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教材分析:《白鸽》这首歌曲是一首轮唱歌曲,共有三个乐句组成。歌曲采用音阶级进的方式,上升、下降,旋律清晰明了,但同音反复处等地方,音准还是有一定难度。学生分析:《白鸽》是一首二声部的轮唱歌曲,单声部旋律活泼、流畅、朗朗上口,但二声部轮唱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习起来会有点吃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演唱单声部歌曲《白鸽》;学会看"轮唱"的歌谱:初步掌握"轮唱"的演唱方法,做到层次清晰。2、能通过二声部的轮唱学习,主动和他人合作,具有良  相似文献   

2.
演唱歌曲必先理解作品的结构、和声语汇与伴奏等基本素材才能更好、更贴切地表现作品的内涵与主题思想。而要理解作品的结构、和声与伴奏等,都要求分析者(演唱者)必须具备较丰富的和声知识,也就是说和声知识的应用在歌曲演唱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贝多芬的艺术歌曲《我爱你》为例,对和声知识在歌曲演唱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3.
年级:小学二年级 活动课:“音的高低” 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鲜花爱雨露》 2、音乐活动“音的高低” 教学目的:1、进一步热唱歌曲旋律.感受歌曲情绪,能有表情地独立演唱。 2、能基本听辨日常生活及音乐中声音的高低和音色特点。  相似文献   

4.
设计意图 流行歌曲《老鼠爱大米》以其节奏明快、琅琅上口的特点,在街头巷尾广为传唱。尽管孩子们对歌词似懂非懂。依然乐此不疲地演唱。于是,我选择了歌曲中旋律简单、歌词风趣、深受幼儿喜爱的歌曲后半段供幼儿创编,既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创编乐趣,又能让幼儿学会关爱他人,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对亲人的爱,以促进幼儿快乐情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引言】江南民歌曲调婉转柔美,尤其是歌曲中大量一字多音的运用,唱起来韵味十足。对于小学生来说,歌曲旋律很难把握。我在《采菱》一课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音乐思维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帮助孩子们准确演唱一字多音,把握歌曲旋律,解决了江南民歌中的教学难点。【案例描述】片段一:……师:有一只小菱角将要来到我们的课堂上跟我们交朋友,看,它来了(课件展示小菱角飞入)  相似文献   

6.
设计意图 网络歌曲《两只蝴蝶》表现的是恋人之间的美好情感,其内容并不适合幼儿,可在幼儿园的每个角落都能听到孩子们在模仿演唱,能感受到孩子们对歌曲旋律的喜爱。因此,我以改版的《两只乌龟》为欣赏切入点,以亲情为主线,使其更适合幼儿的发展需求.从而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音乐基础知识部分明确规定:"学习和了解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常见结构、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学习演唱、演奏、创作的初步技能,能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和演奏课堂乐器,了解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乐谱。"这些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不少是要通过视唱练耳获得的。而目前,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湘艺版音乐教材三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愉快、活泼地演唱歌曲《剪羊毛》; 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附点节奏,感受歌曲快乐的旋律; 3、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并能自信、有表情地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用自然的声音愉快、活泼地演唱歌曲《剪羊毛》. 教学难点:附点八分音符的掌握. 教具准备:电子琴、课件等.  相似文献   

9.
朱娟芬 《儿童音乐》2012,(11):79-81
【教学内容】选自人音版第三册第五课《爱劳动》表演:《种玉米》【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用听唱法学唱《种玉米》,感受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2、认知目标:能够准确演唱歌曲中的附点音符。教学重难点:1、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2、附点音符特别是连续两个附点音符的准确演唱。【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印度尼西亚儿童歌曲。歌曲为2/4拍、G大调,是一首坚定有力、充满热情的劳动歌曲。歌曲一开始就用了八分休止符,产生了果断、带有号召性的旋律。旋律突出运用了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使得音调更为坚定有力,描绘了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教育学生将劳动作为人生的一大乐趣,用辛勤的劳动换取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李卉 《儿童音乐》2008,(8):74-75
一、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歌曲《祝福祖国》和交响诗《伏尔塔瓦河》,从旋律、节奏、音色、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角度去感知音乐形象,能自信地畅谈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2.能用轻柔的声音,有表情地随琴演唱《伏尔塔瓦河》主题旋律和歌曲《祝福祖国》的第一部分,从中得到美的感受。3.能积极参与小组竞赛活动,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相似文献   

11.
任娟 《山东教育》2011,(30):41-42
设计思路《捏面人》是一首说唱歌曲,含有京剧中的韵味,唱起来朗朗上口,很有特色,念白部分的内容也是孩子们很喜欢的《西游记》中的人物,非常适合大班幼儿演唱。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内容:1.聆听歌曲《男儿当自强》2.学唱、表演歌曲《中国功夫》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在感受、听辨、体验、对比的过程中,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能自编动作表现《中国功夫》。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演唱《中国功夫》,了解不同速度、力度、节奏在音乐中  相似文献   

13.
刘青  陈红燕 《儿童音乐》2011,(12):80-81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悄悄话《小伞花》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小伞花》,包括附点节奏和顿音的演唱。2、技能目标:学生通过听唱和对比的学习方法,能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培养把握和表现歌曲情绪的能力。在理解歌曲创作特点的前提下,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相似文献   

14.
音准问题是歌唱教学的核心,也是唱好歌曲的关键。教师可以运用图形谱教学法,在小学低段对学生进行音准教学的训练。实践中,教师要着重抓住音乐作品中的旋律、节奏与力度等要素,根据歌曲旋律起伏、节奏变化、力度张弛等音乐要素创编充满乐感的图形谱,使孩子们在直观、感性的图形谱中对歌曲的结构、情绪和旋律等特点获得比较清晰的认知,从而为他们提高音准,准确演唱和表现歌曲奠定基础。实践表明,图形谱能使学生在感性、直观的图形谱中对音乐作品的结构、情绪和旋律特点获得清晰的认知,从而为他们准确地演唱歌曲、表现歌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一、领悟教材把握重点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六年制第五册第七课。2 教材简析 :《拾豆豆》是一首由山西民歌改编的儿童歌曲 ,它具有浓厚的民歌风格。歌曲活泼而富有情趣 ,以诙谐的音乐语言及民谣式的歌词 ,描绘了农村的孩子们在田间拾豆豆时那顽皮、愉快而又朴实的形象。它的旋律和山西的方言紧密结合 ,出现了很有特色的音调 ,如 :“37”、“53·”、“3.576”。歌曲中除标有滑音记号“”外 ,歌曲还有其它地方也可运用滑音演唱。这首歌表现内容丰富、有韵味、有特色 ,能使学生受到浓烈的乡土气息感染和热爱劳动、勤俭朴…  相似文献   

16.
苏娟 《儿童音乐》2012,(9):80-81
【教学目标】1、能学会歌曲《静夜思》,体会歌曲的思乡情,并能有表情地演唱。2、能充分发挥想象力,积极参与创作活动,在活动中体会音乐的美。【教学重点】能学会演唱歌曲《静夜思》,体会歌曲的思乡情,并能有表情地演唱。【教学难点】休止符的表现和装饰音的音准。  相似文献   

17.
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用良好的方法、悦耳的声音唱歌的习惯。切实提高声部演唱水平;学习和运用常用力度记号,继续对学生轮唱训练;学会《鹰》曲谱,能运用力度记号演唱,并对学生进行理想和抱负教育。教材分析与课前设想本课教学目的是学生认识和运用常见的力度记号,结合综合训练和新歌加以巩固。本教时首先必须充分利用教材设计好的读谱知识,通过讲解,使学生全面深刻地了解各力度记号,在此基础上进行综训(一)和(二),巩固。《鹰》是一首日本很有名的儿童歌曲,歌曲是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完整。它尽情地讴歌了搏击长空的雄鹰,反映了孩子们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虽是首有声部的歌曲,但节奏简单,旋律琅琅上口,易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re mi fa sol 4个音符,并在歌曲中听辨和唱准它的音高。2、能力目标: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演唱歌曲《音乐小屋》,并能用身势动作表现歌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歌曲教学,能有表情地演唱《音乐小屋》,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体会唱歌的快乐。教学重点:1、识谱教学,听唱5 3 4 22、歌曲教学。教学难点:解决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和一字多音问题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音乐问好二、情景教学1、(师):欢迎同学们来到快乐的音乐课堂!今天,老师收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内容:湘版教材七年级《班级演唱组合》单元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演唱歌曲《青春舞曲》,了解维吾尔族音乐中常见的节奏特点。2.大胆地参与歌曲演唱,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并且能自信地边歌边舞。3.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与他人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歌曲《小小的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材分析:《小小的船》是一首根据我国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先生所作的童谣谱写的歌曲。歌词简单、浅显,语言平实,质朴,十分儿童化。歌曲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四三拍,旋律舒缓、平和、优美。这首富于幻想的童谣歌曲充分表达了孩子们探索神秘宇宙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