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22年8月,哈佛燕京图书馆迎来第四任馆长杨继东先生,笔者在哈佛大学量化社会科学研究所(IQSS)做访问学者期间对他进行了访谈。首先,杨馆长回顾自己学科交融的研究经历,分享管理多所美国顶尖高校图书馆东亚分馆的经验,阐明接任哈佛燕京图书馆的3个机缘,揭示当前面临的空间与人手的挑战以及应对措施。其次,杨馆长介绍哈佛燕京图书馆珍善本等特藏资源的建设现状与数字化进程,阐明学科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展望后疫情时代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变化。最后,杨馆长提出元宇宙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的见解,指出现今图书馆业的两大热门趋势即特藏与数字人文,巡礼哈佛与斯坦福的数字人文项目,并给出针对国内数字人文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2009年1月7日,中文数字资源研讨会暨复旦大学李兆基图书馆开馆仪式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李兆基图书馆隆重举行。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馆长郑炯文,芝加哥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周原,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马泰来,香港大学图书馆馆长彭仁贤,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武汉大学图书馆馆长燕今伟,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陈进,  相似文献   

3.
2019年7月22日,南京大学谢欢博士对哈佛燕京图书馆馆长郑炯文先生就北美东亚图书馆发展相关问题进行访谈。东亚图书馆肇始于欧洲,起源于传教士对文史哲印刷文献的专题收集,与汉学发展紧密相关;美国东亚图书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如今美国已成为西方世界东亚研究的中心。华人图书馆员是北美东亚图书馆从业人员中非常重要的群体,三代华人图书馆员各具专长,为北美东亚图书馆发展做出了贡献。郑炯文先生自担任哈佛燕京图书馆馆长以来,主要致力于以下三方面工作:①整理裘开明、吴文津担任馆长期间收集的文献;②开放馆藏,将哈佛燕京图书馆的资源面向全世界学者开放;③推动中美图书馆员交流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4.
早在口述史访谈之前,我已对庄守经馆长在海内外高校图书馆界的声望有所认识,对他为北大图书馆作出的贡献有所体会.通过口述史访谈,又对庄馆长为高校图书馆事业作出的贡献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我到北大图书馆工作的时候,庄馆长已退休,所以并未在庄馆长手下工作过.2000年左右,哈佛燕京图书馆郑炯文馆长来访,其时我在图书馆办公室工作,受戴龙基馆长之命,陪同郑馆长去拜望庄馆长.记得郑馆长表达了对庄馆长的敬意,并转达了美国高校东亚图书馆同人的问候.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庄馆长,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后来我才知道,1995年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授予庄馆长"杰出服务奖",以表彰庄馆长对中国高校图书馆事业及对北大图书馆的贡献.这个奖体现了海外图书馆界对庄馆长的认可,也扩大了北大图书馆在世界图书情报事业中的影响.1983-1993年,在庄馆长的领导下,北大图书馆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发展理念,率先在高校图书馆中打开国际交流局面,全方位、多形式地开展工作,奠定了改革开放后北大图书馆国际合作和交流工作的良好基础.后来各位继任馆长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多方拓展国际合作和交流的途径和形式,仅以中美高校图书馆界的著名合作项目为例,中国高校图书馆与哈佛燕京图书馆馆员交流项目、中美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等,均是北大图书馆联合美国高校图书馆率先发起并开展的.  相似文献   

5.
著名图书馆学家裘开明博士先后担任厦门大学和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馆长,为中外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得了图书馆界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6.
在哈佛燕京图书馆郑炯文馆长荣休之际,哈佛燕京学社李若虹博士对他进行了访谈.郑炯文馆长回顾了自己管理美国顶尖大学东亚图书馆的历程,分享了自己从事图书馆事业数十载遵守的两条准则:保证藏书质量和全心全意为学者提供一流的服务,并介绍了燕京图书馆为了满足信息时代的需求,在过去的20多年所经历的变革和创新,以及最终如何发展成为一家能在21世纪为哈佛大学以及世界各地的师生、学者提供一流服务的研究型图书馆.除了改进馆藏结构,提高服务质量以外,郑馆长还在任期内着手启动了两个大的项目:访问图书馆员项目和善本书数字化项目,此举不仅推动了图书馆的国际合作进程,而且弥补了哈佛燕京图书馆业务上的不足,使得馆内珍藏本以电子版的形式能为世界各地学者所利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流传下来的典籍被誉为“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但近百年来,流落于海外者不知凡几。许多热心于中华典籍的志士仁人,如黎庶昌、罗振玉、傅增湘、王重民诸先贤,都曾为介绍、传播沦于异域的中华文献作出过自己的贡献。如今有幸拜读沈津先生的《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以下简称《书志》),不能不令人产生历史的感慨和现实的快慰。美国哈佛大学是一所创建于1636年的世界著名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自1928年始创哈佛燕京学社,正式有系统地收藏中文典籍,七十余年来经过数代华裔学者的努…  相似文献   

8.
采用史料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在对哈佛燕京图书馆馆藏档案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论述了燕京大学图书馆哈佛购书处的成立与发展历史,对燕京大学图书馆哈佛购书处的购书方针、购书经费、购书方式、历年购书概况,及其与哈佛燕京图书馆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统计、分析和总结,勾勒了燕京大学图书馆哈佛购书处的历史概貌,分析和评价了燕京大学图书馆哈佛购书处的历史作用,对探究东学西渐历史有重要的启示。表7。参考文献36。  相似文献   

9.
哈佛燕京图书馆成立于1928年,当时的馆长为裘开明博士。该馆是东亚诸国以外各大学图书馆中最大和最特别的东亚藏书馆。1979年该大学的第一位中国教授郭坤华赠送了一些书籍,成为该馆中文最原始藏书。1914年日本的羽取氏和女市崎氏教授赠送了少量书籍,成为该馆日文最原始藏书。1964年裘开明馆长退休时,该馆藏书已达40万册,其中包括传统文学、历史、宗教和东亚哲学。这些都是全美图书馆中首屈一指的。它藏有中国善本和手抄本约2500种,中国地方志的书籍约3525种,中国古典类书1300种,中国丛书1400部包括6万种。日文藏书特别以佛教见长。此外还有朝鲜的家谱523种。  相似文献   

10.
汤罡辉 《图书馆》2011,(6):44-47
通过对哈佛燕京图书馆发展中文馆藏的历程了解,我们可得到重要启示,如馆长职位要稳定且专业,要主动寻找发展特色馆藏的契机,小馆也有机会成名,要善于从书目中挖掘信息。此外,燕京馆对中文地方志的收藏政策,对我国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的收藏工作也有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哈佛燕京图书馆藏岭南大学档案缩微胶卷、广东省档案馆藏岭南大学档案等一手资料,对目前有关谭卓垣研究的资料加以辨析,考证其生卒年,在岭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求学的时间与经历,以及在岭南大学图书馆和夏威夷大学东方学院图书馆的从业经历,澄清现有研究成果中有误或含糊不清的观点与结论。谭卓垣是中国图书馆学史上第二位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是岭南大学图书馆历史上第一位华人馆长,也是任职最久的馆长。一生以馆长为业的谭卓垣,其图书馆学术思想和成就更多体现在对图书馆的实际管理方面。  相似文献   

12.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2):118-121
根据实地文献调查,参考相关资料,介绍了哈佛燕京图书馆为胡适学术研究所提供的文献支持,以及胡适对哈佛燕京图书馆的捐赠和贡献。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解海外明清档案存藏情况,开展明清档案征集工作,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李国荣等一行五人于2016年9月赴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实地考察。此次交流访问,深入了解了哈佛燕京图书馆的历史、馆藏及藏品价值,并征集到一定数量的明清档案。一哈佛燕京图书馆的基本馆藏汉学图书馆起源并不在美国,而在欧洲。早在16、17世纪的明代,从欧洲来到中国的传教士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各类记载及保存的哈佛燕京学社档案,对哈佛燕京学社北平办事处在中国购书情况进行了详细统计,首次揭示了哈佛燕京图书馆在中国的采购情况及民国时期古旧书业的一些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5.
哈佛燕京学社北平办事处作为哈佛燕京学社在中国的常驻机构,在民国时期为学社在中国开展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它为燕京大学国学领域的教育、研究等提供资助,在出版《燕京学报》和编纂引得丛刊、培养研究生等国学人才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论文从时间顺序、历任干事及开展活动等方面厘清办事处的发展脉络,完整呈现办事处的历史沿革.  相似文献   

16.
徐莉  李阳 《历史档案》2017,(2):136-141
为了解海外明清档案存藏情况,开展明清档案征集工作,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李国荣等一行五人于2016年9月赴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实地考察。此次交流访问,深入了解了哈佛燕京图书馆的历史、馆藏及藏品价值,并征集到一定数量的明清档案。  相似文献   

17.
北美东亚图书馆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文津博士,曾在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工作,后任该校东亚图书馆馆长。1966年接替裘开明先生担任哈佛燕京东亚图书馆馆长。韦棣华基金会董事。国际知名的图书馆学家、汉学家。成就卓著,曾获美国亚洲研究协会杰出贡献奖等奖项。应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陈传夫院长约请,吴先生特撰The Development of East Asian Libraries in North America(北美东亚图书馆的发展)专文。该文是目前国内最为系统研究北美东亚图书馆发展的文章,勾勒出了北美东亚图书馆60年发展的历程。让我们与他一起体会北美各界对东亚图书馆事业所做的恒久贡献,缅怀东亚图书馆先驱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共同展望未来。吴先生肯定:借助新技术的采用,东亚图书馆将会更好地为东亚研究而服务!感谢吴文津先生对本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哈佛燕京学社北平办事处作为哈佛燕京学社在中国唯一的计划制定、执行和监督机构,在其存在的23年间大力捐助燕京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对燕京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沈津 《图书馆杂志》1989,8(1):56-57
宋奉化王公祠堂刻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收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题“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明州奉化王公祠堂刻本。六行十七字。五册。存卷三百二十二、三百五十一、三百八十三、四百三十六、五百四十七。每册底页印有“明  相似文献   

20.
顾老走了,永远地走了。这是所有认识他和了解他的人十分遗憾的。顾老是1998年8月22日晚上9时6分病逝于北京人民医院的。24日晨9时(美国东部时间为23日晚9时)上海图书馆办公室即时将这个消息用电话通知了我,次日我即向哈佛燕京图书馆馆长请假,并向旅行社订购飞往北京的机票,赶在追悼仪式的前一天下午抵达北京。在顾老悼念仪式上,顾老身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慈祥地躺在鲜花、松柏丛中。悼念的人很多,约在400人左右。人们鱼贯而入,三个一排地依次向顾老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