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4 毫秒
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越来越深入,广大读者对新闻照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报纸和读者都欢迎那些紧扣社会脉搏、寓意深刻、以情感人的图片新闻。那么,摄影记者如何才能更好地拍出有价值的新闻照片,在快门开启前如何通过构思来提高图片的表达力,这对提高新闻照片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全国地市级党报的现状看,各家报纸的新闻照片需求量越来越多,读者对新闻照片的认知度越来越高,不少地市党报的头条位置也常常刊登具有新闻内涵的照片。广大摄影记者明显地感到,新闻照片被重视了,摄影记者的地位提高了。这种变化对摄影记者的素质要求也提高了。摄影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们,目前提高地市党报摄影记者的素质,要努力抓好四个方面的强化与培养。 理论修养要提高 提高理论修养,首要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武装头脑,体现“政治家办报”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突发性新闻照片,是将出乎人的意料、突然间发生的新闻事实拍成照片。如《舍身忘死战井喷》、《洪水袭来之际》、《飞船在抵达终点时爆炸》、《美国总统里根遇刺》等。突发性新闻照片,抓住发展迅速的新闻事实,反映变动的世界,并以情节生动,现场感强吸引读者。我国报纸经常刊登突发性新闻照片,给图片报道带来了勃勃生机。本文试对突发性新闻照片作点探讨。一、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特点新闻价值大。突发性新闻照片,一般对社会影响较大,为大多数人所普遍关心。如《舍身忘死战井喷》、《“宜昌轮”失火》、《美国总统里根遇刺》。这些惊心动魄的照片,特别能引起读者关注,曾拨动了不少读者的心弦,成为当时重要的新闻。可见,突发性新闻照片的新闻价值大于一般新闻照片。  相似文献   

4.
文艺作品有情节大家都知晓,而新闻照片是否也应有“情节”呢?我认为是应该有的。新闻照片的情节应表现人物形象的典型瞬间,通过其神情、姿态、动作以及与其他人物的情感交流,引起读者的联想。这种画面上的情景、细节与读者的欣赏结合,就构成了新闻照片的情节。新闻照片表现情景和细节较容易,但表现情节有一定的难度。这是因为,新闻摄影受瞬间的制约,它不能象电影、电视那样连续展示“过程”(即使是连续摄影,也是跳跃式的)。因此,新闻照片的情节一定要由读者“触景生情”产生联想才能得到。新闻照片能否表现情节,相当程度取决于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标题是新闻稿件的“眼睛”,那么,新闻照片就是报纸版面的“眼睛”。 新闻照片,是新闻事实的真实记录,是稍纵即逝的历史瞬间,通过报纸版面的再现,具有能够直接把读者带入现场的功能,甚至能将读者带到具体的艺术境界之中,使读者产生美的享受。 说新闻照片是报纸版面的“眼睛”,是由其在版面中的地位、优势、作用和魅力所决定的。 首先,新闻照片是报纸版面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形象向读者传播新闻信息的一种表现形  相似文献   

6.
可读性,这个词已广为中国的文字新闻从业人员所接受,重视和研究了。对于新闻照片,它也同样存在、值得探讨与重视吗? 新闻照片发展到今天,无论报刊编辑还是读者,对它都有了远比过去更高的要求。版面编辑希望每天都能刊出几张“抢眼”照片,使本报比竞争对手在读者中更“抢手”,从而提高发行量,读者不仅希望从报上的照片中了解发生的事实,而且企望进一步弄清新闻事件的“真相”,与事件有关的人们的遭遇、命运,社会公众的反映等等。新闻照片只起被动记录、证实,只是无关紧要的插图的时代结束了。它已作为独立报道信息、揭示和解释新闻的传播形式而存在。重大新闻发生时,甚至出现了主要以大幅照片而不是  相似文献   

7.
编辑在编发新闻图片稿的过程中,往往对发“专题”还是发“独幅”难以与作者达成共识。就军报的情况来看,似乎要求发“专题”的越来越多了。针对这个问题,我想着重谈谈独幅照片的优势。一、从新闻照片的本质特征青,最能体现“一圄胜千言”优势的是精彩的独幅照片。我们常说新闻照片“一图胜千言”,是指新闻照片以其最能体现新闻事件本质特征的最佳瞬间,向读者展示了该事件最精彩、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情节和细节,使读者能从照片画面提供的有限信息中能联想起事件的前因后果和预期的发展趋势,而且能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  相似文献   

8.
拍摄、制作出一幅真实感人的新闻照片,只是完成了工作的一部分。要使它变成一幅完美无缺,富有魅力的新闻照片,还要有能够揭示新闻照片主题的文字说明。本文就新闻照片说明的种类与写作要求,作一点探讨。一、从说明的内容上分,有: 揭示型:直接揭示新闻照片的主题.如:××单位×××同志,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如何如何等,新闻的五要素俱全。此种说明是最常用的一种。其特点是说明的内容通俗易懂,一目了然。不足之处是容易写得单调呆板,可读性差。提问型:提出问题,不作回答,让读者自己思考。如人民日报以前的“立此存照”专栏的新闻照片的说明多属此种。它的特点是所提的问题发人深思,给该者留下的回味余地大。写这种说明时,要特别注意把新闻的主要要素写清楚,否则,读者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相似文献   

9.
新闻照片的形象表现力,是新闻照片的一大特征,要求新闻照片要吸引读者、打动读者心灵、对读者有着强烈感染力的画面形象。如果新闻照片缺乏形象表现力,仅靠文字说明来传达新闻内容,那就失败了。形象表现力好的照片,会使读者一目了然,看到照片如见其人其事,如身临其境,照片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情、意、神,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新闻照片主要由主体形象和背景形象构成。下面,我就新闻照片的背景形式,谈谈自己粗  相似文献   

10.
随着媒体竞争的不断加剧和读者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我国报纸由传统的“读文时代”进入“读图时代”,这既是对读者已经变化了的阅读习惯的主动适应,同时也是发挥新闻照片的优势,更好地实现视觉传播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一)新闻摄影的现状如何? 社会主义中国的新闻摄影是有很大发展的。由于摄影器材的更新、摄影技术的提高,新闻照片的摄印质量也进一步提高,新的拍摄方法在不断探索;制版新技术和胶印设备在省市级以上的大报普遍采用,新闻照片印得清晰多了,得到了读者的赞扬。我们应当充分看到这些成绩和变化。但为了中国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我以为更应当注意存在的问题: 出现在报上的,仍然有大量非新闻的“新闻照片”,谈不上时间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新闻照片有哪些基本要求,怎佯为报纸提供新闻照片? 陕西南郑县 陈宗强 陈宗强同志: 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现在有不少家庭有了照相机,许多通讯员也成为多面手,既写文字稿,又拍摄新闻照片和艺术照片,大大丰富了报纸的内容。 新闻摄影是摄影艺术中的一个品种,同时又是新闻战线上一支独具特色的轻骑兵。近些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闻宣传十分重视“图文并茂”,报纸一改过去“重文轻图”的倾向,呈现出多彩多姿的景象,这就为新闻照片提供了用武之地。 新闻摄影的基本要求主要有这几点:一是要有新闻性,要有新闻价值,这和文字新闻的要求是一致的。因此,应当按新闻价值去衡  相似文献   

13.
“美是到处都有的”(罗丹)。而新闻照片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向世人展示社会上发生的新人、新事以及新的动态,并以自身的形象性来揭示其间的美——以“至美瞬间”展示最有代表性的瞬间。读者正是通过这个审美瞬间来体会新闻照片给予的美感。 新闻照片的真实性是纪实之美的基石。新闻照片以真实的现场、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时间和真实的结果等,把新闻事件展示在读者的面前。没有真实性,就不成为其新闻照片。读者去体会新闻照片美的时候,总是从这个真实的基础出发的,真实的新闻照片让人激昂、激励人们去奋斗,去战胜困难。如大家熟知的获1975年荷赛最佳新闻照片的《波士顿太平梯事故》,照片反映的是美国波士顿一座公寓起火,消防队员在太平梯上营救两个被困的女孩子,突然太平梯塌了下来,救火队员两手扒住了救火梯,免遭坠地,可是19岁的姑娘布朗恩特和3岁的妹妹一齐跌落下来,姐姐当即摔死,妹妹因掉在姐姐的身上而幸免于难。照片四幅,从救人之初到被困者坠落的连续抓拍,很成功地记录了最有说服力的全过程,读者看完照片无不同情受害者。它是现实生活中的活悲剧,震撼和惊醒人们,去指责“太平梯”,波士顿当局在群众的强烈要求下,于  相似文献   

14.
西方新闻摄影界在论述新闻照片的特性时,特别强调“新闻照片必须表现真正在发生着的新闻事件”,它应该是“完全真实的”。因为“新闻照片不容许作假,每个读者都是极好的裁判员,他们会一眼辨出真伪……”,所以“真实是新闻照片的生命”等等。但是,近几年来,在西方,对于新闻照片真实性方面的责难日益增多了。人们列举了新闻照片多方面失实的情况。有人谴责“新闻摄影在走向堕落”,“这一传播工具面临毁灭”。哈罗德·伊文思在他的《报纸上的照片》一书中,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并且宣布他写这本书的部分目的就在于正视它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15.
朱公福 《记者摇篮》2005,(10):61-62
“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现代办报思想推动了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报纸上的新闻照片比以前明显增多了。人们在经济社会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的情况下,希望通过新闻照片在短时间里获得更多新闻信息,从而使新闻摄影成为报纸重要的组成部分。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现在报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要使新闻摄影这一翼真正强起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新闻照片的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新闻照片档案作为档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受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界普遍接受和实践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新闻报道思想,特别是21世纪“读图时代”的到来,我国新闻照片的应用突飞猛进,尽管新闻照片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但实际上并非张张精彩,张张精品。有的新闻图片非常一般,新闻信息量不丰富,新闻人物形象不突出,感染力、震撼力不强,甚至有些新闻照片根本就算不上是新闻图片。因此,与时俱进,尽快提高新闻照片的鉴赏能力和水平,做好新闻照片档案选取和保存工作就成为档案工作者一个不容忽视的新课题。本文要说明的观点是:人物形象是选择新闻照片档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新闻照片是通过真实、直观的有价值的事实形象来传播新闻信息,具有“一图抵万言”的传播功效。所以,新闻照片这种传播信息的“形象”,除应具备其新闻性外还应该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才能够一下子抓住读者的视线,冲击读者的心灵,引起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18.
瞿薇 《新闻实践》2010,(6):58-58
随着“图文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新闻照片的关注度也在提高。新闻照片在拍摄的时候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可能达到尽善尽美的效果。所以,新闻图片制作就是如何让新闻照片色彩还原,层次丰富,以达到一个理想的印刷效果。  相似文献   

19.
戴天财 《新闻世界》2013,(9):271-272
《今日浙江》杂志图片专栏《长镜头》推出的图片专题报道有效地赢得读者,获得好评。实践证明,图片立新闻要做到“三优先”,新闻照片的思想深度优先、新闻照片的形象价值优先和新闻照片的视觉趣味优先。  相似文献   

20.
新闻照片在报刊上占什么地位? 当今读者是如何看待新闻照片的? 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报刊在激烈竞争的局面中该如何利用新闻照片的优势,充分发挥它的功能? 谈及新闻照片的地位和运用,1979年就有一位美国记者说过一句颇为流行的话:“全世界的总编辑都是重文字,轻摄影。” 现在看来,这种状况在世界上已经发生了改变。报纸,作为传播信息的载体之一,已经变得越来越形象化。新闻要形象化,是社会发展的反映,是读者心态的反映。外国报纸的编辑先生迎接了这个挑战:加大新闻照片的刊载量! 据有关资料表明,一些外国报纸文字和照片所占版面的比例已达到2:1,有时照片的篇幅大大超过相同内容的文字新闻。 现在,国际上不接受世界大通讯社播发照片的报纸以及自己没有强大摄影记者队伍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