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市新安小学陈天林老师上“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比较巧妙地帮助学生突破知识的难点,透彻地理解了新知识,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现摘其片断介绍如下: 上课开始,在进行有针对性的基本训练后,教者出示①3/4、6/8、9/12,②1/3,2/6、3/9两组分数,让学生比较每一组中三个分数的大小。此时学生感到不能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这是教者有意造成了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可谓巧设疑难,激发思维。接着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个等圆动手折剪,分别取出各自的3/4、6/8、9/12,再要求学生将分别取出各圆的3/4、6/8、9/12部分两两重合起来,这时学生意外  相似文献   

2.
一、让学生理解繁分数概念教学繁分数以前,先复习除法与分数的关系。并要求学生把下面三组除法算式改写成分数形式: 1.3÷5= 4÷7= 8÷9= 2.2/3÷3= 5 6/7= 3/5÷7= 3.1/2÷2/5= 5/6÷4/7= 3/4÷4/5= 第2、3组题的除法算式改写成分数形式以后,教师指出,这些分数都叫做繁分数。接着设问:“什么叫做繁分数呢?”当学生表述有困难时,教师可以  相似文献   

3.
教学“分数除以整数法则”一节时,为了让学生明确辨别两种方法的不同,清楚第一种方法有局限性,第二种方法有普遍性,归纳法则应以第二种方法为准.我是这样设计并教学的:先引导学生分析题怠,画出线段图,结合图形,使学生理解6/7米是6个1/7米,把6个1/7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2)个1/7,即6/7÷2=6÷2/7=3/7(米).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用分子除以整数的商作分子,分母不变”.接着出示3/7÷2,让学生按照上述方法计算.有的学生做到“3÷2/7=?/7做不下去了,因此产生了疑问.有的一直做到3/7÷2=3÷2/7=1.5/7,这时教师紧问一句  相似文献   

4.
教学片断教学分数除以整数一课时,教学完例1后,我让学生计算这样三道题:①4/9÷2;②6/7÷3;③1/3÷3.当学生做完第①,②小题后,我让他们说说是怎样想的.  相似文献   

5.
<正>分数的基本性质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较难理解,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设计以下的学习活动。一、数形结合,提出猜想1.创设情境分数王国里的三个分数3/4、6/8、12/16产生了争执,它们都觉得自己最大,你认为谁最大呢?想办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在做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几道运算题后,教师突然提出1/2+1/3=?这个题目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显然是困难的。于是教师就拿出准备好的同样大小的三个圆,让学生动手动脑作练习,一步步地将学生引入一个新的境界。 (1)将三个圆分别等分成2、3  相似文献   

7.
带分数减法教学是分数四则运算中的难点,其中被减数的分数部分小于减数的分数部分学生更感困难,特别是连减时,有时从被减数的整数部分,借出整数“1”化成假分数仍不够减,需要再借,学生难以掌握,从而造成计算错误。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问题。 例如:教材中的例题8 1/4-3 5/6-2 7/8,多年来使用的方法是: 8 1/4-3 5/6-2 7/8=8 6/24-3 20/24-2 21/24=6 54/24-3 20/24-2 21/24=1 13/24 这里应用的是先通分后加减的做法,如果先不急于通分,让学生注意观察,可发现利用某些分数  相似文献   

8.
案例:教完同分母和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教师让学生练习下面一道题:比较下列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8/11和9/11 3/7和5/6题目刚出出示,教师马上发现第二组分数抄写错了,根据新授内容,题中的3/7应改为5/7。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时,我先让学生回忆了比较分数大小的两种方法:即分母相同,分子大的那个数就大;分子相同,分母大的那个数反而小。然后板书例题:比较3/4和5/6的大小。 师问: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部不相同,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呢? 这时我既不急于让学生看书,也不告诉他们方法,而是采取以下环节:  相似文献   

10.
案例:"分数化小数"笔者见过3种形式的教学设计及实施,简要归纳如下: 1.教师任意给出几个分数(或由学生写出),例如1/2,3/8,2/3,4/5,5/6等。师生尝试着用分子去除以分母,能除尽的分为一类,不能除尽的分为一类。同样是用分子除以分母化分数为小数,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形式?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母,查看分母质因数的组成情况,进而得出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什么样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结论。然后教师给出若干个分数让学生去判别,作业也围绕"判别"的要求形式来进行。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校本教研活动中,我执教人教版第十册"分数与除法"一课.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突破教学重点,教材通过分蛋糕、分饼两道例题,让学生经历分的过程,从而揭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我初次看这节课的内容,感觉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并不困难,这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应该非常理想. 初次教学:课堂陷入僵局 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我首先教学例1,创设分蛋糕的情境,让学生把三个蛋糕平均分给三个人,研究每人得到几个蛋糕.然后减少蛋糕的数量,让学生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三个人,研究这时每人得到几个蛋糕,从分整数个物体开始过渡到本节课学习的内容.通过交流和课件演示,学生很快就得出每人分得三分之一个蛋糕.  相似文献   

12.
问题解答     
向:小学数学第八册第92页17题:“用1、2、3、4、5、6、7、8、9九个数字,写出三个大小相等的分数,每个数字只许用一次。”应如何解答? 答:首先让学生把题的内容弄清楚:这九个数字都要用上,不能漏掉一个;这九个数字,每个只能用1次,不能重复使用;写出的三个分数必须是等价分数(分数值大小相等)。此题没有明显的规律,思路也复杂不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 1.三个等价分数中至少有两个能约分,或三个都能约分,约成最简分数后三个分数相同。  相似文献   

13.
正分数是学生认识数概念的一次拓展,分数概念的抽象性决定了学生认识过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如何调整学习难度,让学生轻松掌握新知是值得每位执教教师思考的问题"。认识几分之一"是分数学习的起始课,如何在教材基础上有效整合学习材料,抓住分数本质属性,让学生轻松建立初始概念,为今后系统学习分数的相关内容打下基础呢?笔者对此进行了实践及反思。1【教学片段一】教学—211.—的产生2课件出示月饼图(6个、4个、2个、1个月饼各一组)。  相似文献   

14.
<正>[课前慎思]“真分数和假分数”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按照教材例题所呈现的思路进行教学(如下图),让学生建立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过程是很顺畅的:例1,涂色三个分数,体会分数单位的累加,比较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得出真分数的概念;例2,先知道4个1/3是4/3,再依托两个已经平均分成了3份的圆涂出4/3,认识4/3这个分数的“形”,然后再涂色三个分数加以巩固,最后归纳得出假分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l.用分数的意义说明下列分数的含义.1/3 1/5 3/7 2/92.说明下列分数的分数单位分别是多少?每个分数里分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3 3/4 5/63.让学生做教科书上的复习题,做完后集体订正.二、教学新课  相似文献   

16.
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材中是通过三个例题逐步推导揭示的。其推导过程较为繁琐,部分学生难于理解。为便于学生掌握,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教学中,在学生理解分数除法意义后,采用如下步骤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填空:3/4×( )=1 1÷3/4=( ) 1 1/3×( )=1 1÷(1 1/3)=( ) 2/5×( )=1 1÷2/5=( ) 8×( )=1 1÷8=( )通过以上练习,让学生明白:求1除以某数的  相似文献   

17.
填一填     
蒋云波 《数学小灵通》2013,(11):18-18,14
请把2/3、1/4、1/6、7/10、1/12、7/12和1/20这七个分数分别填在下面的○里,使每条直线上三个分数的和都是1。聪明的小朋友,你快试试吧!  相似文献   

18.
五年级的一节数学课,学习“分数除以整数”。老师先让学生用几种练习形式复习了倒数和分数乘法的概念以及乘除法的关系。然后就让学生看课本(全国统编教材第九册)上的例1“把6/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要求先看第一种算法,观察书上的插图,并认真思考,为什么只把分子除以2,分母不变。学生通过认真看书,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在表述上还有一定困难。为了加深理解,老师又用幻灯演示线段图,使学生清楚地看到6/7里有6个1/7、平均分成2份,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第三单元第89—70页“分数的基本性质”。指导思想: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初步地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作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板演:在下图上分别标出3/4、6/8和6/19,并比较它  相似文献   

20.
在“比的意义和性质”中,分数比的化简是教学的一个重点。课本中是用进行比的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乘比的前项和后项,化成整数比,然后再化简的。例如,1/6:2/9=(1/6×18):(2/9×18)=3:4=3/4我认为,这种化简方法是比较繁琐的。在教学时,我先采用课本中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的运用。然后,利用已经学过的比与除法的关系,把分数比的化简看成是分数除法计算。例如,1/6:2/9=1/6÷2/9=1/6×9/2=3/4这种方法,学生一点就明,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应该注意:(1)必须在学生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化简;(2)最后结果不把它看成是商,而看成是一个比。掌握了以上两点,再出现带分数比的化简,学生做起来就容易得多了。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