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土地整治工程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需要。土地整治是指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产建设破坏、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动。那么土地整治最主要的就是现场管理。现场管理是对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和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各实施环节的有效结合,保障生产系统的高效工作状态。以下是本文针对土地整治的概念和类型进行分析,并阐述了现场管理的要点以及原则。  相似文献   

2.
黄土台塬区农用地整治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整治分区是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内容,可为确定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和土地整治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围绕土地整治分区的目的,系统探讨了黄土台塬土地整治分区的原则、标准和依据,结合"形态+物质+成因"的分类体系对黄土台塬进行空间信息提取,从自然资源、台塬特征、土地整治限制因素等3个层面,自上而下、逐级细化形成土地整治三级分区体系,将黄土台塬分为4个宏观地貌一级区、11个形态影响二级区和20个条件限制三级区,并就各三级分区的分布、特征及土地整治限制条件等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整治重点和土地整治模式。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2012年3月,《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发布,提出“十二五”期间建设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目标,土地整治科技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2012年5月上旬,“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土地整理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7个课题在北京全部通过验收,项目对解决土地整治从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转变过程中的瓶颈技术、实现土地整治从数量向质量和生态方向转变具有重大推动作用,为“十二五”土地整治科学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矿床学是地质学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在地球科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探索性,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矿床学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该文尝试从传统课堂、课后实验和野外实践三方面着手,建立“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提出在传统课堂讲授和课后实验训练中开展研究性教学,并拓展野外实践教学,初步培养本科生的矿床学综合研究思维。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矿床学、矿产勘查学理论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地质学专业本科生。  相似文献   

5.
地质野外教学实习是地质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本文作者通过数年的野外地质教学实践,就如何开展地质野外教学实习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从地质教学实习前的准备;注重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严格考核,认真执行实习要求等方面论述了地质野外教学实习,与同行进行探讨,旨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按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的要求,探索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与方法,让学生从实习中受益,让社会认可。  相似文献   

6.
汪洋  靳瑰丽 《科技风》2023,(8):104-106
“草地信息技术”是草学等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主要课程。由于课程涵盖的内容较广,知识点较多,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透彻,理论知识框架体系的构建不完善,整体学习积极性不高。我们对该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研究及实践。从课前到课后,提高学生参与程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草地信息技术”课程的参与式教学模式。通过学生教师资料共享、小组参与课程教授、与教师一同设计野外实践规划等方式达到启发式教学的目的,让学生真正地融入整个课程教学过程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结合野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综合素质,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理论知识理解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7.
贾凯  杨中敏  姜秀梅  高杰 《科技风》2023,(21):127-129
实物教学的方式直观性更强的特点,增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性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验证间接知识,形成明确概念,将“蔬菜栽培学”的理论知识与田间实践紧密结合,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蔬菜栽培学”是园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从开展实物教学的来源、课程导入、重难点讲解、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用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增强“蔬菜栽培学各论”课堂教学的协同育人效果,为相关专业课程实物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金凤 《科教文汇》2008,(34):124-124
现代课堂教学强调从教师为中心转向学生为中心,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山“教”到“不教”,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乐学”、“爱学”,这需教师从“学”的角度审视“教”的行为,而从“厌学”到“乐学”是教师在教学巾重要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9.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当前人们重点关注的内容。本文主要介绍了土地整治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并且针对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施工现场管理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施工现场各种生产要素的组织与优化,实现施工配置的整合,让施工中的各组成要素有机结合,并保持生产系统工作状态的高效。本文分析了土地整治的基本概念与类型,详细分析了现场施工管理的工作内容与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耕地后备资源现状是开展土地整治的基础,是切实保护耕地,实现四川省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保障。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的启用,对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潜力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会对土地整治科研、测绘、设计、施工以及验收等技术和管理工作带来较大变化。在"二调"数据的基础上,对四川省耕地后备资源进行调查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地探讨了高职高专生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标定位、内容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三个问题。高职高专生西方经济学教学目标必须定位于“职业素质培养”上,内容选择上强调“实用、实际、直观”,教学方法则要立足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上,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教学。  相似文献   

13.
由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牵头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盐碱地暗管改碱与生态修复技术开发与示范”项目,前不久顺利通过课题验收。该项目于2010年正式启动,依托土地整治项目在吉林、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五省(市)开展研究示范工作。项目以暗管改碱技术为核心,从研发成套机械装备、攻克关键技术、开展应用示范、建立规范标准四方面打造工程化改造盐碱地的装备与技术,实现了依靠技术手段深度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提高耕地资源区域保障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静脉输血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三基”内容之一,是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而溶血反应是最严重的输血反应[1],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在教学中,无法还原真实的溶血反应现场,学生在生活中也只是听说过溶血反应,且其发生机制抽象[2]。该文合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学会学习”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应努力探索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它们学有所专,学有所成,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王锡盘 《今日科苑》2006,(12):107-107
本文阐述的是一种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学导式教学法,说明了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耕耘事业上积极探索与实践对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性,也反映出作者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不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追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有的放矢,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重点从“教”变为“学”、从“深”变为“浅”、从“听”变为“悟”,让学生多领会精神,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培养学生系统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7.
规划调控下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亚锋  吕昌河  周玉  杨瑞 《资源科学》2016,38(7):1266-1274
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是土地整治的重要内容,也是土地整治规划的核心环节。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控下,将农村居民点划分为城镇化型及非城镇化型两大类;针对非城镇化型,构建农村居民点综合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其综合影响力,并结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关规定,将其划分为内部改造型、原地优化型及迁村并点型;根据不同整治类型,采用模式法构建相应的整治潜力测算模型。并以宜城市小河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预计到2020年小河镇通过整治可释放潜力117.83hm2。本研究将为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土地资源学是土地科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各分支学科的基础位置。本文根据多年土地资源学的教学经验提出需要注意的几个环节:在教学初,有必要对课程的核心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介绍;在教学中要注重实验环节,注意政策与数据的更新;在教学后,要注意跟相关课程的协调以及引导学生到相关单位进行实习。  相似文献   

19.
土地资源学是土地科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各分支学科的基础位置。本文根据多年土地资源学的教学经验提出需要注意的几个环节:在教学初,有必要对课程的核心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介绍;在教学中要注重实验环节,注意政策与数据的更新;在教学后,要注意跟相关课程的协调以及引导学生到相关单位进行实习。  相似文献   

20.
张凌凯  李莎 《科教文汇》2023,(8):98-101
研究生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使命。课程教学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高质量的课程教学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以研究生高等土力学课程为例,对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课程教学目标为导向,从融入课程思政、改革教学方法和结合工程实践几方面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索研究,构建“价值、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对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