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光 《百科知识》2013,(5):23-24
有一种美食会给你意想不到的体验,比如:看上去是鱼子酱,触到舌尖口感也类似鱼卵,咬破薄膜后却是水蜜桃的味道;原本是固体的坚果,吃到嘴里却化成液汁;在燕窝中混合了用玫瑰露制作的粉红色胶囊,咬下之后,会有玫瑰的香味从胶囊中渗透出来……这些都是神奇的分子美食,它让你琢磨不透,却又难以忘怀。分子美食最早诞生于欧洲,它是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理解食材分子的物理或化学变  相似文献   

2.
《今日科苑》2014,(7):62-63
<正>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热播,"舌尖"上的美食让人欲罢不能,甚至有些电商网站已经开始了"舌尖"系列美食的邮购活动。其实,在这些美食的背后暗藏了不少健康陷阱,专家提醒,人们在享受美食同时,千万别享了口福,丢了健康。"陷阱"1:腌制食物代表美食:腌鱼、臭鳜鱼、辣白菜、腌笃鲜、泡酸缸豆、刀板香等点评:这些食物都采用高盐及长时间的腌制或泡制工艺。该类食物最大的优点是增添了食物的美味,延长了食物的保存期,食物中的蛋白质经过微  相似文献   

3.
刘云 《科学与文化》2011,(10):44-44
我国食物众多,做法更是多种多样,堪称世界上的美食大国。很多外国人对中国食物一向评价很高,但是却有这样一种我们看来很平常的食物,都被列入全球“最恶心的食物之最”的黑名单,你能猜出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知识窗》2013,(14):F0002-F0002
现年40岁的克里斯托弗·波佛理是美国西雅图的一名摄影家,下面这组名为“BigAppetites”的美食微世界摄影作品就是出自他之手。波佛理只利用最普通的食物和玩具小人模型,  相似文献   

5.
<正>如果你关注科技行业,会发现关于饮食业的科技创新最接地气。不论什么样的新技术,只要能方便人们吃、喝,都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以下这些有关美食的新设计,有没有让你心动?热不化的冰淇淋冰淇淋的风味千万种,但易快速融化却让它成为让人纠结的食物。要是冰淇淋不会融化该多好!依靠从草莓中提取的多酚化合物,这个美好的想法如今  相似文献   

6.
提到巴西的美食,人们第一个就会想到香喷喷的巴西烤肉,但是有着巴西“食谱之根,生命之根”美称的却不是巴西烤肉,而是由巴西印第安人发现的木薯。刚到巴西时。巴西朋友请我吃巴西烤肉。看到服务员端来小碟,里面放着粉状的东西,我心中生疑。朋友说:“这是法罗法,用木薯粉和鸡蛋做的。是最好的解油腻食品。”朋友告诉我,木薯是巴西人最普通、最典型的食物之一.巴西人吃什么都能和木薯搭配.吃什么都离不开木薯。  相似文献   

7.
过年的大鱼大肉,难免会让年后上班的人们感到不适,肠胃需要调整适应紧张的工作生活了,这时候要多吃点清淡的东西让肠胃慢慢恢复到正常状态,那么春节后的饮食该如何调整呢?多吃水果平衡消化节日吃的美食很多是煎炸或甜点,多吃自然苦了肠胃。煎炸食物容易引起脾  相似文献   

8.
《科学生活》2014,(4):93-93
春天万物欣荣,生机蓬勃,也是人体生理机能、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期。关于春天的饮食民间有很多说法,中医也有很多讲究,俗称“吃春”,下面就将“吃春”秘籍献给热爱美丽和美食的人们。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烹饪美食及中式料理中外闻名,以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造就了中式烹饪的优良传统并传承至今。人们通常在评判一道食物好吃与否的最基本标准便是香味与色泽,当前国内外针对食物香味的研究与探索,已成为广大学者共同关注的课题;而就食品香味本身的研究而言,目前仍处于较为浅显的程度,尚未形成专业性的理论成果。本文从烹饪技术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分析食物香味的原理,客观地阐述中式烹饪过程中烹饪香味的形成概念及烹饪香味所产生的化学机理。  相似文献   

10.
正有一天,我向别人展示碗里的食物,碗里的小鱼摆起了尾巴,美丽的花朵正在绽放,快乐的小龙虾悄悄地蜷起了身体。这些小东西并非活物,它们是即将进入我们肚子里的食物。这样的一碗食物看起来很梦幻,更像是人们幻想出现的或者出现在科幻片里的美食,但现在它已经被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带进了现实。这群高智商的人才打破了人们对食物的传统认知,让这些本该静止的东西动了起来。经过他们的手创造出来的食物遇到水后会在你的眼皮底下动起来,变成预先设定好的3D形状。这些科学家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抹茶,人们一定并不陌生:在饮品店里,香浓的抹茶咖啡、抹茶奶茶是年轻人的最爱;在甜品店里,香甜的抹茶蛋糕、抹茶冰淇淋令人回味无穷;在糕饼店里,香醇的抹茶月饼、抹茶饼干也广受欢迎……抹茶以其清新独特的口味,就像变戏法似地与各种食物联手,变幻出了无数令味蕾沉醉的“神组合”美食,将它那浓浓的茶香、淡淡的苦涩和  相似文献   

12.
正每一种香草香料都有它特定的、原始的生长环境,如今它们可以在世界各地被找到,但它们最初的传播是伴随着世界地理、经济、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而来的。提到美食,让人们印象深刻的总是那些新鲜的食材,可实际上真正刺激人们味蕾的可能只是那些配角——香草和香料。香草香料不但决定了食物的独特风味,还  相似文献   

13.
认识肠道及其菌群 《科学生活》:美食的诱惑让人无法抗拒,嘴巴是过足了瘾,胃肠却可能要受罪,人们常说“酒肉穿肠过”,请您先帮我们科普一下肠道的小知识。  相似文献   

14.
没有氧气人们不能生存,可是氧气又可能成为极端有毒的体内污染物。“民以食为天”,食物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支柱。人们正常的饮食,除了提供各种营养要素外,还必须供给我们所需要的能量。人们每时每刻从周围环境中摄取水、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这些物质经过一番加工后被细胞利用,才能满足人体生长的需要。人体从食物中得到淀粉、脂肪、蛋白质、水和氧气等,把这些食物分子分解成更小的碎片,为  相似文献   

15.
对石脑油组份芳构化反应中的正碳离子活化途径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计算了反应温度为530℃时,烃分子以不同方式活化的反应焓变和平衡常数。结果表明,链烷烃在固体酸催化剂上以裂解方式进行活化在热力学上最有利,其次是以氢转移方式进行活化。与链烷烃不同的是,环烷烃在固体酸催化剂上的裂解活化因涉及到开环反应,因而比较困难。相比之下,环烷烃的氢转移活化方式在热力学上最有利。不论链烷烃还是环烷烃,脱氢活化方式在热力学上都是不利的。石脑油组份在固体酸催化剂上的活化反应总体上是吸热反应,因此在反应器设计时需注意热平衡问题。另外,从热力学上看,石脑油组份在进行裂解和氢转移活化时将不可避免地生成大量干气(甲烷和乙烷)和丙烷,因此干气和丙烷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可能成为石脑油组份芳构化技术工业应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科学生活》2010,(11):68-71
分子美食?这是怎样的美食呢?让我们先看几样食品的照片,请你猜一猜,这是什么食材做的,又会有怎样的口感?  相似文献   

17.
晶体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有时遇到“晶体”这东西,究竟“晶体”是什么东西呢?现在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一)晶体是什么? 我们知道自然界里的物质都是由98种元素的原子所构成的,而以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种不同的形态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气体.液体和固体,这三种物态各有它的物理特性。像气体有大压缩性,液体的形状随容器而变,它们为什么有这些物理特性表现出来呢?这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分子或原子间的距离不一样的缘放。距离不同,分子或原子相互间的吸引力就不一样,距离愈大,吸引力反而愈小。气体分子相互远离,每一个分子均可自由行动,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影视剧的热播,今人对宋代市民生活充满着向往与好奇。我们就来看看,在宋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到底有哪些美食令人赞不绝口。什么是饮食果子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描绘了人们吃饮食果子的场景。不仅如此,在宋代的风俗笔记和诗词歌赋中,也时常出现“果子”或“饮食果子”,如“献果子香药”“托小盘卖干果子”等。饮食果子到底是什么食物呢?饮食果子既有“饮食”,又有“果子”。所谓“饮食”,是指人们所食用的“下酒菜”,如农家小炒、时令蔬菜、山珍海味以及佐餐的百味羹、血羹、银丝羹等。所谓“果子”,并不是我们现在所吃的水果,而是指糕点或点心,也包括果干(即今人熟知的蜜饯、果脯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现代化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长寿。为了满足人们的这一愿望,各种各样的保健品应运而生,许多人争相购买。然而那些价格昂贵的保健品未必是您的“健康之宝”。而黑色食物确是你名符其实的生命之侣。营养学家研究表明,自然界天然食物的营养价值与它们的颜色体戚相关,其营养价值最佳的是黑色食物。因而,国内外许多营养学家倡导“黑色食物”。所谓“黑色食物”主要是指黑米、黑玉米、黑芝麻、黑枣、黑豆、豆豉、黑木耳及香菇、乌骨鸡、海带、紫菜、发菜等食物。  相似文献   

20.
当被问及喜欢吃什么食物时,我们脑海中浮现的答案多半是高蛋白、高热量、高脂肪的三高食品,如冰激凌、蛋糕、曲奇等甜点;还有常见的洋快餐如汉堡、披萨、炸鸡翅、薯条以及散布学校四周的辣条……这些被冠以“垃圾食品”之名的美食,人们深知它们不如水果蔬菜粗粮来的健康,却总难敌诱惑,吃得停不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