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发展和深化技术教育是农村成人教育面向21...  相似文献   

2.
农职业学校要立足“农”字,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要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为己任。但是,作为农职业学校的学生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他们对农职业学校的发展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为了了解他们的想法,吉林省通榆县教师进修  相似文献   

3.
<正> 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发展科技和教育做为“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战略重点,是十分重要的。科技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都离不开教育,而成人高教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最直接的教育形式。因此改革和发展成人高教,对贯彻党中央关于“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的指示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为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要求,《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中曾明确指出,要把成人教育转到以岗位培训为重点的轨道上来。我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为了适应经济建设“转轨”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说:“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只有坚定地推动科技的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在党的十五大上又深刻指出,要“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保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这样,赋予了高等院校一个新的任务,那就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人才,建立适应社…  相似文献   

5.
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我国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促使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努力攀登科技高峰。(东来)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东来...  相似文献   

6.
推行岗位资格证书制度为职工培训注入持久的活力●舒元枝江泽民同志在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李鹏总理也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归根到底要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7.
发挥高等工程教育的科教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周广慧王玲在“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方针的指引下,为了实现使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战略目标,1992年从中央到地方相继作出了科教兴国、科教兴...  相似文献   

8.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强调“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并精辟地论证说:“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必须坚持把发展  相似文献   

9.
建“百年大计”工程促经济快速发展中共高安市委书记谢益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全党工作的中心,就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高,都离不开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10.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从而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服务。丽水地区经济较落后,要发展地区经济,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基础教育的好坏对劳动者素质提高有直接关系。为此,我们对丽水地区各县(市)的中学师资和生源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作的《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报告中指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为此,我们“必须下极大的力量,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和在职继续教育,努力建设起一支素质优良,纪律严明的劳动大军”。为了实现这一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培训教育管理人员、师资重要性的认识。因为,科技进步必须靠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又必须靠教师。没有稳定合格的教师  相似文献   

12.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通过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培养大量合格人才,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的基本职能是育人,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职能是通过实施德育、智  相似文献   

13.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谈到“关于经济发展战略”必须着重解决好三个重要问题时,第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他重申“必须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强智力开发”,同时指出社会主义建设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他对教育方面的论述言简意赅,为深化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从两方面提到劳动者的素质。一方面,他指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提高劳动者素质与科技进步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他指出教育对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经济建设要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邓小平同志也多次讲到“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可见,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合格人才的培养,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  相似文献   

16.
重视人力资源投资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张风云劳动力素质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关键问题。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只有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才能促进我们经济建设的步伐和实现社会主...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就在于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邓小平同志也曾经多次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的素质,对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8.
一、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真正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到突出的战略位置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要“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必须坚持  相似文献   

19.
师专“一专多能”人才的培养是目前高师专科改革的方向。其目标是:师专生经过在校二、三年的学习,不仅能够胜任本专业课的教学,而且能够掌握几项具有实践技能的知识,并将此运用到农村中学的教学中去,培养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21世纪,有社会主义觉悟,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服务的劳动者。这项工程,关系到社会主义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直接影响着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指出:“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江泽民同志最近也提出:“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因此,科学技术的竞争、经济的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