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亚当·斯密从研究人性入手,认为人类本性之目标有六个:自保、种的繁衍、秩序、幸福、种的完善以及自由.以此为理论预设,斯密对未来理想商业社会进行了勾勒,借此批判他所处的西欧社会之弊端,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斯密理想商业社会旨在实现人的幸福和自由.在这里,幸福与自由被赋予特定的内涵,这一内涵标志着斯密摆脱了后人给他贴上的标签:追求一种简单的布尔乔亚式的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2.
上帝把一捧快乐的种子交给了幸福之神,让她到世间去撒播这些种子.上帝问:"你准备把这些快乐的种子放在什么地方呢?"幸福之神回答说:"我准备把它们藏在最深的海底."上帝听后摇了摇头.幸福之神思考了一会儿继续说:"那我就把它们藏在高山底下吧."可上帝听后仍是摇头.  相似文献   

3.
每—年,对于世界和国家来说,都是波澜壮阔的.可是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更多的是平淡.想起前不久央视记者的调查提问:你幸福吗?我的答案是:幸福!生活中有许多微小的幸福,串起平淡日子里的微幸福,生活就会像花开一样美好. 过去的一年,我们一家人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有一个温暖的家,才能够把工作学习做到最好.我在工作上一直很努力,暑假期间,领导派我去外地培训,感觉自己收获很大.这一年,我进步了,还被评为"骨干教师".丈夫亲自下厨,张罗了一桌好饭,算是为我庆贺.他今年通过自己的努力,调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岗位上,也非常满足.最值得庆贺的是女儿,每次考试都稳居班里的第一名.她挥着小胳膊说:"下次我要拿全校第一名,耶!"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学界的幸福学研究,总结了国内幸福城市的建设经验.在此基础上,对建设幸福城市进行了思考:幸福城市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提供了全新理念;幸福城市需要指数,但不能被异化;幸福城市的第一要义是科学发展;幸福城市的核心是提升市民能力;幸福城市的着力点是重视民生.  相似文献   

5.
幸福=?+?+?     
《科学生活》2010,(12):56-58
幸福是什么?虽然我们在报上常常看到"人民幸福"、"人生幸福"之类的说法,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生活,但它实在是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概念。《辞海》上解释说:幸福是"人们在为理想奋斗过程中以及实现了预定目标和理想时感到满足的状况和体验"。姑且不论这一解释能否得到普遍的认同,但不管怎么说,幸福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却毫无异议。所以,我们且来看看心理学家们的观点和为此进行的实践研究。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Martin E.P.Seligman)曾提出一个幸福的公式——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家们对“主观幸福”的研究提出了新发现:幸福不分性别,幸福不依赖于年龄,财富不能创造幸福。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哈利·克塞克的说法,幸福意味着生活在一种“沉醉”的状态中,他提出感受幸福的九个步骤: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职业幸福,有四方面的观点:第一,当教师成长为孩子们心中最亮丽的风景时,是一种幸福;当教师与学生彼此理解、彼此信任,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时,教育是一种幸福;当老师让每一个孩子成为学习生活中的风景时,是一种幸福;当教师有能力成为年轻人的背景时,是一种幸福,是传播者的幸福。  相似文献   

8.
幸福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在对幸福的追求中会产生各不相同的人生感悟.本文将幸福理解为一种对比体验,并在不断追求完满的过程中体验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一个以主观幸福或快乐为研究对象的新兴经济学--幸福经济学得到极大发展,这一理论研究目标"幸福",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以及公共财政建设的目标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本文在系统介绍幸福经济学理论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这一理论,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的财政建设进行了思考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养老院老年人幸福指数和自理能力现状,探讨养老院老年人自理能力与幸福指数的相关性,为提高养老院老年人幸福度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纽芬兰纪念大学老年幸福度量表对镇江地区养老院10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养老院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得分为29.77±10.17分,处于中等水平;日常生活能力得分为27.81±11.06分。养老院老年人幸福指数与自理能力得分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养老院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处于中等水平,老年人幸福指数与自理能力相关,要从老年人自身、养老院管理及护理人员入手,提高老年人自理能力以提升养老院老年人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1.
正人们对金钱能否买来快乐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金钱可以使人快乐,另一种观点则称金钱买不来快乐。那么金钱能否带来幸福呢?研究表明:钱在一定程度上能带来幸福。如果你穷得无法满足生活的需要时,金钱确实可以给你带来快乐,但是当你不差钱时,金钱给你带来的快乐就不那么明显了。钱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幸福经济学家对世界各地的经济数据和幸福调查数据进行了  相似文献   

12.
《科学生活》2008,(10):40-41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的确,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是每个人的愿望。家庭是爱情的港湾、幸福的据点和孩子的摇篮。所以,营造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就成为我们每个人一生中的重要任务和责任。美国一家调查中心,在全国25个州的48家杂志上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如果你生活在一  相似文献   

13.
英国小说家萨克雷有一句名言:"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品德教育是主宰、凝聚和支撑整个生命成长进而获得幸福人生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什么东西才能使人感到幸福快乐?   有许多人觉得:那些拥有很多的财富、很高的地位、事业成功顺利、家庭和谐稳定的人,他们一定是幸福快乐的.……  相似文献   

15.
关于提升国民幸福指数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国民幸福的内涵与理解“幸福”究竟是什么?幸福通俗地可解释为“使人心情舒畅的境况和生活”。与幸福相近的是“快乐”,相对稳定的、长时间的持续快乐亦可理解为幸福。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幸福来源于压抑的解除,行为认知学派认为幸福是对积极思维的现实奖励,人本主义则认为幸福是伴随自我实现而产生的一种满足的体验。总之,幸福是人的一种心里活动,是人对外部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感受和体验,是人对外界环境和个体生活质量满意程度的一种相对稳  相似文献   

16.
英幸福是什么?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幸福的标准因人而异,幸福的意义也因人而变.   有人说,幸福在于物质享受.世界烟草大王杜克的女儿朵丽丝12岁便继承了其父1亿美元的资产,但她却一生郁郁寡欢,经历了3次痛苦的婚姻,最后寂寞地死去.钱并没有让她拥有幸福.……  相似文献   

17.
付超  刘华景 《科教文汇》2011,(26):21-22,59
幸福是一种主观的体验,是人们获得最大心理满足和人生意义的一种状况。幸福不仅仅是一种主观体验,还是一种存在(或客观存在)。幸福的感受是对幸福的存在的感受。幸福悖论是一种人的主观和客观之间的一种自相矛盾,是义与利之间的一种失衡状态,是过程与结果的相异性。因此在我们的人生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要寻找幸福的社会和个人的守恒路径。  相似文献   

18.
王菊 《科教文汇》2010,(7):10-10,24
幸福是人的一种情感体验,并需要有物质财富作为保障。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因素,实现教师的幸福教育,使教师幸福地教,才能实现学生幸福地学。教师的幸福教育也是全面的物质幸福、社会幸福和精神幸福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9.
幸福是人的一种情感体验,并需要有物质财富作为保障。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因素,实现教师的幸福教育,使教师幸福地教,才能实现学生幸福地学。教师的幸福教育也是全面的物质幸福、社会幸福和精神幸福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0.
教育以人的幸福追求为追求,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老师和学生在教育中感受幸福,拥有更高的幸福力追求幸福更应是教育的题中之意。幸福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想,更是一种教育实践,在远方,更在脚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