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从二语习得过程的动态性和互动性出发,从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两个方面论述了语言层次互动和人际互动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以语言本体各层次之间的整合互动为铺垫,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注重人际互动的方法和形式可促进二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
徐爱华 《文教资料》2013,(27):161-162
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Krashen的输入假说片面强调输入,而Swain的输出假说过于强调输出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互动假说历经确立、完整提出和更新,又称为互动方法,互动主要体现在意义协商、形式协商、语言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和学习者的认知构架等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学习者的二语习得水平.  相似文献   

3.
师生课堂互动是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二语习得的大量研究表明,课堂互动对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该文试图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角度,从提问策略、应答策略、反馈策略等三个方面描述性的研究课堂互动策略,以期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根据二语习得理论,学习者的学习情感对其语言学习结果举足轻重.动机越强,自信越高,焦虑越低,学习效果越好;反之则差.而根据社会互动理论,教师是课堂学生学习与学习结果之间的中介者.教师课堂反馈形式又是教师提供中介帮助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以教师课堂反馈形式为自变量,学生学习焦虑为因变量,研究教师课堂反馈形式及其对降低学习焦虑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国外技能习得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技能习得的概念、发展阶段、现象及理论阐释、技能习得理论的应用研究和对技能习得理论的评价.技能习得理论的基本主张是:在学习各种技能时(包括学习二语),学习者的行为从最初的改变,不断发展到熟练、自动的行为.它的提出和发展为研究二语习得提出了新的视角,丰富了二语习得理论研究,有助于我们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全面理解.  相似文献   

6.
二语词汇学习的是否成功对学习者成功习得第二语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学习进程的展开,人们发现学习者即使大量的记忆单词却仍旧在使用词汇上与本族语者存有很大的差异,很难地道的使用英语单词或者经常用错单词.这次研究以worker为例,通过对语料库进行检索,从框架理论分析二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在词汇习得上所存在的差异,发现母语语义框架与二语语义框架的差异造成二语学习者在词汇习得上难以达到本族语者的水平,因此在二语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补充词汇所属的语义框架知识有利学习者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习及应用语言.  相似文献   

7.
第二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受诸多相关变量的影响,要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外语教师就得对二语习得过程进行深入研究.研究二语习得过程及变量之间的关系对搞好英语教学工作、加速二语习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70年代国外二语习得理论进入我国以来,研究者及外语教师们对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的研究从未间断,并不断深入.研究的重心有时在学习者自身上,有时在学习过程上,有时又在学习环境上.这些研究对我国的外语学习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本文主要讨论学习者个体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外语课章教学的研究中,师生课堂互动是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二语习得领域的大量研究表明,课堂互动对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有很大促进作用.文章介绍了零起点学生和中高级学生课堂互动策略,从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探讨了互动教学对外语教学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韩玲 《培训与研究》2008,25(3):23-25
过渡语是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使用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传统的二语学习理论过分强调其错误的负面作用。本文依据错误分析理论.重新探讨了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过渡语错误的性质极其重要意义,并分析了过渡语与语言错误之间的关系,指出它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由此给外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的关系问题逐渐成为认知心理学家们研究的焦点。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围绕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探讨外显和内隐学习的概念特征、区别和联系。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虽然有着本质的不同,但存在某种程度的共性,二者是一种动态权衡的关系,在二语习得中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第二语言习得的特性是指这种习得不同于该语言作为母语或第一语言习得,即儿童习得自己的母语时的特殊规律性。充分认识第二语言习得的特殊规律,对发挥和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优势,使他们收到理想的学习效果都有促进作用。本文在回顾第一语言(或母语)习得理论的基础上,对母语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在以下方面作了对比:(1)动机;(2)环境(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和方式;(3)过程(语音,词汇,句子);(4)年龄;从而得出两种习得之间的相同点及差异,相同点反映出语言习得的普遍规律,而两种习得之间的差异正是第二语言教学中应引起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13.
从我国新课程改革推行“小学开设英语”的举措人手,系统介绍了认知神经科学运用PET fMRI和ERP等技术研究获得的关于二语学习关键期及其效应的研究证据,立足二语习得年龄与最终成绩、年龄与二语习得和加工、二语习得的年龄效应特点诸方面展开探讨,对“何时开始学习二语效果最好”的问题有了深刻全面的理解。基本结论是:(1)二语习得存在关键期;(2)二语习得的效果受关键期效应影响;(3)6、7岁之前学习二语有望达到纯正语音效果;(4)12岁之前学习二语整体效果优于之后迟学的效果;(5)二语迟学者尽管失去二语学习“关键期”,足够的训练也能达到一定的熟练效果;(6)新课程改革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有条件的学校小学一年级开设英语,符合二语习得的认知神经科学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4.
从二语习得中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入手,重点分析了学习者个体差异中的认知风格、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观念等可控因素,通过对这些可控因素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外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It is an increasingly popular trend in the language field that people become bilingual or even multilingual,which exposes the fact that people are strongly motivated to learn another language in addition to their mother tongue.A large-scale of research has confirmed that motivation,serving as the internal impulse and initiative taste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is among on of the key factor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earning.The paper reviews the recent available literature on motivation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from bot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with the purpose of neatening the important theories and relevant empirical studies in the field of second language motivation.  相似文献   

16.
二语习得理论流派众多,观点各异,本文主要对几个有代表性的、影响较大的且与教学相关度较高的理论作一简要介绍,希望能为二语习得研究以及外语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虚拟团队具有跨时空、跨组织边界、数字化、基于共同目标、平等互动等特征。构建基于目标的网上英语学习虚拟网队,并通过虚拟团队开展基于网络通讯技术、多角色参与的英语交际活动.有利于营造动态交互的语言学习环境.有利于真实性语言输入和输出,将成为英语学习者二语习得的重要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8.
周家铭 《海外英语》2012,(6):268-269
People have controversial ideas about the influence of our native language during the proces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The popular belief is that native language(NL) interferes the second language(L2) learning,which is known as negative transfer,while positive transfer is seldom mentioned,or even is neglected in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We found that in teaching when the L2 learners experienced difficulties in understanding another language,they may resort to their NL to get help.So we can’t only think about its negative aspect.In fact that NL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SLA,so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common features to lead to the positive transfer,then to strengthen the confidence of the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相似文献   

19.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很多假说都围绕着理解和运用这两个主题。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理解策略和运用策略将学习者中介语的发展看作是意义处理的结果,基于理解或运用的教学活动也是强调意义或交际对中介语发展的促进作用。然而,过分强调意义或交际策略的结果则是学习者往往忽视了语言形式。在教学中,注重语言形式还是注重意义?探讨这个问题不仅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具有理论价值,也具有教育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二语习得有其自身的规律,它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内在机制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在回顾总结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定义、操作模式的基础上,从二语习得理论出发,从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语言环境、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及任务型教学法中的教师与学习同伴的作用等任务型教学法的组成要素出发,探讨了该教学法对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目标语言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