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剥削阶级在丧失政权以后,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仇恨增长百倍。为了恢复已经失去的“天堂”,他们不仅要利用自己在某些方面的暂时优势,企图用武力推翻革命政权,而且挖空心思,借助社会主义条件不可避免还存在的旧社会的痕迹,用“日常的、琐碎的、看不见摸不警的腐化活动制造着为资产阶级所需要的,使资产阶级得以复辟的恶果”,企图实行“和平演  相似文献   

2.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政治大革命,也是一场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它的滚滚洪流冲击着旧世界遗留下来的残渣余孽,荡涤着资产阶级、修正主义的污泥浊水,使我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无产阶级专政空前巩固,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到处涌现。但是,阶级敌人并不甘心于他们的失败。林彪反党集团及其所代表的一小撮国内外反动派,疯狂攻击文化大革命,妄图开历史的倒车。因此,对文化大革命的成果是肯定还是否定,对文化  相似文献   

3.
邓 小平民族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其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邓小平民族理论活的灵魂。邓小平的民族理论观点既表现于他的有关论述中 ,也表现于他所从事的实践活动中。下面 ,就民族理论的一些主要方面 ,进行探讨分析。一、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平等”是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时期提出的一个口号 ,在当时这个口号具有反封建反民族压迫的性质 ,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作用。但是当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之后 ,真正实行的是民族歧视、民族分裂及民族压迫 ,“民族平等”就具有极大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正如列宁所说 :“按资产…  相似文献   

4.
关于人道主义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的论述,这对于正确对待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批判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有着重大意义。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历史形态,是多种多样的,而其出发点都是抽象的人性论。这就导致它在社会历史的动力、历史规律、历史尺度、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方法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上,都是唯心主义的。不论强调“人”是费尔巴哈所说的“现实的人”,还是借口马克思主义为了“全人类的解放”而坚持“人是马克思主义出发点”的命题,其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就是抛弃从抽象的人出发,而从物质生产方式出发,创立起马克思主义的。我们不允许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来“补充”马克思主义,否则马克思主义将会退回到历史唯心主义那里去。  相似文献   

5.
林彪、“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需要,推行一条极左路线,在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上大做文章,捏造了一个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始终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谬论。按照他们的说法,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不仅原来的资产阶级永远不能消灭,而且始终会产生新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更全是资产阶级,连共产党内也已经存在着一个资产阶级。这样一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似乎不是阶级的逐步消灭,而是中国的亿万人民都要变成资产阶级了。于是,在实践上便人为地制  相似文献   

6.
(一)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批判资产阶级史学中形成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认为他的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这个理论‘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而革命,在马克思看来,是把批判的武器变为武器的批判。列宁指出:早在1843年,马克思在《德法年鉴》这个杂志上所发表的论文中“已作为一个革命家出现,主张‘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尤其是武器的批判。”批判的观念是贯穿在全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的一个统一的、重大的主题。马克思主义的史学(包括历史理论和历史编纂学)也是这样。它一开始就以批判地战胜资产阶级史学为目标。  相似文献   

7.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一个不以人们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不管反动派怎样企图阻止历史车轮的前进,革命或迟或早总会发生,并且将必然取得胜利。”但是,林彪这个政治骗子,出于反动阶级的本性,竟敢违背革命人民的意志,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疯狂鼓吹反动的孔孟之道,特别是把剥削阶级的祖师爷孔老二的“克己复礼”这面黑旗接过来,作为他复辟资本主义的反动纲领。在九大胜利闭幕不久,从一九六九年十月十九日到一九七○年元旦,不到三个月  相似文献   

8.
资产阶级人权观是以唯心史观为基础,以维护资产阶级特权为前提的,它极力否认人权的阶级性、历史性、相对性,宣扬人权的普遍性,超阶级性、永恒性和绝对性,完全是一种理论上的欺骗,是极其虚伪的.资产阶级人权也是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较量,向社会主义制度进攻的主要武器之一.因此,有必要对资产阶级人权的实质作一番剖析.一、资产阶级人权只为少数剥削者所享有人权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产物,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资产阶级人权是由资产阶级政权和财产私有权所决定的资产阶级特权,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产阶级的“人权本身就是特权”.又说:“平等地剥削劳动力,是资本的首要人权”.列宁也一针见血地指出:资产阶级自由、平等、人权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的范畴,“它始终是而且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能不是狭隘的,残缺不全的、虚伪的、骗人的民主,对富人是天堂、对被剥削者、对穷人是陷阱和骗局.”资产阶级通过立法和司法,不断扩大本阶级的政治权利,侵犯甚至剥夺被统治阶级的人权.他们念念不忘的是宪法与法律中所规定的保护私有财产权,有产者在经济上的剥削权和政治上的统治权.  相似文献   

9.
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因素产生的历史前提。马克思说:“商品生产和已经发展了的商品流通,商业,是资本所由发生的历史前提。”因此,要了解中国封建社会内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问题,首先必须了解中国封建社会内商品经济的发展概况。商品经济包括商品生产与商业,商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开端。因为最初总是“产品在这里是由商业而变成商品的。商业在这里发展了产品到商品的转化,而不是所产商品  相似文献   

10.
在阶级社会里,教育是阶级的教育,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孔老二和孟轲不遗余力地宣扬“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反动谬论,是为他们培养复辟奴隶制的“人才”服务的。他们的教育思想是“学而优则仕”。这种反动思想,长期以来一直成为剥削阶级奴役,压迫人民的精神枷锁。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反革命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极端仇视工农、鄙视劳动,他恶毒攻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变相劳改”,千方百计地同无产阶级争夺青年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通过它所描写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走向衰亡的总危机,预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趋势,宣告了地主阶级末日的来临。但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告诉我们,一切反动腐朽的力量是不会自行消灭的。反动阶级的代表人物,为其阶级本性所决定,总是要充分的表演,这是一条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王熙凤就是这样一个反面人物的艺术形象。在当前批林批孔运动中,通过对王熙凤的分析,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孔丘、林彪这类没落阶级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说:“孔夫子曾计划过出色的治国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孔孟鼓吹的所谓“仁政”、“德治”,就是为了巩固和复辟奴隶制,而替奴隶主贵族“计划”的“治民众”的统治术。历代反动统治者包括叛徒、卖国贼林彪,都打出“仁政”的旗号,用所谓“忠恕”、“仁爱”的油彩,给剥削阶级的专政涂上一层层迷人的画皮,大讲什么“爱人”、“富民”、“博施济众”和“制民之产”等等,把剥削阶级的反动专政,描绘得俨然成了“为民众本身”设想的良策。世界上到底有无“仁政”?所谓“忠厚”究竟表现在什么地方?反动统治阶级会“爱人”、“富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致约·魏德迈》的信中所讲的叙述过阶级斗争历史发展的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就是法国复辟时代的梯叶里、基佐以及米涅等人。梯叶里曾被马克思称之为“法国历史编纂学中的‘阶级斗争’之父”。他认为英国长老会派和天主教派间的宗教斗争,就是各政党为了各阶级在财产上的利益而进行的斗争。基佐曾把法国的社会阶级划分为僧侣、贵族和第三  相似文献   

14.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和历史上一切行将灭亡的反动派一样,尊儒反法,攻击秦始皇,把孔孟之道作为他阴谋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反动思想武器。孔丘所处的春秋晚期,是奴隶制行将崩溃的剧变时代。随着奴隶不断起义和新兴封建势力的蓬勃兴起,打乱了奴隶制的统治秩序,形成了“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礼崩乐坏”的局面。孔老二这个维护奴隶制的顽固派,为了挽救奴隶制度的覆亡,周游列国,奔走呼号,宣扬以“仁”为核心的一整套反动思想体系,提出了“克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执政党建设是一切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时刻为人民群众而服务,为了人民群众执行职能,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一切,竭尽全力地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大化、最佳化。根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执政经验,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建设要以科学理论为根据,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依法治国,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创建基层党组织的服务队伍,终极目标还是坚持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服务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学习和讨论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时候,要“多看点马列主义的书”,注意研究现状,联系阶级斗争的实际,弄清“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同时,还要注意研究历史,总结历史经验。毛主席指出:“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都要研究当前运动的情况和趋势”(《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主席一贯教导我们要把研究理论、研究现状和研究历史这三方面紧密结合起来,否则,就不可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就不可能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学好弄通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我国历史悠久,有着极其丰富的阶级斗争经验。在当前,继续研究儒法斗争和整个阶级斗争的历史,尤其是研究社会大变革时期复辟和反复辟斗争的规律,会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指示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虽已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富裕的人不断增加,人们对知识的追求也随之火热,人人都想让自己的子女有文化、受良好的教育、做人上人.因此,对自己子女的培养舍得花钱,不惜一切为子女创造条件.这一切有喜人的一面,标志着中华民族素质不断提高;但也有许多科举制度下的残渣余物又复活于人们心目中.表现为一切为了升学,家长为了让孩子当“白领”,而不做“蓝领”,用“小鞭子”把孩子往一条“独木桥”上赶,少数人过去了,多数人掉下来,中小学成了大学的预备班,“全体”、“全面”被忽视了.导致有的学生厌学、出走,甚至因为名次排全班末尾而自杀.孩子课业负担过重、思想压力太大,使他们过早地“老气”,失去天真活泼的本性,给童年加上了“灰色.”给孩子们的生活扫去“灰色”,使他们变成思维活跃、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关键是要转变我们的教育思想,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及其所代表的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不仅后来成了资产阶级“天赋人权”论的典范,而且后来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也获得了一批又一批的拥护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代表小资产阶级利益,小生产者要求的一些机会主义代表人物,都这样或那样地重复卢梭关于“人权”和抽象的“自由”“平等”及“民主”的空话。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过程中,对这些机会主义者所散布的观点一次又一次给予批判,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批判“天赋人权”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北齐、北周时期的推行胡化反对汉化政策进行了仔细的分析,认为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胡化”不是“反汉化”的逆流,北齐、北周统治者为了稳固地立足于中原,他们都要在“胡化”的前提下,走“汉化”之路。“胡化”在这里已不是本性使然,而是为了维护其特权地位,“汉化”是为了适应封建制的发展,从而巩固其统治地位。“胡化”和“汉化”是这两个政权发展过程的两个方面,“胡化”的本质是走“汉化”之路。  相似文献   

20.
以往对教育本质的研究,强调历史性和阶级性,忽视永恒性和继承性,而且多是以《共产党宣言》的某些内容为依据。其实恰恰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教育的永恒性也有充分论述。《宣言》驳斥资产阶级说:“正如消灭阶级的所有制在资产者看来是消灭生产本身一样,消灭阶级的教育在他们看来就等于消灭一切教育。”这里十分清楚,阶级的所有制和阶级的教育都是历史的范畴,终究是要消灭的;而生产和教育则是永恒的范畴,它伴随人类社会将永远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