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力资本与技术溢出:基于进口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以进口贸易为传导机制的国际技术溢出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进口贸易传导机制,国内研发、贸易伙伴国溢出的研发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着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国外研发溢出是与人力资本相结合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人力资本在技术溢出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国际技术溢出:基于进口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3,自引:3,他引:63  
本文研究以进口贸易为传导机制的国际技术溢出对我国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协整检验结果表明通过进口贸易传导机制,贸易伙伴国R&D投入、国内科技投入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进一步的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贸易伙伴国研发投入、财政科技投入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3.
国内R&D、对外开放技术外溢与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差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我国各个省市1993-2008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对外开放技术溢出指标、国内R&D的相应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国内研发支出和对外开放技术外溢对于技术进步均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国内研发支出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要远远高于后者,国内研发差距也是造成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主要原因,各省市的对外开放技术溢出差异,并不是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方程组以北京为例对高技术产业进行比较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强度对于行业技术进步有决定性作用,同时研发投入能够强化行业间产品创新的技术溢出;行业的人力资本的投入有利于提升对市场技术知识存量溢出的吸收能力;基于行业间的新产品模仿创新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于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有显著作用;从行业间关系看,偏基础性行业的技术溢出效应较大.  相似文献   

5.
蒋刘涛  李伟 《内江科技》2007,28(10):50-50,88
技术的国际间溢出主要包括进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FDI)这两条渠道,在对CH模型进行扩展的基础上,本文将我国在1988年-2004年通过进口贸易和FDI从美国获得的技术溢出纳入同一分析模型中,实证研究了它们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来自美国的进口贸易和FDI,在我国的技术溢出效应都较为显著,促进了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但FDI的溢出效应大于进口贸易.  相似文献   

6.
采用扩展的CH模型,将研发资本存量作为解释变量,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1993年至200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亚太发达经济通过进口贸易、FDI两个途径对中国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结论有三:一是FDI的技术溢出效用显著为正,二是进口贸易的溢出效应显著为负,三是我国自己的研发资本存量与全要素生产率荐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张世俊  邓峰 《科学学研究》2019,37(5):826-832
文章采用2004年-2015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西藏除外),结合空间计量的方法研究了国际R&D溢出对中国经济增长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从全国整体看,自主创新、对外投资以及出口贸易均能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但仅有进口贸易能显著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东部地区自主创新、对外投资、进出口贸易均能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而进出口贸易则对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积极影响;中部地区自主创新和对外投资会促进该地区经济增长,而外商投资、对外投资以及进口贸易则能提升中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对于西部地区,自主创新和进口贸易能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同时进口贸易还能显著提高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我国各区域应采取不同的对外经济策略。  相似文献   

8.
利用中国2003至2008年省级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无特定优势中国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是否产生逆向溢出效应.结果显示,以各省的对外投资额为基础构建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变量与对外投资企业所在省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密切相关,表明逆向溢出效应确实存在.然而,本文进一步发现,对外投资的逆向溢出效应并非是普遍和一致的,而是取决于跨国公司所在省市的吸收能力.通过发现逆向溢出证据,本文不仅在实证证据上提供了对于“资产寻求型”对外投资动机假说的支持,为中国企业通过跨国经营获取外生性创新驱动要素提供了一个全新角度的解释,同时为我国各省区提升逆向技术溢出吸收能力指明了战略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2000—2007年江苏省分行业面板数据,考察了FDI技术溢出对江苏民营制造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民营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年均增长率7.7%,技术变动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根本原因;行业内水平技术溢出、前向关联溢出和后向关联溢出通过促进技术变动,推动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技术效率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后向关联溢出能显著地提升纯技术效率,而水平技术溢出则有利于规模效率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绿色技术是突破经济增长中资源环境制约的关键要素。本文基于吸收能力视角对CH模型进行了修正,并以2000-2011年我国29个地区为对象,测度了国际贸易中G7国家的绿色技术溢出效应。从全国和地区两个维度对比了绿色技术自主创新、国际溢出与省域溢出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变动和效率变动的影响。经验研究表明,全国层面上,省域间绿色技术溢出的促进效应最为显著。地区层面上,东部以自主创新和接受国际溢出为主,中部地区跨区域溢出效应最显著,西部地区技术的提升主要依赖于区域间溢出。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对地区绿色技术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R&D、国际技术外溢及人力资本一个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明勇  袁媛 《科研管理》2005,26(4):62-67
本文在创新驱动型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人力资本变量,并将研究背景放到开放型经济系统中,考察R&D、国际技术外溢和人力资本对我国技术进步的作用。协整检验表明国内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国外研发则由于我国技术吸收能力的问题未能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良好的效果。进一步的误差修正模型表明人力资本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有一定的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2002-2012年中国分省面板数据,借助于随机前沿模型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对各省域研发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地理距离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研发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且溢出效应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加强,而随着地理阈值增加不断衰弱;东部地区研发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从全国范围来看,无论是智力资本投入还是物质资本投入均能显著提升研发全要素生产率;从分区域来看,物质资本对东部地区研发全要素生产率的驱动空间接近消失,而中、西部地区存在智力资本存量不足和层次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黄苹 《科学学研究》2010,28(10):1484-1489
区分物化溢出和纯知识溢出,首次就中国28个制造业行业间RD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物化还是纯知识我国制造业行业间RD溢出均显著促进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纯知识溢出大于物化溢出。进一步的分解中,我们发现促进作用主要来源行业间自筹RD的溢出,行业间获取的政府资助RD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溢出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能源产业技术溢出效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健  焦兵 《资源科学》2010,32(3):478-484
西部地区是我国的能源富集省份,也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本文选择我国西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产业为研究样本,对我国西部能源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且对其技术溢出效应是否提高制造业的生产率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西部石油天然气产业和煤炭产业虽然都对关联制造业产生了技术溢出效应,但是石油天然气产业对关联制造业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是煤炭产业的5倍;②我国西部石油天然气产业和煤炭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不同的,石油天然气产业的影响是正的,煤炭产业的影响是负的;③能源产业的繁荣不可避免的对制造业的资本、劳动以及科技的投入产生挤出效应,但是能源产业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也会带来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因此,只要能源产业对制造业正面的技术溢出效应超过负面的"挤出"效应,能源富集地区的"资源诅咒"陷阱还是可以规避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对外直接投资的活动中,这与传统的投资理论相违背,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对外直接投资这条国际技术溢出渠道。面对迅速增加的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现象,中国作为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中国家,有必要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进行深入研究。研究以2004—2013年我国行业面板数据作为样本数据,用DEA方法测算了9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来代表各行业的技术进步水平,运用Eviews面板回归模型对我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进行检验,结果发现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业差异明显,通过进一步分析造成该差异的原因,对提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我国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分析了研发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时序演进及地区差异的基本特征,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技术来源的四种渠道与研发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一定的增长,主要动力为技术进步;企业的自主研发活动、国外技术引进及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研发活动对研发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国内技术购买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相比较而言,国外技术引进对研发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7.
张建清  陈果  单航 《科学学研究》2020,38(10):1768-1781
鉴于近年来中国进口贸易的快速发展势头和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参与度的不断加深,重新审视进口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中国2000-2014年16个制造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进口贸易、价值链嵌入与制造业生产率进步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进口贸易研发溢出能够显著促进生产率进步,价值链嵌入与生产率之间则呈现“倒U型”关系,存在“低端锁定”效应;价值链嵌入的“低端锁定”效应集中体现在低技术行业,在中高技术行业并不明显,同时技术水平越高的行业进口贸易技术外溢效应也越大;价值链嵌入度是影响进口贸易研发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两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但呈现“正U型”,即随着价值链嵌入度的不断加深,国内制造业技术吸收能力得到提高,进口贸易研发溢出效应由负转正;相较于发展中国家,价值链嵌入对从发达国家进口所获得技术外溢效应影响更为显著,原因可能在于来自发达国家的进口产品通常包含更多技术含量,对技术吸收能力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18.
《软科学》2019,(4):40-43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了2007~2016年中国省域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并引入空间Durbin计量模型分析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技术效率的改善是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动因,而技术变化起着负面影响;省级区域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作用,并且这种空间溢出作用在逐渐加强。同时,各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本省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外商直接投资、污染治理力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本省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一个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除本省市外的其他省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对除本省市外的其他省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负面效果。  相似文献   

19.
进口贸易结构、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 /FONT /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根据新贸易理论,进口产品通过其内生的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而技术溢出的效果则与贸易结构相关,并且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本相结合。基于我国1980-2006年数据的经验研究发现:资本品、中间品进口均对技术进步有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证实我国进口存在技术溢出,而人力资本结构和人力资本水平则直接决定了进口贸易技术溢出的效果;比较而言,中间进口品的溢出作用大于资本进口品;进口贸易与技术进步之间不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贸易结构改善与技术进步之间的良性循环并未形成。根据以上结论,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进口贸易的国际技术外溢测度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仇怡  方齐云 《中国软科学》2005,(10):132-138
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国际贸易极大促进了贸易伙伴国之间的知识流动与技术传播,特别是发达国家R&D创造的技术与知识已通过贸易渠道扩散至他国。本文主要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在进口贸易的技术外溢测度模型中引入实际进口渗透率变量,并采用我国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基于进口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进行测度。实证分析表明,通过进口贸易传导机制,贸易伙伴国的先进技术、R&D成果对于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我国国内的研发投入比外国研发投入对TFP的影响要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