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校长性侵幼女、教师体罚学生等事件,引发了公众对教师素质问题的广泛关注。针对此情况,教育部相关负责人14日透露,今年内将出台教师师德考核评价规定,为师德划出“红线”,越线教师将受到严惩。  相似文献   

2.
乔志峰 《广西教育》2013,(32):27-27
校长性侵幼女、教师体罚学生等事件,引发了公众对教师道德素质问题的广泛关注。针对此情况,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内将出台教师道德考核评价规定,为师德划出“红线”,越线的教师将受到严惩。(6月15日《京华时报》)  相似文献   

3.
传媒速览     
《四川教育》2013,(10):2-2
人民网教育部划出师德“红线” 日前,教育部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意见》强调,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核心内容,摆在首要位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师德考核办法,学校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应评定为不合格,并在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审、  相似文献   

4.
李新翠 《中国德育》2012,(19):60-60
问:最近,全社会都在关注“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掀起学习张老师崇高师德的高潮。师德学习活动构建其长效机制很关键,请问该如何完善相关机制呢? 答:构建师德学习活动的长效机制对于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须从“领”“学”“评”和“督”四个方面着手,构建师德学习活动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张玉胜 《教育》2013,(18):5
近期校长性侵幼女、教师体罚学生等事件,引发了公众对教师素质问题的广泛关注。就此,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内将出台教师师德考核评价规定,为师德划出"红线",越线教师将受到严惩。而性侵女童是违法行为,已不能简单定性为有违师德。(2013年6月16日《潇湘晨报》)  相似文献   

6.
<正>人无德无以为人,师无德无以为师。加强师德建设,无论是对于学生、教师、学校还是国家民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项重大建设工程,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师德建设,近年来,逐步完善了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划定了师德"红线",建立了完整的师德建设制度体系,塑造了一大批当代教师楷模,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笔者根据自己的经历,总结了目前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指出改进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正教育部日前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明确:建立健全高校教师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机制,划出对高校教师具有警示教育意义的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并建立问责机制,对教师严重违反师德行为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追究高校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意见指出,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激励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校师德问题争论不断。师德建设要求教师自律自强,既要做好学术学问,又要在道德上树立标杆。2014年教育部首次针对高校教师划出被称为“红七条”的师德禁行行为,高校师德建设势在必行。高校师德的建设既需要体制上的约束,又需要教师自身加强修养。文章着重于探讨当下教师加强自身价值观建设、为人师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教师收礼、有偿补课、体罚学生……教师如有以上等十种行为将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应处分,包括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开除.这是教育部近日公布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中的规定,这个被业内称为国字号的“师德红线”明确了教师的“不当”行为以及应受的处分.老调能否奏出新曲,其威慑力和制约力能否解决当前存在的“师德滑坡”的问题,这都有待在实践中考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他国家的师德标准、师德红线,有何严惩措施?通过梳理国外的经验和案例,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校师德建设的目标管理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新的探索。通过科学地设计师德建设目标体系,并对目标进行分解、组织、调控和考核,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增强“自律”、“育人”的自觉性,为高校建立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探索出新的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近日,校长性侵幼女、教师体罚学生等事件,引起了公众对教师素质问题的广泛关注。针对此情况,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年内出台教师师德考核评价规定,为师德划出“红线”,越线教师将受到严惩。这种加强师德建设、严惩失德教师的做法,着实令人振奋,我们不禁为之击节叫好!  相似文献   

12.
校长性侵幼女、教师体罚学生等事件,引发了公众对教师道德素质问题的广泛关注。针对此情况,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内将出台教师道德考核评价规定,为师德划出"红线",越线的教师将受到严惩。(6月15日《京华时报》)古语虽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时代在变化,对教师的职责和道德要求也  相似文献   

13.
《陕西教育》2014,(10):30-32
10日,教育部出台《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划出针对高校教师具有譬示教育意义的师德禁行行为“红七奈”:1.不得有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的行为;2.不得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3.不得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云南教育》2013,(19):13-15
性侵、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有偿补课、推销课外辅导资料……近年来,中小学校因违反师德的事件频发,引发了公众对教师群体素质的强烈担忧。师德,一时间成为公众热议话题。在第29个教师节来临前夕。一份名为《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正式出台。教育部划定师德红线,实行一票否决制,给教师的行为规范围上一道篱笆。让师德重新绽放光芒,成为了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航人”和“筑梦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教师素质、办好教育的首要任务,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师德观,对新时代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部分教师存在师德师风失范现象,如理想信念不牢、学术诚信不端、触犯师德红线、师生关系亚健康化等。因此,新时代强化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增强校园共同体认同感与凝聚力的关键,建构以政治自觉为道德内涵配置“发动机”、以加强关口教育握紧“方向盘”、以注重环境文化加装“净化器”、以内外监督价值导向构筑“防火墙”、以保障教师权益诉求系紧“安全带”为指引的“五维一体”集体行动,是解决上述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本月,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将公开征求意见,年底前正式公布,这是我国首个惩治师德失范问题的法规,其中将划定教师师德红线。《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将明确教师不可触犯的师德红线,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举例说明,目前社会上存在的教师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收受学生和家长的礼物,体罚或者变相体罚都触犯了师德红线,在办法中将被禁止。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制度化、常规化,山西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决定从今年起,在全省中小学继续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推进师德建设工作创新,努力形成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杜振堂 《河南教育》2006,(3S):22-23
近日,社祺县教体局印发了《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标准》,这意味着该县每位教师都要过“师德”关。构建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一直是社旗县教体局努力工作的方向,为了把师德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曾骊 《教育与职业》2007,(35):144-145
师德分为实践性品质和动力性品质两类。动力性品质指教师的敬业精神、职业信念和理想等,简称“师魂”,是师德建设的核心。从师德建设长期性的要求来看,我们强调要实现“组织保障、教育培训、激励引导、考评监督、权利保障、新陈代谢”紧密结合,建设“六位一体”的师德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殷长春 《中国德育》2012,(16):10-12
师德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的核心内容是师德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和惩治的有机结合。值得强调的是,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激励广大教师热爱教育事业,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是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不可或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