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汉语中"PP 的 N V 得 RC"结构是一个多义的句法结构(其中"PP"代表人称代词,"N"代表名词,"V"代表动词,"RC"代表结果补语),本文通过变换分析和语义分析,指出其形成是组成此结构的各个部分相互整合的结果.其中结构助词"的"的不同功能是主要的原因。现代汉语的结构助词"的"有两种主要功能:领属性和区别性。  相似文献   

2.
网一 《成才之路》2011,(20):97-I0014
(1)意念。有时候很奇怪,人的成功竟来自于瞬间的某种想法或念头。这种想法与念头叫做意念。留心捕捉这种意念,并不断完善它与升华它,将有助于成功。(2)信念。意念是人瞬间产生的念头或想法,是一种灵感。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有了某种灵感还不够,还要确立目标,树立信心,鼓足勇气。也就是说,有了意念还不够,还要有信念,还要有过人的勇气与胆识,否则意念就不可能化为自觉追求的动力,当然也就谈不上成功。  相似文献   

3.
在我家所在的小区里,有一座儿童乐园,这里有“滑梯”“翘翘板”……还有供孩子玩沙的圆圆“沙坑”。这里是孩子们游戏快乐的天地,也是带领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谈论家常”的聚集地。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博览》2012,(21):38-38
历史告诉我们:热爱娱乐.懂得娱乐。才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才是一个幸福的人,才是一个高尚的人。为了快乐地生活,让我们一起来八八八卦……  相似文献   

5.
像芭比娃娃般造型的少女时代小分队TaeTiSeo,又引发全世界男粉的“超兴奋状态”。三位主唱的组合,让歌声保障满满。因为本来就是闪亮闪亮的少女时代成员,所以怎么组合都还是TwinkleTwinkleStar。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C 语言多态性的研究,把多态性定义为同一个消息被不同类型的对象或相同类型的对象接收后产生不同的行为。根据各种多态性的特征,多态性可分为参数多态性、包含多态性、重载多态性、强制多态性和宏多态;多态从实现的角度来讲可以划分为两类,即编译时的多态和运行时的多态。重点阐述了面向对象的早期联编和滞后联编及运行时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7.
“NP+VP+得+NP+VP”结构在汉语中有很多,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NP+VP+得+NP;+VP”,如“张三打得李四站不起来”、“他吓得小孩哭了”等,第二类为“NP;+VP+得+(NP.’s)NPi+VP”,如“他兴奋得脸红了”、“他走得脚疼了”。虽然两类就看上去相似,但实际上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下面我们就详细地讨论一下:  相似文献   

8.
平面解析几何课本第65页指出:(1)x和y的系数相同,不等于零(等价于A=C≠0);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根据标记理论,比较分析无标记句式“NP+V+了+NP”和两种有标记句式“NP+V+来/走+了+NP”在语义上的关联,并从语言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对不符合标记理论要求的关联进行一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聊天室一般是用C#或Java设计的,其技术是基于XML协议;给出了在Winsock的支持下用VisualC^ 制作聊天室的过程,不必关心系统内部复杂的机制,无需涉及抽象的源代码。  相似文献   

12.
本文较为深入地研究了C++的引用类型,并以具体例子说明了引用类型的实际应用,众所周知,类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的最基本,最关键的构件,在用C++来描述类时,随着问题的深入,引用类型几乎无处不在,因此,对引用类型的研究,无论是教学,还是具体应用,都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3.
“往”字短语在动词前、后分别构成A、B两种格式,两式在动词的类、“往”的宾语和“往”的标引功能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在位移事件的性质和表达方面,A、B两式也体现出某些差异或倾向:A式既可用于现实位移,也可用于虚拟位移,B式基本上用于现实位移;A式倾向于自主位移,B式倾向于非自主位移;A式凸显位移过程,B式凸显位移目标。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概念、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的特点,并特别讨论了封装性和继承性问题及C 对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C++中内存的分配方式及动态内存分配中常见的内存错误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朱昌海 《教师》2010,(34):90-92
可见用诱导法证明公式的重要性。这种方法证明不仅知道等式是否成立,还可以知道公式如何通过等量变换而来,对研究新的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学的角度,以《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为例,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传统C++程序设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我院教学对象,在深入研究C++程序设计教学基础上,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探索C++教学改革,并将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成功应用于我院C++程序设计教学实践中,实践表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了我院学生的C++程序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不为……”和“为……不”两种否定性“为”字句在构成、语义、功能层面都存在差别。构成层面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为”字宾语“O”和中心项“V/VP”充当的成分上;语义层面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句式义上;功能层面的差别表现在造句功能、预设、否定范围和否定焦点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被称为"数学王子"的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在10岁时,就非常迅速的算出了算式"1+2+3+4+…+100"的答案,现在我们10岁左右的学生也都学会了这个算式的计算方法.就算式本身的结果已经不是重要的了。重要的是这一算式让高斯这位数学"千里马"脱颖而出,更重要的是这一算式给我们留下的不尽的思考.一、方法思考小高斯的想法是:1+100=101,2+99=1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