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5,(69):130-131
本文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对淮南市中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每周参与体育锻炼次数、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体育锻炼的动机及影响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等进行调查,通过研究得知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愿望比较强烈,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实际情况有一定偏差,学生体育锻炼的普及程度有待提高。中学生学习任务重、锻炼场所不足、缺乏科学锻炼方法等成为限制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提出合理建议和对策,从而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达到增强中学生体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对赣州市城市和农村各级中学课外体育锻炼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赣州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较差,其中高中阶段比初中阶段更差,农村中学又比城市中学更差,影响因素既有学校体育硬件设施的原因,也有学校管理以及学生学习压力过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鼎城区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学校、社区体育场馆器材不足;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兴趣较高,参与人数呈男生多于女生、年级越高人数越少的趋势;学业压力大、自主支配时间少、学校体育场馆器材不足和老师指导少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与加大中学体育经费投入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锦州市中学生参加业余体育锻炼的情况的调查与研究来更好地了解锦州市中学生的对业余体育锻炼的兴趣及爱好,找出对中学生业余体育锻炼中所造成的障碍和影响的因素及不足,并且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为贯彻国家提出的终身体育思想,为提高锦州市中学生业余体育运动的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5.
张新华 《甘肃教育》2008,(17):28-28
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它是学校体育教学形式的延伸,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少之又少,偶尔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占40.8%,很少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占28.6%,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占24.4%,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没有得到普及。那么,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与身心健康的关系,采用体育锻炼量表对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与学生身心健康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自身幸福感在各个方面存在着差异,如性别、家庭所在地和父母婚姻状况等方面。分析表示,体育锻炼对于不同等级的中学生来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体育锻炼对于身心健康的效果也不同。研究表示,体育锻炼与中学生身心健康有一定的联系,体育锻炼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中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内容、时间、地点及场所的选择、态度与动机、消费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锻炼的主要因素为课程压力大、学校体育设施较差、升学竞争激烈、无较好的体育锻炼条件、希望考上好的学校、升学考试压力大等.提出个性化指导、终身意识指导、社会化指导、消费倾向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8.
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才能保证离开学校时(周末和两个长假期)也能将这种习惯持续坚持下去,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主要从家庭、社会两个方面对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因素出发,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吴钢  沙叶 《中学教育》2011,(5):111-114
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对于自身体质的提高,意志品质的增强和健身习惯的养成均具有重要意义。但从问卷调查中发现,由于受到锻炼时间、运动场地和伙伴等因素的制约,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比例并不高。基于此,学校体育教学要着眼学生健身习惯的养成;建立学校、社区和家庭三维和谐联动机制;建立科学、可行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对陇东南地区高中学生的体育锻炼状况展开调查,发现多数学生有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行为.但受文化课学习任务重、时间少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体育锻炼大部分选择在以仅有的体育课时间为主,虽自觉积极但被动因素较大;高中期间,学校挤占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提供给学生选择的体育锻炼的内容欠丰富.调查表明:不少高中学校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表现出的问题,结合高中学生锻炼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河南省大学生体育课项目选择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 ,发现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和体育课项目选择有不同特点 .文章分析了形成目前状况的原因 ,这对我们安排教学内容 ,培养授课教师 ,提高大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形成他们良好的锻炼习惯 ,增强体质都有重要的作用 .  相似文献   

12.
试析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是大学体育的重要任务,文章论述了体育锻炼习惯的定义、锻炼习惯形成的心理学分析,探讨了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提出从培养学生的兴趣人手,同时,在学校管理制度方面,应加强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和管理,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供必要的制度保证;另外,还要增强必要的体育设施和场地器材,为学生体育锻炼提供适宜的环境,从多方面落实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3.
体育的突出特点就是要求亲身参加实践----体育锻炼,而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有诸多因素。本文以天津电大体育教学状况为例,研究了学生体育锻炼参与行为。通过调查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并根据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力求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提高体育教学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健美操作为大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其在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够为大学生进行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在对健美操的特点和其具有的体育优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提出通过在健美操教学中加强理论教育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观.  相似文献   

15.
A nation-wide measurement of competencies in teaching training programs was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find suggestions for optimizing university study programs for students on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s in the subject of physical sciences. 430 physical science teacher training students were surveyed using a standardized test, which covered knowledge of physical sciences, didactic knowledge for physics, general pedagogic knowledge, beliefs and motivations. This contribution, firstly, compares the competencies of students of teacher training colleges with the competencies of students of teacher training in universities. Parallel investigations have already found that the students of different training programs also differ in their performance. The resulting differences are then analyzed using regression models in an attempt to find the determinants of subject-related competencies in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s. The findings point to the significance of individual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mount of time spent on learning opportunities in the university. The article closes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implications for optimizing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s.  相似文献   

16.
笔者通过调查统计、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中小学体育现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中小学不重视课外体育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课外运动训练和课外运动竞赛,这不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更不利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中小学课外体育制度不完善是最重要的因素;对此,提出加强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制度的建设,并结合当前学校体育现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运用“阶段性行为改变模式”的理论 ,对郴州市四所大专学校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性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大学生完全不参加体育锻炼者占调查人数的 34 .2 0 % ;有体育锻炼习惯者仅占 2 0 .94% ;有时参加体育锻炼 ,但没有养成习惯者占 44 .84% .郴州市大专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具有阶段性动力特征 ,并且有随着年级的增长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8.
不同的训练方法对男大学生身体素质有一定的影响。以45名男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核心力量组和一般力量组进行训练,测量指标为50m跑、1000m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握力、引体向上,实验时间为10周。结果表明,核心力量训练可使50m跑、握力成绩显著改善(P<0.05),立定跳远、引体向上成绩极其显著提高(P<0.01)。一般力量训练可使立定跳远、握力、引体向上成绩显著提高(P<0.05)。两种训练方法对于1000m跑和坐位体前屈成绩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剖析舞蹈内涵,结合实践体会,重点探讨了舞蹈在模特形体和模特表演训练这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到舞蹈对模特形体训练,具有的积极作用及舞蹈情感美和风格美在模特袁演中的运用。在模特形体训练中有效地融入舞蹈的训练方法及训练手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反应能力和创造力以及美学修养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