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发现法”亦称问题教学法。运用“发现法”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例如,我在讲“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就是运用“发现法”的精神进行教学的。因为“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以小数的计数单位和小数中相邻的两个数位间都是十进关系的知识为基础的,因此,我为了引导学生发  相似文献   

2.
高中地理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要更新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努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以适应教学改革方面的需要。高中地理教师运用发现法进行教学具有良好的效果。对此笔者从高中地理教师运用发现法进行教学的必要性、运用发现法进行地理教学的特点、发现法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三个方面做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发现法”教学刍议黄亚萍“发现法”是一种探索教学法。教学时,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索课文,使其掌握课文段落层次间的有机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摸索规律的能力。近几年来,我运用“发现法”进行教学,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课堂上引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通过相关调研,笔者发现将发现法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可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学术界对这方面的研究却较少,尤其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领域就更少。本文针对发现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论证运用发现法教学在提升学生体育兴趣方面的重要意义。实证研究是在以笔者所在地区中学的实际体育教学的基础上完成的,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了试验前后学生的体育兴趣情况。通过理论分析,笔者发现运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发现法进行体育教学,可使得教学活动转变为独立认识的过程,不仅能达到教育要求,也能锻炼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廖培 《湖南教育》2002,(13):27-27
1.发现法。发现法用于体育教学,其突出特点是:教师不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较快地掌握所学技术动作和有关知识、方法及原理。例如短跑教学中采用发现法教学步骤:1)设问:你在50m跑中,用多少步跑完?2)观察:让学生相互数出同伴50m跑的步数。3)启发学生思考:每人多少步数合理?4)讨论揭示:教师用挂图、录像进行讲解,提示步频、步幅与跑速关系,让学生以霍夫曼提出的步幅/身高=1.20、步频(s)×身高=8的指数法为依据来衡量步幅与…  相似文献   

6.
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要求学生具有的一种重要能力。探索、发现是人本身需要,运用探索发现法进行教学既可以满足学生本身的需要,也是可以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发现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用发现法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象科学家发现真理一样,通过自己探索、学习,发现事物的变化及内在联系,从中获得规律性的知识.这种方法强调学生是发现者,老师是指导者.我在运用发现法教学的过程中,深感到这种教学方法最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下面两个例子谈谈我是怎样运用发现法进行教学的.  相似文献   

8.
问题法的倡导布鲁纳认为:人们的发明创造是一种发现。主动地学习、探索和运用已有知识,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发现。问题法是一种十分适合于物理教学的方法,这是因为问题法本是物理科学研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如物理学中各种理论、假设的建立,各种物理现象分析及研究等都或多或少地使用问题法。物理教材为在教学中使用“问题教学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发现法。所谓“发现法”就是通过独立学习、思考,自行发现或捕捉知识,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等方面的作用是无庸置疑的。本文试图就发现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政治教学应紧紧围绕这个核心进行。本文阐述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发现教学法、求异发散法、理论联系实际等几种主要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中学物理教学内容的核心是由基本概念和规律所构成的物理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大都是从生活与生产实践、自然现象、物理实验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即所谓的本源性知识.这类知识的教学,运用发现法、启研法、学导法、实验探索法等较为适宜.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恰当选取运用这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进行教学.例如:第一册的“蒸发”.本节内容与生活联系很密切,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采用了举例学生总结、学生举例学生总结发现、学生探究实验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少教师要么采用注重语言形式的语法翻译法进行Grammar time板块教学,要么采用注重语言意义的直接法、听说法、交际法进行Grammar time板块教学,由此导致大部分学生不能理解相关语法项目的意义和用法,不能在语言运用中体会相关语法项目的表意功能,使学生陷入痛苦之中。如何帮助学  相似文献   

13.
抽象性、概括性是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因此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及概括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而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学中的“发现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发现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和求知欲望,引导他们独立发现问题、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实质就是“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证明”这么一个认识过程,它自然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下面结合幂函数图像教学,谈谈“发现法”的运用。从具体到抽象,熟悉图像的位置关系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在同一…  相似文献   

14.
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某重点中学分别采用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法进行外语学习和教学的60名高一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试图了解哪种教学方法更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结果发现,两种教学方法对目前考试背景下的学生学习成绩没有显的影响。相比较而言,学生更喜欢交际法的教学方式,且交际法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更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前沿学科。近年来,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尝试形成了“导、探、发、证、用”五步教学模式。 “导、探、发、证、用”五步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师引导下,采用多种教学媒体和手段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大胆猜想,发现规律,运用所学知识验证规律,最后进行创新应用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操作程序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采用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学习方式呢? 1.恰当运用讲授法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学的方法大体可以分为教授法和发现法。发现法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形成新层次的学习方式等方面往往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及其对当今素质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学说。其基本精神是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倡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获取知识,这是唯物辩证法在教学上的具体运用。它把教与学的过程解释为教师与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矛盾统一的运动过程.“启”与“发”的辩证关系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启”是“发”的前提和条件,“发”是“启”的发展和结果。要使学生启而即发,就要教师启而得法。研究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对我们当今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有着更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立富 《丽水学院学报》2004,26(2):93-95,118
发现法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介绍发现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本课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实验发现对数的运算性质,并引导学生利用对数的概念进行证明;(2)知道对数运算性质成立的条件,并能灵活地运用对数的运算性质进行化简求值;(3)让学生体会等价转化思想在解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是对数的运算性质,难点是对数运算性质的发现.本课主要采用发现法及探究法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20.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进入更高层次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化学教学中采用设疑一解疑一留疑法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研究规律、发现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学生学习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获得知识;第二个层次是巩固知识;第三个层次是运用和创造,设疑一解疑一留疑法就是根据这三个层次而设计的教学法,把教法与学法有机地统一起来,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过程:一、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设疑,就是提出疑难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善于学习,首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