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在下面每个算式中等号两边的方框里填上相同的两位数,使算式两边相等。(P5) 3× =1 6× =2 答案是50和40。这道题是让学生熟悉乘法口诀表。但部分学生感到很难想,甚至认为题目无解,原因是只考虑填1--9九个数字,而没有考虑填0。 2,X拧 X誓 X誓 芦誓先笔算上面各题,然后想一想,怎样算比较简便。你能很快算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吗?13×11 24×11 38×11 49×11 (P10) 笔算竖式结果分别是132,253,396,495。分析被乘数与乘积的关系,可知乘积的百位和个位上和数字分别是被乘数卜位和个位上的数字,而乘积的十位上的数字是被乘数十位和个位数字之和(如果和大于9,则乘积的十位上的数字取和的个位数,而十位数则加到乘积的百位上的数字去)。这是两位数乘以11的速算方法。为此得出所求各式的答案分别是143,264,418。539。  相似文献   

2.
课堂上,一位教师在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他的教法是——教师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例1:“50比0多百分之几?”教师手指例题,直接告诉学生说:“要解答这种求一个数(50)比另一个数(40)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题目,方法十分简单。那就是:大数减小数,把所得的差除以‘比’字后面的数;然后把所得的商改写为百分数。”随即,教师按照这种方法,顺手在黑板上写出了这道题目的解法:“(50-40) 40=……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听课中发现 ,有的学生在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出现了两种错误 :其一 ,乘数12去乘被乘数23时 ,十位上1去乘被乘数个位上的3 ,所得的积“3” ,不是跟十位数对齐 ,而是与个位数对齐写在个位上 ,乘被乘数十位上的2 ,所得的积“2” ,也就写在了十位上。其计算结果是 :第一次部分积46加上第二次部分积23得69 ;其二 ,第一次部分积是先用乘数个位上的2乘被乘数个位上的3 ,得“6” ,写在个位上 ,再用乘数十位上的1去乘被乘数十位上的2 ,得“2” ,写在十位上 ,得部分积26。第二次部分积“23”对位正确 ,其计算结…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由于粗心大意会经常看错题目或算错结果,这样就有了一些关于计算出错的题目,那么我们用什么方法解这类题目呢?我们不妨把它分为几类:一、题目中出错误解这类题,要利用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顺着“错误条件”,认真分析隐含的数量关系进行解答。例1小亮做减法计算题时,把被减数个位上的3写成了8,把十位上的0写成6,这样计算的差是203,正确的差是多少?分析:被减数个位上的3写成8,被减数增加了:8-3=5,十位上的0写成6,被减数增加了60,这样错写的被减数比原来多:60+5=65,根据差的变…  相似文献   

5.
笔者曾见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出示2x16、1/6×16、3/5×16、16×1/2、16×4/5、16×3/4等题目后,向学生提问:“在这些题目中,哪几道题目的积大于被乘数,哪几道题的积小于被乘数?”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第五册《两位数乘多位数》第一教时的教学重点是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所得数的定位问题。为了使学生掌握用整十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教材安排了两道准备题。根据目前农村小学学生的知识底子与接受能力。只凭这两道准备题的学习是还不够的,可在学生自学这两道准备题的基础上,补充几道如15与2个“ ”相乘得30个“ ”即300的练习题,先用横式口算答数后,再用竖式表示书写位置,如;为解决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所得数的定位打下基础。(?)教学例1“12×34”时,不要急于出现坚式的计算方法,可启发和引导学生运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22页例11,“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六中的1—5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能正确、熟练地笔算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2、运用迁移规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口算卡片.教材简析:被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的计算方法和0与任何数相乘得0的规定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重点解决简便算法.同时口算乘法中的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一位数乘几百几十的简便算法:被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学生已经掌握,所以本节课又主要解决被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简便方法(即用笔算怎样算比较简便).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当乘数和被乘数第一次相乘,积的末尾是0,容易与原被乘数末尾的0混淆,因此教材在“做一做”和练习中,又安排了5道这种题目,以加强练习.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本节内容时,应从复习口算乘法引入.因为笔算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除简便算法的竖式写法外,其他知识学生已经掌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同化”知识.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相似文献   

8.
在教第五册笔算乘法中的一位数乘二位数时,教师复习了后,紧接着出示教材上的例1:,让学生尝试计算,并问学生乘的顺序是先用乘数去乘被乘数的个位还是十位。学生甲说:“先用乘数3去乘被乘数的个位2得6,再用乘数3去乘被乘数的十位1得3,积为36。”学生乙说:“也可以先用乘数3去乘被乘数十位上的1得3,再用乘数3去乘被乘数的个位2得6,积也是36。”学生丙说:“两种方法都要得。”教师表态说:“还是丙说得对,像这道题,甲和乙的方法都可以。”说完又出示一道题:,让学生探索后,再问学生乘的顺序怎样。这时,学生丁…  相似文献   

9.
在省编小学数学十一册课本29面的练习九.中,有一道解方程的趁目—一64十8x二2。学生练习时,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解答, 1.把sx看成一个数去解,得:sx二64,2,x=32 8,x=4, 2.把色x看成asxx"去解,得:64oax二=2,sx=2,二=0 .25‘ s。把sx看成as个x”,即把它看成ax义s,,去解,得:6吐 64洛x xs二2。一二一xs二2,盆二256. 一尸X一,-一。 这三种解法哪一种为正确?这类题目应怎祥解答分在教学中左如何向学生讲解,才符合四N,j运井的顺序t这道题目应怎样解答?@龙克元$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中心小学 ~~…  相似文献   

10.
本段教材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会用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它来解答应用题。教材开始是计算被乘数是一位小数,乘数是一位整数的问题,接着是计算被乘数是两位小数,乘数是一位整数的问题,再出现了用两位小数乘以两位整数的应用题,及带小数乘以三位整数的计算问题,逐步巩固、扩大已获得的知识,并使学生知道乘积小数末尾的零,根据小数聚法,要把它消去。计算这些题的原理是:把被乘数扩大10倍(或100倍),使它变成整数,依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乘积,再概据“因数的变化而引起积的变化”的关系将乘得的积,相应地缩小同样的倍数,即为原有的积。通过以上各题的计算,得出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先把被乘数当做整数来进行计算,然后把得出的积加上小数点,被乘数有几位小数,积也有几位小数。并运用“把小数改成分数,以分数乘以整数”的算法,来验证上述小数乘以整数的法则所得结果的正确性。本段教材可以分为两个课时进行。  相似文献   

11.
连续退位减法是万以内退位减法的重点。为了使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理解透彻,计算正确、迅速,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清楚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我在讲435—356这个例题时,先让学生口算几道20以内的减法题目。接着提问:几个1是十?几个十是一百?几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有几个百?一百里有几个十?十里有几个一?然后,请三个同学到黑板前分别做被减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个位上的同学拿5根筷子、十位上的同学拿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上,大象老师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除法算式,除数是6,小黄狗把被除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看颠倒了,结果所得的商是4。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几? 小山羊看了题目后,小声地说:“小黄狗把数字看颠  相似文献   

13.
三位数乘多位数是在学生学过两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数百位上的数与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所得的积的末位写在哪一个数位上的问题,是该内容的教学重点。我是从以下四个环节来突出这个重点的。一、复习、准鲁,迫近重点新课伊始,出示准备题:“一个县有52个养猪专业户,平均每个专业户养猪236头。这些专业户一共养猪多少头?”让学生复习计算,并指名板演。评点时有意识追问:乘数十位上的数“5”与被乘数“236”相乘,得数末位“0”为什么写在十位上?这样在新知赖以发展的知识点上追索算理,诱发思维,从而把学生认知引向了新知。  相似文献   

14.
智力乐园     
在乘法计算中,小马虎把其中的一个因数“40”看成了“4”,结果所得的积比原来少900。请同学们帮助小马虎算一算,正确的积是多少?  相似文献   

15.
最近组织了一次由全镇小学五年级学生参加的数学竞赛,其中有一道题是:“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结果比原来的数增加了221.76,求原来的数。”但很少有人解答出来。其实,解答这类题目并不难,它的理论基础是“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现将有关计算方法揭示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一年级数学期末检测中.有这样一组比较算式大小的题目: 30-7○30-9 9+8○19+6 62-8○59-8 我发现几乎所有学生的试卷上都是在每道算式下面用尺画上横线,写出得数,再比出大小。我不禁惊叹于这个班教师的“训练有素”.算出得数再比大小的确能够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7.
这里介绍几组速算法,可以使计算简便,并能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一、被乘数和乘数都是两位数,十位数字相同,个位数字相加等于10的。例:29×21=609,37×33=1221,91×99=9009。计算方法:在被乘数的十位数上加1,与乘数的十位数相乘,得乘积的百位(满10进作千位);再把被乘数和乘数的个位数相乘,得乘积的十位和个位(不满10只作个位,十位上写0)。二、被乘数和乘数都是两位数,十位数字都是1。个位数字是1~9的。例:13×15=195,19×18=342,19×11=209。  相似文献   

18.
1.教师在引导学生自学课本时,首先弄清:例3已知哪两个条件?要求什么?并能根据"41×5"说出其意义:"5个41是多少?"或"5个41连加,和是多少?".其次,把例3与例2作比较,使之找到相同点都是乘积要进位的乘法;不同点是例2中个位上的乘积满几十,要向十位进几,例3中十位上的乘积满几十,要向百位进几.2.要让学生讲明算理与算法:"5乘被乘数个位上的'1'得5,不满十,在积的个位上写5;5乘被乘数十位上的'4'得20个'十',积的十位上写0.向百位进2,即积的百位上写2.所以十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要向百位进几."之后,教师出示51×8让  相似文献   

19.
[题目]欢欢在计算“20 □×5”时,先算加法,后算乘法,得到的结果是500。你能帮她算出这道题的正确得数吗?[分析与解]题中既有加法又有乘法,根据运算顺序应先算乘法,后算加法,即应先求出□×5的积,然后再与20相加。但欢欢先算20 □的和,再与5相乘,得到的结果是500,这是错误的。要算出这道题的正确得数,必须知道“□”表示多少。我们按  相似文献   

20.
乘数是一位数的珠算乘法是多位數珠算乘法的基础虼?教好乘数是一位数的珠算乘法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乘数是一位数的珠算乘法,多觉得非抓住三个关鍵不可,这就是:①正确熟练的珠算加法;②被乘数与积的定位;③口訣的运用。下面就这三方面分別谈谈我的看法和做法。(一)加法是乘法的基础。譬如“78×7”这道題,如果学生对于加9和加1的知识和技能沒有掌握的话,那么在被乘数个位“8”与乘数“7”相乘得“56”后,第二步被乘数十位“7”与乘数相乘得“49”(490)时,其中“9”(90)的打法就一定成問題了;反之,如果学生熟练地掌握了加法的话,就能自如地运用“九上四去五进一”和“一下五去四”这两句口訣去处理这个“9”(90)了。基于上述原因,我在教乘法之前,十分重視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