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和英国浪漫主义诗歌都主张融于大自然、回归大自然、赞美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但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这一思想的文学展示又存在差异。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人主张“物我同一”,诗歌蕴含“古代朴素生态思想”,诗人把回归自然作为避祸或步入仕途的捷径。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主张“自然神论”,诗歌蕴含“近代浪漫主义生态意识”,诗人回归自然是为了寻找失落的人性人情。  相似文献   

2.
<正>世界是无穷尽的,生命是无穷尽的,艺术的境界也是无穷尽的。作为盛唐诗坛可以与李白相比肩的一派大师,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开拓和丰富了传统诗歌,同时给我们展现了一个魅力无穷的艺术境界。苏东坡评论王维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句话切中了王维诗歌的特点,正是其诗歌独特意境美之所在。奠定王维在唐诗史上大师地位是他的山水田园诗。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多种高水平的盛世文化艺术互相结合的结  相似文献   

3.
文艺复兴时期的田园诗歌耽于幻想,是"黄金时代"文人们孤高性情的体现。18世纪英国田园诗主要反映传统的农耕生活以及长期的"圈地运动"对英国乡村造成的严重后果。浪漫主义诗人的田园诗重在表现传统的乡村生活与城市文明之间的强烈碰撞及其对人的心理的影响。20世纪的田园诗歌有两个殊途同归的倾向:一是对传统的关注、守候和极力抢救,另一是对童年生活环境的强烈怀恋。  相似文献   

4.
陶渊明作为田园诗的开山之祖,不仅开拓了新题材、塑造了独特的田园诗风,而且在诗歌美感的创造方面也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其田园诗歌中意象的构造组合别具一格,在物我关联与静穆之境中有人生境界。陶渊明田园诗歌艺术构造独具匠心、思想内涵丰富,流露出的宁静、静穆之感给人带来了美的感受和心灵的涤荡,诗歌的审美意味也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及诗学评论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山水田园诗是传统诗歌中的重要诗类,在各个学段、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中多有涉及.对语文教学而言,教好、教懂山水田园诗,不仅有着应试选拔的眼前之需,更有籍此涵养性情、养成人格的文化之用.诗中对于"山水田园"的细致描绘是山水田园诗于名于实得以存身的根基所在.山水之形、田园之境,承担着描摹独特自然景象、反映别样生活情境的现实效用,同时又承载着涵咏诗人复杂情绪、寄托作者内心情志的写作目的.山水田园诗是复杂的,其复杂在于"山水田园"技术呈现的种种可能,以及此中深隐着的意义取向之差异.只有明确"山水田园"呈现可能,理清其中的写作意义取向,具体山水田园诗作的理解才有可能,由此生发的文化浸润、人的养成等教育诉求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6.
18世纪英国诗歌的乡村化倾向为田园诗的本土化提供了语境保证。这一时期的田园诗人普遍认识到模仿古典牧歌的局限性,开始寻求英国田园诗自身的发展道路。诗人们努力拓展田园诗的形式与题材,不但强化牧歌和农事诗的本土色彩,还创造了寓言式田园诗、贫民挽歌和反田园诗等多种新型田园诗形式。反田园诗的兴起标志着英国田园诗本土化进程的基本完成;而浪漫主义运动则将英国田园诗推进到一个全新的繁荣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7.
该文重点不在于探讨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其禅学思想,而是想结合他曲折的生活经历及其诗中所抒发的个人情怀,来阐析其内心深处所向往的生活模式,从而论证田园生活是其认知体系之"体",而山水诗则为其情绪世界之"用"。该文试图越过以山水田园诗艺术特色和禅学思想为主的思维定势,通过对王维山水田园诗与其他较为直白的"心录"式诗歌的比较论析,最终得出这两类诗歌都体现出作者在理想和现实背离下形成的自我分裂情结之结论。  相似文献   

8.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具有意境空灵明净、雄阔飘逸之美。这表现在他诗歌语言的朴实无华,意象的空灵剔透,色彩的虚实相间,音响的动静相映方面。  相似文献   

9.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崇尚美,追求美的生活是人们共同的心愿。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能充分体现诗歌的“和谐”之美。其和谐的审美特征具体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1)诗歌作品内容上体现的社会生活美,即人与自然的和谐。(2)诗歌艺术创作上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即情与景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薛自军 《语文天地》2009,(10):35-37
古人云:“庄老告退,山水方滋。”当古代诗人的兼济之志无法实现的时候.诗人们往往选择一条大同小异的道路——与自然为友.寄情山水。于是,大量的山水田园诗应运而生。说到山水田园诗,我们首先界定一下这个概念:所谓山水田园诗即以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为主要歌咏对象的诗歌。  相似文献   

11.
山水田园诗是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流派,谢灵运和陶渊明分别开创了山水诗和田园诗,到唐代,王维、孟浩然继承发展了陶谢诗歌的题材和创作风格,在描写田园风光的同时渗入山水景物的描绘,使山水诗与田园诗得以合流,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阮大铖的诗歌创作中 ,山水田园诗艺术成就最高。其山水诗超尘脱俗 ,达到了形释神愉之境 ;其田园诗画面清新 ,境界空灵 ,渗透着封建文人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3.
陶渊明的诗歌质而自然,充满着一种山水情怀,这与他"爱丘山"的本性相契合,与他渴望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襟怀和意趣相统一。他作诗喜用山水意象,例如山和泽,他常以清新之景、清新之物写清新之境,抒发其对山水的依恋和渴望与山水相融的情怀。同时,他的个性兼具厚重卓拔和圆融通脱的特点,故能恰到好处地把主观情感融入到客观物镜之中,达到无我之境,并向世人传达一种"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思想。山水情结、山水意象、山水性情一体浑融,体现了陶渊明诗歌中深藏的山水情怀。  相似文献   

14.
孟浩然是中国山水田园诗歌的代表诗人,在孟浩然笔下,可以领略到襄阳的自然山水之美、历史人文之美、人情之美与人性之美。  相似文献   

15.
刘俊 《课外阅读》2011,(8):248-248
王维的诗歌既继承了陶渊明田园诗的平淡自然,又有谢灵运等山水田园派诗人秀丽隽永的诗风。他以画八诗,使诗歌的意象更加具有形象性、色彩性和生动性,也因此使他的诗歌能够给读者更宽广的想象空间,更深刻的审美体验。本文将在其山水田园诗的基础之上,对其意’象美和意境美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通过加强教师对山水田园诗教学的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山水田园诗的兴趣,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在答题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厘清在山水田园诗答题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找到正确的答题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与答题技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山水诗歌的产生和发展与佛教哲理有着不解之缘.作为美学范畴的意境浸润着传统的民族意识、思维方式和精神追求.在意境说的形成过程中也受到佛教哲理的影响.印度大乘佛教在汉民族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僧肇"般若"学体系,其"假有性空"说对王维诗歌的构境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田园诗人陶渊明与英国湖畔诗人华兹华斯,生活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却都在各自的诗歌传统中,开创了山水田园诗主题,表达了在自然中获取自由的理想。本文以“飞鸟”意象为切入点,探讨由于中西自然观及思维方式不同,二位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由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田园诗主要是以陶渊明为代表,而英国的田园诗诗人主要是以蒲柏和罗杰斯为代表。中国的田园诗主要是通过描写中国古代农村原始、自然的农耕生活,表达了作者饱经坎坷、饱尝生活的酸甜苦辣后,向往田园生活;而西方的田园诗只是描写大自然的美妙和谐、秀丽的景色,讴歌大自然之美。  相似文献   

20.
王维是中国山水田园诗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他的作品禅趣丰赡。独具审美意味。禅宗美学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主要美学特征,传统认为,“空灵冲淡”是其主要审美风格。本文在承继“空灵”之说的同时.将审美风格直接通向禅宗本体的“静”。并在此基础上以“诗中有画”为切入点.经由绘画之“逸”而达于其诗歌之“逸”,从而建构起王维山水田园诗新的审美风格一空灵静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