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高等教育学40年学术论文的实际数据表明,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科近40年的知识生产过程中,潘懋元先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潘懋元先生培养、扶植了一批高等教育学学科人才,并以其在高等教育学知识生产中持续不断的"深耕"与"坚守"凝聚高等教育学研究力量;以潘懋元先生为"领头羊"的高等教育学高被引作者表征和引领高等教育学不同发展时期的知识生产方向;潘懋元先生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高等教育学》和《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撑起了国内高等教育理论的大旗,为中国高等教育学发展提供了知识论、方法论基础.高等教育学人需承前启后,不畏高等教育学研究人员成才的艰巨性,促进高等教育学前沿知识生产.  相似文献   

2.
黄巨臣 《江苏高教》2020,(12):26-29
自高等教育学学科建制在中国确立以来,高等教育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复杂而特殊的问题。在社会急剧转型和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推进的叠加背景下,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问题日益成为众多专家和学者关注的议题。而对中国高等教育学建设问题的认识和理解需要再次进行深刻反思,立足于对高等教育现象、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的研判,以历史经验和逻辑检视结合为基本进路,明晰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应用性本质、发展具有中国特征的本土化理论以及提升研究方法的科学化,以切实推进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谈了高等教育这门学科在建设中的若干基本问题,即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范围与重点问题;高等教育科学与高等教育学体系问题;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方法与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进展、问题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国内外高等教育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把高等教育研究队伍作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制分析的切入点,分析其构成状况对高等教育学发展的影响,并结合传统社会科学发展的过程和趋势对高等教育学的未来发展进行论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是个长期而又艰苦的过程,需要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加强研究对象、理论构建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开创者潘懋元教授十分关注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他辩证地看待学科和研究领域的关系,确立了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的地位;积极倡导多学科研究方法,推动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的发展;热情为分支学科的专著作序,鼓励学者进行分支学科理论研究;招收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生,培养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的骨干力量。分析潘懋元教授的相关论述,可以为中国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未来的发展提供以下启示:正确认识分支学科与主干学科的关系,走学科建设与问题研究并重的道路,在发展中既要重视知识增长也要注重组织发展。  相似文献   

6.
研究对象的界定和构建直接影响着整个学科的合法性基础和发展方向。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诸多理论界定具有共同指向、基本规定和学科关怀等共性特点;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内容构建主要表现为三种价值取向:理论研究取向、应用研究取向和理论应用研究兼顾取向。在高等教育学发展过程中,研究对象理论界定的依附性和内容构建的泛化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高等教育学的自主性追寻仍将是学科成熟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既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基石,又是高等教育实践发展的需求,还是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彰显。我们应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全面把握高等教育学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建设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即通过知识论的追问以理清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脉络、回归学科起点以推进高等教育学元研究的开展、立足系统整体以处理好高等教育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建设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即一方面要夯实基础,促进作为“学”的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要躬行实践,促进作为“术”的高等教育学学术体系建设;在合理表述与中国特色相结合的基础上建设高等教育学话语体系,即完善话语内涵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话语体系、扩充话语外延以建设具有共同关怀的高等教育学话语体系、立足时代主题以解决时代问题为主构建高等教育学话语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学常常遭受没有严谨的学科理论、难以很好指导实践的双重指责;面对庞大的高等教育研究队伍,高等教育学科的专门研究者也有身份认同的困惑。事实上,作为单数的高等教育学很难在建构理论和指导实践两方面都做到完美,高等教育研究的特殊性也需要多类研究。因而,单数的高等教育学需要走向复数,实行多元分工发展,既有研究基础理论的理论高等教育学,也有探讨应用理论的实践高等教育学,还有完全基于实践的经验反思,各类研究各得其所且相互促进,从而促进高等教育学的繁荣。  相似文献   

9.
现有高等教育学基本理论的逻辑起点普遍具有以偏概全之嫌,没有完整表现逻辑起点对高等教育领域基本矛盾的揭示。按照学科的历史发展和逻辑内涵,由于学科与高等教育历史发展的同步性以及对高等教育基本矛盾——自由与控制——的承载,学科理应成为高等教育学基本理论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0.
在高等教育研究实践中存在着以"热点趋向"为特征的问题偏向和以"坐而论道"为特征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因此,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健康发展,需要平衡高等教育研究中"问题"与"理论"的关系,以问题研究为基础,深化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推动高等教育研究向高等教育学研究转型.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本地区人力资源开发。而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则是推动西部地区社会发展的最佳途径。目前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合理、规模偏小;科研力量薄弱、传统学科偏重、应用学科不足;基础人才过剩、高精尖科技人才缺乏等问题,为了适应西部大开发的实际需要,应扩大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部分办学自主权,促进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学科建设诸方面的快速发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应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微观研究是较少受到高教界同行关注的领域。从研究内容及研究角度对1997年至2006年近十年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高等教育微观研究的论文进行简要地分析与评论,可以清晰地看出国内高教微观研究已呈现出以下几个较为明显的发展趋势:日益重视决策、政策与规划研究;关注在较高层次上和多层面上研究高等教育质量与效益问题;更加重视“高等教育学科”基本理论与体系建设工作;高教领域高科技建设与基础性研究工作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研究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职能也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对高等教育研究在推动学科发展、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于政府决策以及提高研究者自身专业发展水平,促成研究团队的形成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旨在凸显高等教育研究工作的社会职能。强调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职能,对于指导高等教育研究工作,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06,自引:3,他引:106  
吴岩 《职业技术教育》2004,25(19):13-15
在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作用、就业导向、人才培养目标、教育体系、学制、终身教育、合作教育以及全面小康社会与高职教育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高职教育的定位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然而此定位很大程度上是在特殊情境下生成的,具有一定的限制性.高职本科和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都是技术型本科人才,其人才培养的实质相同而称谓相异,这与我国教育发展背景有关.民办本科院校应明确定位于高职本科,以培养中高级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突出应用性和技术性“因子”建设,集中体现在学科、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师资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教育在概念上并不等同于高职高专教育,在类型与层次上还应包含应用本科教育以及专业硕士教育。在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一共同目标下,发展本科层次以及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构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实现高职高专层次向高位延伸,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既符合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也为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延伸创造了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7.
在不同视角下,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是不同的。高等教育学从学科分类视角看,是综合学科,而非单学科或者交叉学科;从学科群视角看,是基础理论学科,研究的是高等教育一般规律;从创建发展视角看,是应用学科,需要走应用性道路;从学科特点视角看,是开放性较强的现代学科,而非封闭的传统学科。高等教育研究者应用"复杂性认识论"来统合对该学科性质的多元认识。  相似文献   

18.
在1998-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变迁中,河南高等教育结构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层次结构呈重心偏低的金字塔型,形式结构中普通高校扩张而成人高校萎缩,科类结构中工学和文学比例较高,布局结构呈以郑州为中心的辐射状。依据外部适应与内部协调原则,河南高等教育结构现状存在不合理因素,要努力提升学位层次的重心,提高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继续保持普通高校的发展趋势,转变成人教育发展思路;依据经济发展需求调整科类结构,完善高校专业设置;建设中原高等教育城市群,推动省域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英国的高等教育越来越注重自身对当地区域发展的贡献。本文浅析了英格兰东部地区高等教育服务当地区域发展的内容和形式,主要从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区域文化建设和区域人才培养三方面论述本区高等教育对区域发展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使国际化人才成为热点,高职教育体系势将向国际化发展。高职教育国际化实现了高职教育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相互交流借鉴、相互提高,对促进我国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在研究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