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7 毫秒
1.
现代文学受基督教的影响,许多作家的作品中存在着强烈的仟悔意识。郁达夫的仟悔意识不是纯粹宗教意义上的仟悔,它不是发端于原罪,而是指向具体的个人生活。同郁达夫的小说风格一样,他的仟悔带有浓重的感伤色彩,仟悔情绪与真率、清新的抒情风格相联系,还体现着作家的创作意图。郁达夫在小说中不断地仟悔,自我谴责,既与充满矛盾的动荡时代有关,又与作家纤敏的情感、柔弱的性格和自我表现的坦率的气质有着密切联系,还受到基督教文化影响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2.
《茑萝行》是郁达夫20世纪20年代初期创作的一部重要的“自叙传”小说,小说人物流露出鲜明的忏悔意识主要表现在“个人忏悔”与“社会忏悔”两个层面.忏悔意识折射出作家自身在中西方思想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复杂的文化心理机制.同时,忏悔意识之于作家本身具有独特的个人化意义,通过书写忏悔,作家释放了自身精神上的焦虑,作品也获得了“真”与“美”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沉沦与无法沉沦--谈郁达夫小说的忏悔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忏悔意识在中国现代学中始终或隐或显地存在着,它成为中国现代作家情绪宣泄与思想升华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在郁达夫的小说中,主人公对欲望的不可遏止的沉迷忏悔,由这种忏悔我们着到了作反省和净化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高志  赵静 《现代语文》2006,(12):57-58
郁达夫是一代小说宗师,不仅由于他的主情浪漫主义风格,更重要的是他的小说创作中蕴涵的个性自由、自我忏悔以拯救内在生命的思想意识,这种思想意识可具体归纳为善恶意识、忏悔意识和救赎意识,这三大思想意识在郁达夫小说创作中的轨迹体现了其对内在生命的执着和精神的终极追求,这三大意识也使郁达夫小说具有了独特的精神魅力。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郁达夫深受屠格涅夫的影响。他的小说在反映社会现实、人物塑造等方面与屠格涅夫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时,由于社会和历史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两人创作风格的不同,他们小说中的人物在反抗社会的方式上也有明显的差异;郁达夫重视以心理冲突表现人物的反抗意识;屠格涅夫则更注重情感与行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郁达夫的小说始终贯穿着现实反省与道德批判对本能冲动的斗争与压抑.在现代伦理道德的影响下,他将欲望作为表现的对象,但传统意识的观照却又使他自觉到性的罪恶,通过隐讳、转移和忏悔三种方式,郁达夫的小说实现了对欲望的救赎.  相似文献   

7.
论郁达夫小说创作风格的形成与嬗变许爱珠作为一个抒情型的作家,郁达夫所建构的小说艺术世界,不仅是自身审美情感与审美理想的体认,当然,还包含着文化、社会、历史等多种价值涵量。在这个充满艺术张力的世界里,郁达夫所拥有的鲜明艺术个性,使他获得一种独特的与世界...  相似文献   

8.
王莹 《文教资料》2012,(32):73-75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不乏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的作家,徐訏就是其中的一位。在《圣经》的影响下,徐訏小说的语言表达多了温婉与清丽、沉郁与感伤,呈现出"在乐园"——"失乐园"——"复乐园"的叙事结构,基督教教义也使其小说蕴含着博爱与忏悔的内在精神。本文试从徐訏与基督教的渊源、《圣经》文本对徐訏小说的影响、基督教精神对徐訏小说内在精神的影响三个角度对徐訏小说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基督教进入中国,汉语作家在潜在或实在的层面上接触或接受这种宗教时,其汉语思维和基督教信仰相互纠结,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有基督教背景或信仰的汉语作家受基督教博爱思想和罪感忏悔思想影响,分别出现了以冰心、许地山为代表的温婉、质朴、清丽的语言风格和以庐隐、巴金为代表的凄婉、沉郁、感伤的语言风格.通过这些语言风格的解析,可以发现西方基督教思想在影响中国作家的同时,也丰富了汉语表达,这将极大地利于汉语主体性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
郁达夫是个带有忧郁气质的作家,无论是他的小说还是散文,到处充斥着这种令人窒息的忧郁情绪。本文重点探讨了郁达夫小说忧郁风格的成因,分别从他的出生、身体和经济三个方面论述的。  相似文献   

11.
<春风沉醉的晚上>是郁达夫小说中最优秀、最耐读的作品之一.小说文本体现了抒情小说的深沉内涵以及主客观表现的自由穿越.  相似文献   

12.
郁达夫的小说具有相当的现代性,但从最本质的意义上来说,其现代性的贯彻又很不彻底.本文侧重分析他作品中现代性的表现及何以又造成了现代性的失落.  相似文献   

13.
郁达夫小说在题材选择、抒情方式、结构形态和自然美、感伤美追求诸方面,呈现出带写实风的浪漫抒情特征。它是一道诗意盈盈,情意绵绵,风格独异的文学风景,提升了中国现代小说和抒情文学的艺术品位。郁达夫的风格奇特,但不是完美的,它给我们的审美阅读“朝着美的上升”提供了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4.
作为现代浪漫抒情作家的典型代表,郁达夫身上集聚了传统文化的大量因子,古典诗文尤其是晚唐诗词对他的影响尤为深刻,这一点在他的旧体诗中清晰可见。而郁达夫小说中那种感伤的情调、"近情"的心灵抒写以及用情绪感觉来结构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同样透露着晚唐诗风的余韵。  相似文献   

15.
本文解析了郁达夫小说作品中的颓废情调产生的时代背景,并分析了这种颓废情调与“五四”时期人的意识的觉醒的联系,这种觉醒不仅是人作为动物的本能的觉醒,同时还有人作为进化物的一种精神上的觉醒。郁达夫作品中的这股颓废情调还饱含着他本人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是一个对祖国满怀感情的人的强烈呐喊。  相似文献   

16.
该文通过对比鲁迅小说中的觉醒者与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人这两组人物形象,指出他们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包括作者创作的视角、个性、气质、思想、艺术才能和艺术修养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余德庄是新时期重庆小说创作的重要作家,他以《忧魂》、《海噬》、《太阳雨》等三部长篇小说,充分显示了自己的创作实力。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在三部作品中一以贯之,而作品的时空体形式却有了明显变化,表现出作者对文学传统的反思和审慎的间离,及不断超越自我的鲜明意识。将城市文化精神与地域文化特色作有机的统一和融通,是读者对余德庄新一轮创作的期待。  相似文献   

18.
郁达夫对抒情小说文体的开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郁达夫对抒情小说文体的开创 ,是特定社会客观环境和作家主动探索的产物。郁达夫等创造社作家留日时期 ,日本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中国旅日青年的生活处境以及他们对日本文学的态度 ,构成了他们致力于抒情小说的客观背景。对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和日本私小说的接受 ,作家自身创作旧体诗的深厚文学底蕴 ,渴望抒发苦闷情绪的思想动机 ,使郁达夫找到了抒情小说这一文体 ,并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9.
郁达夫以“自叙传”的形式塑造了二三十年代知识青年形象,透视作品主要公与女性交往的经历及心理活动,有助于我们对其创作更准确的理解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郁达夫早期小说中独特的自我形象、坦白和真率的心境写真、特殊的结构方式(情绪结构)和特殊的浪漫主义风格等,使郁达夫留学生小说中的众多人物形象形成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立体艺术形象,从中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现实本质,反映出郁达夫文学创作中的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