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合作学习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就合作学习教学策略提出的背景,合作学习的概念、理论基础,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基本理念,以及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的研究作了回顾及阐述;并对合作学习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相似文献   

2.
合作学习简论   总被引:144,自引:1,他引:144  
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合作学习包含积极互赖、面对面促进性相互作用、个人责任、社交技能和小组自评5个基本要素。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互赖理论、选择理论、发展理论、精制理论和接触理论;其基本方法是: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小组游戏竞赛法、切块拼接法、共学式和小组调查法。合作学习开辟了现代教学研究的新领域,发展了课堂教学互动理论,创新了小组教学形式,凸现了课堂教学的情意功能。  相似文献   

3.
论合作学习的局限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作学习与许多教学理论和策略一样有着自身的局限 ,从历史的角度看它是缓和种族矛盾的工具。在研究方法上 ,合作学习研究者只重实验法 ,而忽视完整的研究方法体系 ,造成了合作学习理论的不成熟。在实践中 ,合作学习策略存在诸多问题 ,其适用范围也不甚明确。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合作学习的潜力与作用,国外合作学习研究在方法上强调从实验室走向日常课堂教学;在教育理念上强调从经验到理论岛统一并将合作的方式从课堂拓展到整个学校。由此带给我们的启发是:有必要在我国的伦理文化背景中动态、多维的理解合作学习,增强教师的有效培训并寻求一种整体发展的合作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5.
初中(历史与社会)“问题导引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浙江省教研室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总课题的一个子课题,本课题的研究工作秉承“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原则,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自主学习理论及“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问题导引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恰当运用各种教学媒介与手段,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以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为核心,精心指导学生经过“定向导趣,自学生疑;设问导疑,探究质疑;点拨导思,合作释疑;拓展导创,实践创新;综合导评,合作互评”这几个教学环节形成自主探索,开拓创新的思维品质,提升学习效能。  相似文献   

6.
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不成功主要是教师的因素.主要在于教师不能真正领会合作学习的意义,分组不科学;教师分配合作学习的时间不足;对合作的内容处理不当;合作中教师未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以及对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不妥等等。  相似文献   

7.
裴平 《教育现代化》2005,(11):61-61
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进行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因此它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存在的一些合作学习方面的问题:①合作操之过急;②合作次数过多;③合作时间不充裕;④问题不具备合作性;⑤合作小组划分不科学性等。  相似文献   

8.
王坦 《宣武教育》2003,(7):46-46
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合作学习包含积极互赖、面对面促进性相互作用、个人责任、社交技能和小组自评5个基本要素。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互赖理论、选择理论、发展理论、精制理论和接触理论;其基本方法是: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小组游戏竞赛法、切块拼接法、共学式和小组调查法。合作学习开辟了现代化教学研究的新领域,发展了课堂教学互动理论,创新了小组教学形式,凸现了课堂教学的情意功能。  相似文献   

9.
一、合作学习的科学性,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各国教育的广泛关注。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学习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活动。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有利于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进发。因此,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必须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  相似文献   

10.
在小班教学实践中,合作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和特色。然而,由于一些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偏差:合作前缺乏准备和讲解;在不需要合作处合作;课堂交流率偏低;组织汇报形式单一;评价没有走出甄别的误区等。必须认真研究针对性的对策,以提高小班小组合作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考试是无纸化考试的延伸和扩展。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考试中的应用,无纸化考试成为近年来考试改革的主要取向。传统的纸质考试在现代远程教育实践中表现出诸多不适应,尤其表现为内容设计和考试方式无法适应和满足远程学习者的现实需求。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远程教育考试实践经验的日渐积累,数字化考试凭借其能够满足大规模统一考试、跨越时空限制、满足“随学随考”、保密性好、考试成本较低等优势,成为当前远程教育考试改革的主要取向和有潜力的选择。为了推进远程教育考试改革的进程,我国的数字化考试应依据考试学的原理与理念来设计考试平台系统,遵循互通数据库系统、注重考试科学性、融合信息技术、推进教学评一体化、实施多元化评价、发展模块化组合等6项原则,重点处理好数字化考试与教学、教务管理、质量评估、毕业审核四者之间的关系,解决考试信息功效、信息技术与考试融合、人本化设计等关键技术,从而真正实现数字化考试满足远程学习者个性化需求的本质目的,以及实现数据信息的高度共享和深度挖掘。  相似文献   

12.
教学原则研究20年:反思与前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我国教学原则研究大体经历了引进与反思,批判与整合和体系的新建构与研究的多样化三个阶段,研究内容涉及教学原则的概念,性质与特点,地位与作用,来源与依据及体系的建构等方面,今后的研究应处理好科学与人文,继承与发展和引进与吸收的关系,并呈现出了新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3.
In Greek mythology, the Chimera is a fire-breathing monster with three heads: one of a lion, one of a horned goat, and one of a powerful dragon.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is the presence of three structures in US society, whiteness, patriarchy, and capitalism, which are overwhelmingly represented, valued, and espoused when examining areas of progress, i.e., family income, poverty rates,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graduation rates, and home ownership. This modern American three-headed beast controls, manipulates, and permeates all aspects of US society irrespective of class, culture, or gender. Using critical race theory and critical whiteness studies, this critically interpretive parable draws from the ways in which whiteness, patriarchy, and capitalism function in social, cultural, economic, and educational spheres. The parable tells the story of Sue Libertad and analyzes how this metaphorical Chimera, despite its ubiquity, silently permeates all aspects of her life. Not until a tragic outbreak occurs, does the hegemony of this chimera erodes and Sue.  相似文献   

14.
劳动教育是人改造外部世界,满足人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文化实践。"劳动崇拜论""劳动决定论""劳动终结论"和"劳动起源论"批判和中外教育史上有关劳动教育的论争揭示了,文化是劳动和劳动教育的本质,劳动教育研究需要文化研究。"劳动""文化"和"教育"在词源上有共通之处。劳动教育,作为文化实践,是通过物质、能量转换改造自然的"化育"和通过信息、符号改造社会的"教化"的统一,蕴含价值-规范、行为-作用、语言-符号、知识-技术等不同的文化层级和实践综合。劳动教育有文化唯物性,也就是具有物质生产性和面向社会现实的大众文化性。劳动教育有文化启蒙价值,它是解放所有人的文化启蒙,是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文化的知识文化启蒙。总之,劳动教育的文化本质和实践充分呈现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转换,以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创造的过程,是劳动的"教育性"与教育的"劳动性"、体力劳动教育与脑力劳动教育、化育与教化、精英与大众、理论与实践之间历史的、现实的、社会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国高等专科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当前专科体育师资培养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分析,提出了确定我国高等专科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的依据。高等专科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建议表述为: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基础教育。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德、智、体、关全面发展;专业基础宽厚,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道德修养,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一专多能的复合应用型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16.
科技型小微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河南省科技型小微企业还面临着政策支持力度欠缺、高素质人才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弱、经营负担重、融资困难等发展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并借鉴国外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经验,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来促进和扶持河南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实施跟踪评价;拓宽融资渠道,构建金融支持体系;调整企业战略,优化组织结构;引进技术人才,增强核心竞争力;营造良好氛围,树立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used empirical data to investigate College of Education faculty’s perceptions, beliefs, and commitment to diversity. A 44-item survey composed of Likert scale-type questions about characteristics, experiences, perspectives, and personal commitments to addressing diversity issues together with demographic questions, was administered to 116 COE faculty from four urban universities. A MANOVA where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were the demographic data and the dependent variables were five subscales (importance of diversity, training for pre-service teachers, college support, teaching diversity in courses, and issues of racial sensitivity) identified four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actors in faculty’s beliefs regarding the importance of diversity. The study found no support for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culty’s belief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diversity and their teaching practices.Lynn A. Smolen is a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Curricular and Instructional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Akron and has received her Ph.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Florida. She teaches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courses in reading, ESL methods, and diversity issues. Her areas of interest in research are diversity issues, multicultural literature, and the reading development of culturally and linguistically diverse students. Susan Colville-Hall,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Curricular and Instructional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Akron and has received her Ph.D. from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She teaches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courses on Diversity/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structional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Techniques for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s. Her research areas are foreign language acquisition, teacher education, and diversity issues. She is also involved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Xin Liang i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Foundations and Leadership, The University of Akron and has received her Ph.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Dakota. She teaches research methods, statistics, classroom assessment and program evaluation. Her research interests are 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 methods and evaluation. Suzanne Mac Donald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Foundations and Leadership, The University of Akron and has received her Ed.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Suzanne Mac Donald’s specialty is Social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 with emphasis in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She teaches social foundations, diversity issues,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Her research interests currently focus on teacher education and its role in addressing urban and cultural/multicultural issues in schooling, and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of pedagogy.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校后勤化的推进,学生宿舍已经不仅仅是学生睡觉、休息的地方,它更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娱乐、交往的重要场所,也是大学生思想品德、组织纪律、集体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素质教育等诸方面培养和形成的重要阵地,它对学生的人格塑造、道德养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和形成,甚至生活道路的选择,都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学生宿舍也成为学生违纪的高发地。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宿舍中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功能,高等院校必须更新观念、加大投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干部队伍,将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创建和谐宿舍文化。  相似文献   

19.
学习策略的生成与掌握是策略研究的核心内容,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的两个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深入了解策略的发生与发展,同时有助于对策略的培养。学习策略生成的特点为:策略生成的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策略生成的突变性与渐变性。策略的掌握特点为:策略掌握的速度特点、策略使用的单一性和多样性、策略运用的挑战性和惰性、策略选择的竞争性与适应性。笔者从策略的意识性、压力和需要、知识背景、策略的自我解释、策略使用的坚持性和策略发现的情绪差异等多方面考察了对策略的生成与掌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教学思维既有师生的个体思维,也有群体思维。由群体思维融合生成的教学思维场,对个体思维又具有疏引和规训作用。从本体论和主体论的视阈来看,教学思维场具有独特的主客观双层结构,包括制度与文化要素的主观结构和主体群、时空维、问题域、逻辑链及意识流要素的客观结构。根据教学思维场的特殊结构,沿着强化行为心理、完善体制机制、依托教学组织、利用课堂时空、坚持问题导向、运用逻辑工具和训练思维意识的建构思路,运用问题设疑、对话交流、场域共振、拓展训练、自我反思和及时评价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学思维场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