从其产生背景、优势等方面探讨微电影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付亚龙 《传媒》2016,(4):19-21
艺恩研究在2012年曾发布过《中国微电影市场研究报告》,报告开篇指出,微电影基本可以定义为专门运用于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长” “微成本”和“微屏放映”的电影视频短片,形式上既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微电影的这些系统性属性仍然未变,如网络传播、 “微屏”放映、大众参与性与娱乐互动性强,等等.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微电影所处的大行业变化呈现出诸多新特征,基于此,微电影凭借天然属性优势也衍生出四大连接趋势.同时,2015年国内院线电影行业的狂飙突进也给微电影带来了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靳凯 《新闻世界》2014,(7):285-286
微电影是web2.0时代的产物,它的盛行集中体现了信息碎片化传播的特点。一部优秀的微电影,在网络上可以引起很大反响,产生连锁式的传播效果,这与它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是密不可分的。而微电影的叙事特质也深受碎片化的后现代主义电影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美学特质。本文借助微电影这一传播工具,试从信息传播碎片化这一现象入手,分析微电影碎片化的成因、表现和问题所在,探索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碎片化发展轨迹和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17.
作为当前一种重要的新媒体形态,微电影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人们对视频内容碎片化、即时性及个性化的诉求,同时又可进行品牌植入,发挥广告效应,构成有效的营销模式。微电影广告无论是在形式上、内容上、还是在传播渠道上都有所不同。了解微电影的生存及发展优势,探索其整合营销之道,将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挖掘微电影的巨大商业价值,为互联网新媒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动力。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环境下,短视频成为电视节目传播的新形式,对于电视节目传播效果改善具有突出作用。文章简单介绍了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节目短视频化传播机遇,剖析了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节目短视频化传播挑战,并提出了几点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节目短视频化传播策略,希望为电视节目短视频化传播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微电影是移动媒体技术发展的产物,以网络为依托和以短小精悍的电影叙事为表达方式,与传统广告传播方式不同,拥有社交和视频双重特点的微电影,创新性的开启了视频广告的传播模式。本文通过介绍微电影广告传播上的优势,结合新时期微电影的发展,进一步地挖掘了微电影广告的传播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微电影广告传播效果的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时代、移动终端裹挟着新的话语方式、传播方式带领人们进入"微时代",从而滋生出各种借助新媒体广泛传播的新的艺术形式,微电影就是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至今为止,对新媒体的概念界定并不统一,比较常见的说法,如美国《连线》杂志认为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个界定明显倾向于传播的发起者与接收者的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的定义则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而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新媒体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放弃纸媒等传统媒介形式,接受"短、精、碎"的新媒体语境,发着微信、读着微小说、看着微电影.在种种现象的背后,除了信息科技发达恰好迎合了年轻一代时间紧凑、碎片阅读习惯这一显著原因之外,后现代文化时代的悄然来临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后现代语境下考量和重新审视新媒体以及其派生物微电影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