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燧尧 《现代教学》2005,(11):49-50
1999年9月,我校成为闵行区首批“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我们抓住这一发展机会,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我们的研究从骨干教师开始,要求骨干教师深入学习“新基础教育”理论,研读两本相关专著,用“新基础教育”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骨干教师在研究中不断成长,逐步形成学校改革的中坚力量。2000年9月,从骨干教师进行的试点扩大到整个学科、整个年级。全体教师的培训问题就提到了议事日程上,而只有创建以学校为本位的教师培训体制,采用“研训一体化”的教师培训模式,才能促进教师成长。  相似文献   

2.
“新基础教育”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团队以创建现代新型学校为目的教育实验项目。桂林市七星区卓然小学(以下简称卓然小学)作为“新基础教育”改革项目的实验学校,通过反思该学校在改革试验前教师管理存在的问题,梳理了在“新基础教育”改革试验的过程中发展规划重心下移,培养教师的主人翁意识;组织架构重心下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师研究学习团队;领导管理重心下移,激发中层的自主发展活力;引领与激励机制重心下移,激励教师生命自觉成长等教师管理重心下移经验,总结出学校在教师管理重心下移后收获的教师成长变化。  相似文献   

3.
一、实施背景1999年起,在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巨大“引力”下,我校以追求生命发展为内在动力,深入开展教育改革,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班级还给学生,使学生充满生命成长的喜悦。然而,在教育反思和重建过程中,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学校的日常管理还存在着“校领导→教师→学生”层层控制、级级落实的“层级化管理”痕迹,学生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当前我省广大教育工作者正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在基础教育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中,众多卓有成效的课题研究对新一轮的教育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南安实验中学的“新基础教育”课题研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硕果累累。实验班的科研工作取得了可喜的突破,课堂教学改革和班级管理水平有了提高,教师的教育观念得以更新,师生的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它促进了师生共同完善发展。这里刊发他们就该课题研究撰写的一组文章,展示了他们的科研成果,值得一读。 (“新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简介:“新基础教育”是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叶澜教授主持的中国教育科学“十五”重点研究课题。新基础教育的“新”是相对现有的基础教育而言,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探新两方面。在理论上要对与基础教育相关的重要问题作重新探讨,形成新的理论体系;在实践上要构建体现时代发展要求、体现新基础教育理论、服务于21世纪的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校实践模式。具体表现在:基础教育观念系统的更新;学校教育日常活动方式的更新;师生学校生存方式观念的更新。它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师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5.
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华东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根据办学实际和需求,把新基础教育理论提炼为"四还",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成为了师生演绎生命的重要场所。一、新基础教育的三个要求我校创建于1984年,1997年金山撤县建区成为金山区重点高中,2007年学校成功创建上海市实  相似文献   

6.
屠琼 《现代教学》2005,(4):23-24
2001年,我校以“二期课改”精神为指导,“积极推进双语教学试验”,从学校的办学总目标出发,提出了“让我们的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成为外语优秀、个性丰满的学子!让我们的教师成为德艺双馨的双语教学专家!让我们的学校成为培养‘国际地球人’的摇篮”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7.
侯治富 《成才之路》2010,(11):13-13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提出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的“新基础教育”,我想是对高效课堂很精确的表述。课堂能否回归学生主体。应该成为评价教学成败的关键。笔者在政治课教学中进行了大胆探索,努力打造政治高效课堂。切实提高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新基础教育”与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8月,广州市先烈东小学非常幸运地成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十五”国家级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理论与推广性、发展性研究”的试验学校。“新基础教育”理论提出的“三观十性”,以及“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  相似文献   

9.
新基础教育“新”在哪里 ?中国教育学会、华东师范大学日前联合在上海市闵行区召开现场研讨会,专题探讨由华东师大教授叶澜主持的这一全国“九五”重点教育科研项目的实践研究。 据课题负责人叶澜介绍,“新基础教育”主要研究面向 21世纪中国实施基础教育的新型学校建设问题。它针对当前基础教育在学校实践中存在的忽视青少年多方面成长发展需要,忽视甚至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等弊端,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  相似文献   

10.
学校教育的使命是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健康成长,在幸福中和谐发展。在不断学习和贯彻《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的这几年时间里,我校教师深切地体会到,生命教育能承担学校教育这个神圣的使命。早在2004年6月,我校就将“以生命教育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列为学校的德育研究课题。2008年我校“有效推进生命教育的实践和研究”被列为嘉定区区级规划课题。在这个课题的行动研究中,我们以“促进学生快乐成长”作为我校生命教育的主线。  相似文献   

11.
教师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基础,与学校发展,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紧密相关的一种教师在职培训模式。“新基础教育”研究让教师在“讲教学设计”,“讲教学过程”和“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反思”中,不断感悟新的教育理念。“新基础教育”研究为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闵行区实验小学是一所创始于1905年的百年老校,作为区域内一所实验性示范性的学校,一直以来承担了各种实验与研究任务,但自1999年9月进入了“新基础教育”研究,对于我校带来的冲击与变化是最大的。伴随着至今9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我校的办学规模已由原来的一个校区拓展为两个校区,班级数从30个增加到了63个,教职工人数由原来的98人增加到现在的188人,其中9年来新进入的教师达到140人。在办学规模持续拓展的情况下,最值得欣慰的是,这9年来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也在全区乃至全市得到持续稳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的教育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致力于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充分发展;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发展。然而,我们看到了学生的生命意义,却似乎忽视了对教师生命意义的关注;走出了“学习即被塑造”的误区,却走不出“教书是一种职业”的思维约束;看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个体生命价值,却往往忽视了教师在学校教学中的生命体现;希望教师承担起完善学生生活的重任,可学校管理却没有给予教师一个展现完整生命的舞台。关注教师的生命与发展,是学校人本管理的核心和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14.
张燕 《中小学管理》2005,(11):12-15
2004年9月,我校成为“新基础教育”基地学校,学校发展面临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为了适应学校新的发展需求,我们语文教研组根据“新基础教育”基地学校发展的要求,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和教研组自身的特点,于2004年10月底开始制定语文教研组五年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5.
一、校本视导的由来及其功能 “校本视导”是我校在开展“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过程中,运用“新基础教育”核心理念,对学校管理进行的变革性实践的探索和创造,是为促进教师和学校主动发展而提供的一种机制保障。它是我校两个专业性的非行政性组织——“学科委员会”和“学生成长工作委员会”,共同对学校学科教研组和学校年级社区开展的立足校本的自主评价和自我指导。  相似文献   

16.
“新基础教育”的探索,是从两篇文章和一个人开始的。1994年4月,中国《教育参考》杂志发表了《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作者从对时代精神的分析入手,阐述了以“新人形象”为核心的新教育理想。10年之后再看这篇文章,我们发现,这是一篇“新基础教育”改革的宣言。1997年9月,中国的《教育研究》杂志又发表了同一作者的另一篇名为《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文章,这是第一篇从“生命”的视角来探讨教学活动的文章。许多学校将文章复印后分发给教师,自发组织学习和讨论。一些教师培训机构也将该文作为阅读教材。很快,该文的观点和内容不仅被…  相似文献   

17.
关注教师的生命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奎齐 《山东教育》2003,(32):15-17
一所好学校,要有一批好教师。好教师不是借来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校长“带”出来的。强将手下无弱兵。兵“弱”,只能说明将“熊”。所以,一个能够带出好教师的校长,才是一个好校长。要带出好教师,就要关注教师的生命发展。如何关注教师的生命发展呢?简单地说,就是努力让教师做到“四好”:身体好、心情好、生活好、工作好。关注教师的生命发展,就要让教师有个好身体和好心情校长为教师着想,不能停留在口号和表面上,而应付诸行动。现在我们经常听到,“要提高教师地位”,反过来想一想,说明什么?说明教师的地位低;年年讲,说明教师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王培颖 《中学教育》2009,(10):17-22
“新基础教育”赋予我们博大的胸怀和智慧,指引着我们学校走出一条富有学校特色的“共生融合”教育之路。在“新基础教育”各位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基于“共生融合”的理念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和班队建设,使得共生与融合成为我们学校的文化精神。在共生融合的教育之路探索中,不仅追求着学生的生命成长,也实现着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9.
2002年,当我第一次接触“跨越式”试验时,已是一位有着9年教龄的教师了。9年的执教生涯,让我有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我已经习惯了在三尺讲台上挥洒自如地侃侃而谈,习惯了我的学生们对我的喜爱,习惯了我恣意挥洒的创意……总之,我习惯了小学英语教师的“习惯”,不肯也不屑于去改变。就在此时,我被学校委以重任,承担我校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工作,并担任学校《网络环境下教师教学行为及学生学习行为变革研究》课题组组长。  相似文献   

20.
当人们在谈论着网络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是一个不安全的空间时,在网络博客这块较为洁净和绿色的空间里,我们和学生正在努力构建一片精神的家园。“小博客”活动让我们在博文中读懂了学生、教师、家长间开心交流的心情,让我们在博客中感受到他们收获的喜悦和幸福。“老师,昨天晚上我成功开通博客了”、“老师,您好久没来我的博客空间看看了”、“老师,我又发表新博文了,您记得来看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