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广播电视编辑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信息的采集者,广播电视编辑不仅应具有专业能力,以理性的态度、全面的视角编辑处理信息,更需具有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认识到自身的职业责任,使节目更具吸引力与感染力。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增强广电编辑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的策略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李青 《新闻世界》2011,(8):41-42
技术革新,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到来,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技术的出现,给传统报纸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如何在新时期不被读者遗忘,关键在于稳固并扩大受众群体。稳固之关键在于提高报纸的质量。而报纸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编辑人员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二者之间关系的协调。只有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才能发挥报纸优于其他媒介的优势,在未来的媒介之战中赢得一席之地。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探究编辑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二者的辩证关系,并探讨强化编辑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的渠道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前社会,人们可以以自己的喜好选择新闻形式,使得新闻媒体形式逐渐多元化,如除了报纸和广播之外,人们还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受众意识已然成为现代广播电视最主要的话题了,工作在电视广播岗位上的工作者需要思考如何将受众意识与主体意识结合起来,使广播电视编辑在工作过程中既能做到一定的主观又能迎合观众的喜好。  相似文献   

4.
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当今世界成为传媒的世界,电视曾凭借着视听兼备、内容详细易懂、信息传播快、覆盖广、容量大等优势,成为最具实力的传统媒体。电视节目是媒体和观众沟通的桥梁,编辑人员的能力直接影响到电视节目的质量。电视编辑在编辑节目的过程中,既要突出主体意识,为节目注入鲜明的特色、突出节目的个性,同时还要考虑受众意识、结合观众的喜好,编辑出受众喜闻乐见的节目。编辑只有通过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的相结合,才能打造出符合时代发展的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5.
融媒体在我国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体现自身的优势,对于新闻编辑来说,可以体现较强的推动力。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编辑需要满足更高的要求,在开展相关的工作时,需要以创新作为主题,满足现代受众的多种需求。新闻编辑需要明确创新意识培养及体现的重要性,以推动新闻行业的进步与发展。文章主要通过分析融媒体的核心理念及电视新闻编辑的优势,对创新意识的培养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基于新兴媒介技术而形成的融媒体环境对编辑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冲击,在新兴融媒体环境下,传统的编辑思想理念、编辑能力、编辑机制不再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对编辑的要求。为此,文章在阐述融媒体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发展现状,就如何提升编辑的融合意识和编辑能力进行策略分析,旨在能够更好地促进融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各个行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中也包括了新闻行业。在融媒体时代,对新闻编辑的要求变得更高,需要新闻编辑能够及时转变工作理念,积极学习新的技术理论,跟上融媒体时代的行业发展需求。本文首先阐述了融媒体的内涵与特征,同时分析了融媒体行业的发展现状,从而探讨了对融媒体下制约新闻编辑提升创新意识和融合能力的因素,最后对于融媒体下新闻编辑创新意识与融合能力提升策略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提升新闻编辑的综合能力水平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媒体行业来说,优化融媒体编辑的策划能力和意识,能够提高融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在融媒体时代,编辑的策划意识和策划能力确定了编辑工作的效果,本文通过介绍当前融媒体编辑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融媒体时代编辑的策划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进而针对融媒体编辑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  相似文献   

9.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新闻编辑的工作方式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新闻报道需要更加多元化、广大受众需要更高的参与度等,这样一来就对新闻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编辑人员要在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方面去适应融媒体发展的需求,不断挖掘出更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及时呈现给受众,增强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自主观念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广播和电视机,观众充分认识到自己是被服务的对象,这就要求广播电视编辑在整理编排栏目时必须强化受众意识,同时也要坚定自我意识,目满足大众需求,正确履行一个媒体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应当转变思想、提高节目质量,积极融入当前的媒体时代,练就“融”的本领,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方式、内容等持续优化,吸引和稳固广大受众群体。本文先对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全新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如何练就“融”的本领,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广播电视新闻行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周文惠 《今传媒》2022,30(1):49-52
在互联网、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持续发展的影响下,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人们持续提升的审美水平对广播电视新闻的内容和质量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需要立足于受众对于新闻内容和质量方面的要求,通过强化信息内容以及节目的质量,有效地吸引维护受众群体,确保电视新闻能够以多元化方式进行传播,并维持其应有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本文基于融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新闻行业出现的全新特征,阐述了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在融媒体时代下仍旧具备的优势和编辑工作创新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在融媒体时代下创新需要注意的要素及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3.
媒体融合发展和5G网络的到来,使得媒介环境和新闻生产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央厨房"式的融媒体新闻生产方式,让新闻采、编、播趋于同步。这对新闻编辑的知识构架和传统工作方式都提出了严峻挑战。新闻编辑要在发展"四全"媒体的框架下,提升完善媒介素养,提升自己的融媒体新闻生产能力,提升自身创新意识和融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李梅 《出版广角》2019,(5):51-53
得益于新兴媒介技术而形成的融媒体环境给编辑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传统的编辑理念、编辑能力和编辑部机制都面临滞后危机。此种情况下,编辑人员必须全力树立融合意识,同时不断提升融媒体所需的融合编辑能力。总的来看,推动编辑工作与新媒体融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编辑导向,建立融媒体大编辑部制,则是融媒体环境下编辑工作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融媒体出现在现代化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将成为业界主流的媒体形式.传统媒体编辑要想打破这一尴尬的局面,可以利用自身的长处,与新媒体互相有效融合,为新旧媒体的长远发展作出实质性的贡献.应用融媒体的方式,推动媒体行业的高效发展.提升融媒体编辑的创新意识,以及融媒体编辑的融合能力,利用融媒体的各自优点,可以实现资源最大化.融媒体的开发与利用非常的广泛,既有新媒体的方便快捷、信息量大等优点,还有传统媒体的接地气,以及可信度高的优点.本文以提升融媒体编辑的创新意识和融合能力为脉络,对融媒体进行多方面的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社会经济及技术深入发展的加持下,人民群众对于广播新闻的编辑工作提出更高水平的要求。在当前的融媒体时代下,广播新闻编辑人员需要在适应融媒体发展的前提下,转变自身的工作方式及态度。为此,本文对广播新闻编辑创新意识方面做出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袁媛 《中国传媒科技》2012,(22):163-164
不管新闻传播技术如何进步,传播手段如何先进,媒体的传播内容都应当要满足受众的需要.因此在新闻采编的过程中,编辑记者们要始终关注受众的需求,了解他们对什么新闻感兴趣,在新闻点的选取、提问的重点、表现的手法、语言的编辑等方面都要体现受众的意识,这样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实现新闻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当前,传统媒体受到了新媒体带来的巨大冲击,融媒体已成为传统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融媒体新闻编辑来说,需要具有较高的创新意识以及融合能力.本文从融媒体概念出发,探析融媒体背景下新闻编辑创新意识、融合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科学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兴媒介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和崛起,譬如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而这也促使媒介市场的形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现如今,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呈现方式和需求都趋于多样化。因此,在当前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媒体编辑人员必须积极转变自身的编辑策划意识,并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不断创新新闻编辑策划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编辑策划能力,从而有效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为此,本文对优化融媒体编辑策划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进行了相关阐述,并深入分析了当前融媒体编辑策划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针对融媒体编辑策划创新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期刊编辑应建立的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峥 《传媒》2002,(10):27-27
网络时代带给各种期刊编辑的机遇与挑战也是全方位的,而最主要的是促使其编辑意识和思维发生了巨大变化。期刊编辑只有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吸取网络传播的优点,精心选择主题和制作版面,才能应对网络媒体的挑战。 编辑意识是指编辑主体所特有的一种对编辑客体的系统化的、自觉的、伴随着情感体验且具有能动性的心理反映形式。它主要包括主体意识、危机意识、受众意识、策划意识、经济意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