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分别采用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和常规力量训练方法对少儿体操运动员核心区域进行力量训练.结果表明:核心力量训练方法能更有效提高核心区域的肌肉力量,尤其是对核心区域肌肉耐力有着常规力量训练方法不可比拟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2.
铅球运动是速度力量项目,铅球出手速度是决定铅球成绩的直接因素。力量是手段,是影响运动成绩的间接相关因素。所以说,力量训练是铅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要内容。从训练学作用来划分,力量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铅球运动员力量要着重提高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体能训练理论的视角,对铅球训练中的功能性力量训练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推铅球技术的肢体动作构成是由平动、转动及前后移动的多维组合动作;在铅球投掷整个动作链的功能性力量训练中,应将核心力量训练及其与躯干、下肢的协调联动放在首位;在铅球运动员的功能性力量训练中核心力量训练应优先于四肢肌肉力量训练;铅球运动员功能性力量训练中,应以站位姿势为主,使用杠铃等自由重量进行训练;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人为的将肌肉系统切割开来训练所获得的力量并不能在专项技术中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4.
短跑是要求运动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速度发挥至极致的一项运动,对运动员的体能提出很高的要求.传统的短跑训练方法十分注重四肢肌肉的训练,相比之下腰腹部位肌肉的训练却略显不足.随着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核心力量训练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核心力量训练作为传统力量训练的补充和发展已逐渐被我国专家学者及教练员所接受,目前在我国竞走队、跆拳道队、皮划艇队、冰上等多个项目的国家队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中已经开展起来,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尚未有学者针对短跑的专项训练设计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基层省级以下的训练队仍然以传统的训练方法为主要手段.核心力量训练在短跑训练中其功能是通过控制身体重心,使人体核心部位保持稳定,传递运动中的有效力量,减少无效做功,可以作为短跑传统力量训练的补充.通过对核心力量的阐释,详细探讨了核心力量对现代短跑技术的作用,提出短跑核心力量训练理论及方法,以期为短跑技术的教学与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提高铅球运动成绩,是每个青少年运动员和教练十分关心的问题,而铅球成绩与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大小高度相关,要提高青少年铅球的训练成绩,就必须提高青少年铅球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在力量训练问题上,有些教练员对此认识不深刻,训练安排不合理,以至过分地强调绝对力量的训练,而忽视爆发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铅球运动是—项集动作速度、力量、爆发力和协调能力于一体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大赛中该项目的优异成绩常被欧洲运动员取得,我国该项目成绩却徘徊不前,因此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至关重要.铅球项目是河北省的优势项目,巩立姣是河北培养的众多优秀运动员之一.为此,采用图片解析法对巩立姣背向滑步推铅球过渡阶段相关运动环节进行研究,为提高我国铅球运动员的培养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铅球是重要的田径投掷项目,提高其成绩是有关教练员和高校体育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而铅球项目专项练习的作用在高校业余铅球训练中是众所周知的,但是最需引人注意的,是高校业余铅球运动员几乎将自己训练总时间的一半用于发展一般力量能力,而各种各样的专项练习却没有引起广大铅球运动员足够的重视。从以上这种现象我们可以得出,铅球项目的专项练习对将绝对力量和速度力量转化到铅球滑步技术动作结构中的这一重要作用被严重地忽视了。然而这一环节对决定铅球运动员运动成绩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专项素质训练是铅球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发展专项力量、专项速度、专项爆发力和改进与提高专项技术等方面对铅球专项力量训练方法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9.
赵海涛  张唯一 《考试周刊》2009,(29):141-142
铅球技术要求运动员具有较高的爆发力.超等长力量训练法是一种发展爆发力和速度力量的方法.本文作者就该训练法对青少年铅球运动员肌肉爆发力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对青少年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是运动训练领域的新课题。排球项运动训练中的核心力量训练能够保持运动员的身体姿势,使身体的各个环节有力地结合与发展,能够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传统的排球训练较为保守,导致运动员的潜力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针对于此,教练员以及运动员要积极转变观念,在排球训练中革新训练方法,以此来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排球竞技水平。基于此,文章以力量训练为突破口,从正确认知力量训练,采用多种组合的训练方式,发展最大力量,提高能量输出,结合排球专项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等几点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国青少年排球教学训练大纲》,对影响排球运动成绩的因素之一——身体素质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参加2009年全国少年女子排球锦标赛(甲组)共155名运动员(其中每队抽取10名运动员为代表。共100名)的身体素质测验项目半米字移动成绩进行分析,发现女子少年甲组身体素质的半米字移动这个项目的测试成绩普遍偏高。笔者对《中国青少年排球教学训练大纲》中女子少年甲组身体素质评分表中的半米字移动评分标准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修改意见,并重新制定评判标准,力求使《中国青少年排球教学训练大纲》中女子少年甲组身体素质评分表中成绩的评定更趋完善,为中国排球协会及排球教练员、运动员今后的管理、训练及比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及等速肌力测试法,对不同水平的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膝关节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力量耐力及平均峰力矩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所选取一级运动员在膝关节伸、屈肌群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及力量耐力上均优于二级运动员;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平均峰力矩之比均随速度加快而增大,且膝关节屈肌力量增长幅度高于其他项目运动员.建议在今后训练中应注重结合专项技术动作发展膝关节的快速蹬伸能力,努力提高膝关节伸、屈肌群的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及力量耐力水平,并注意膝关节伸、屈肌群力量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核心力量在竞技健美操中起着稳定脊柱、骨盆,保持正确身体姿势,控制平衡,提高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速度、力度、难度和表现力等重要作用。在对核心力量及核心肌群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核心力量训练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作用,探讨了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以期为竞技健美操的科学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健美操运动员身体协调能力及其培养进行了研究。结合竞技健美操运动项目的特点与需要,探讨了健美操运动员在技能训练当中进行协调性训练的重要意义。提出一些可行性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为运动员更好地提高协调能力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取文献资料法、比赛录像对比分析法、观察与技术统计法、综合比较法、逻辑推理等方法对2006年第15届男篮世锦赛中国男篮所进行6场比赛的防守技术指标和进攻技术指标几个方面进行比较,找出中国队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供比赛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国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沃兹尼亚奇、克里斯特尔斯、兹沃娜列娃)单打硬地比赛中相持阶段的步法特征分析可知:三位选手的应用步法相同,防守步法>进攻步法>相持步法,都以防守型为主;三位选手在相持阶段各自都有常用的五种步法,并占有相当的比例,上步击球步法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除克里斯特尔斯,其它选手在相持、进攻和防守步法的得分率都小于失分,且得分率都不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技术统计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对参加2007年中国网球公开赛的中外男子单打网球运动员的发球技术运用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网球男子运动员发球的力量、速度、发球与第三拍的进攻衔接以及发球落点的运用等方面同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较大的差距。建议:努力提高发球力量速度,以适应当今网球男子比赛发展趋势;强化进攻理念,提高发球与第三拍进攻的衔接能力;加强战术意识培养,提高发球技术运用质量。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目前我国从事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的教练员、运动员的人数及近年来运动员成绩的现状进行调查,并结合我国部分专家、教练员、运动员提出的观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的发展因素主要是我国竞赛体制不完善、教练员的业务能力不强及运动员的选材、后备人才培养的力度不足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迅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多元智能是智力、心理选材的一部分,也是运动员科学选材内容和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山西省摔跤柔道运动员多元智能的测量与研究结果表明:一级以上摔跤柔道运动员的人际、自我认知智能高于二级运动员(P〈0.05),格斗类竞技体育项目高水平的训练,有助于运动员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的提高;一级以上摔跤柔道运动员的博物学家智能明显低于二级运动员(P〈0.01),应加强高水平摔跤柔道运动员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和学习;女子摔跤柔道运动员的身体运动、音乐智能高于男子运动员(P〈0.05),这与男、女间相关的遗传因素不同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