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现代拳击运动的飞跃发展,运动员能达到高水平的运动成绩,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技战术水平、还要具备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拳击比赛中,双方运动员水平越高,比赛就越激烈。在双方运动员技战术水平伯仲难分的时候,往往心理素质就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因此,心理素质是拳击训练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2.
李军 《体育世界》2011,(11):49-50
拳击运动是一项竞争激烈且对抗性强的体育运动,不仅要求拳击运动员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也要求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应当加强拳击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本文首先分析是拳击运动员心理训练的作用,提出了拳击运动员应当具备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训练的内容,继而提出了心理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拳击实战训练包括心理训练和身体训练,技战术训练。强大的体能是保证比赛胜利的基础,高超的技战术是获胜的基本条件,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则是体能和技战术得到全面发挥的动力,科学研究充分证明,人的运动潜能的发挥是在于体能、技能和心理素质的结合才能充分的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4.
拳击实战训练包括心理训练和身体训练,技战术训练。强大的体能是保证比赛胜利的基础,高超的技战术是获胜的基本条件,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则是体能和技战术得到全面发挥的动力,科学研究充分证明,人的运动潜能的发挥是在于体能、技能和心理素质的结合才能充分的得到体现。主动、勇敢、顽强的意志品  相似文献   

5.
张晶 《拳击与格斗》2023,(11):13-15
<正>间歇训练法是一种以高强度的运动为主,中间穿插低强度运动或休息的训练方法,它能有效提升运动员的有氧和无氧能力,增强心肺功能和耐力,同时也能促进肌肉的生长和脂肪的消耗。间歇训练法在拳击训练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因为拳击是一种需要高速、高爆发、高技巧的运动,而间歇训练法可模拟拳击比赛中的节奏和强度,帮助拳击手提高自己的技战术水平和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6.
在拳击比赛中合理安排每一回合的技战术在比赛中极其重要,它贯穿于拳击比赛的全过程,是双方运动员的斗志和计谋的体现,决定着比赛最终胜负结果。本文通过录像分析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2011年世界拳击锦标赛49kg决赛中邹市明与对手申钟为研究对象,通过双方运动员每回合的拳法、技术运用次数进行统计分析其技战术的变化。研究表明,邹市明的技战术运用是当今拳台少有的一种打法称其为海盗打法。在海盗打法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在游击战中结合攻防转换,“海盗式”打法的技术关键是在遵循拳击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依据拳击运动本质特性在各项技术环节上创新了技战术结构。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国内拳击运动员与国外优秀拳击运动员在基本技术、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进而对我国中小级别拳击运动技战术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我国中小级别拳击运动员落后于国外拳击运动员的原因。结果表明:国内中级别拳击运动员基本技术中各拳法在比赛每回合出拳的数量较少,小级别出拳数量相对较多,中小级别运动员出拳的成功率(得分点)偏低。击打的技术动作小规范合理,多余的动作较多。建议今后在这些方面要加强训练。  相似文献   

8.
鲁艺 《健与美》2023,(8):56-57
<正>拳击运动就像是一本百科全书,包括技战术、体能、心理等各方面的比拼,永远学不完。训练有术,教导有方赵绪来,中国知名的拳击教练,职业拳击推广人,现任成都天图拳击俱乐部总顾问,勇敢者(深圳)职业拳击俱乐部荣誉主席、职业拳击技术总监。赵绪来是一位经验丰富、执教有方的拳击教练,他的训练有一套自己的章法。其一,他认为拳手的力量和跑跳是基础。力量和跑跳在达到一定水平后只需要继续保持即可,即使一段时间里中断训练,一般三个月就能恢复或达到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拳击属于典型的智能类速度性项目.我国优秀拳击运动员邹市明在北京奥运会上荣获冠军,成为站在奥运冠军领奖台上的首位中国男子拳击运动员.当前,中国选手与世界顶级拳击运动员比赛的机会越来越多,比赛中表现出的竞技水平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小级别.通过国际比赛发现,我国优秀运动员与国外优秀运动员在身体素质方面还有一定差距.此外,就技战术的运用而言,我国只有个别运动员比较突出.运动员是训练主体,其运动水平和竞技水平直接反映训练效果.本文通过对邹市明的日常训练进行研究,旨为广大拳击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运动员文化素质是影响运动训练效果诸因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它是一种综合的整体结构,而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所以在诸因素中发挥着协调与能动的作用。文章运用社会学、心理学、哲学以及体育学等方面的理论分别从技战术、配合教练员控制训练、指导自我训练、理解放松与恢复、提高竞争意识等六个环节来分析运动员文化素质对运动训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拳击训练周期的合理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拳击周期训练的时间、内容、负荷安排及时期、阶段划分的分析研究,发现拳击高水平运动员身体训练在训练中占重要地位。一个训练周期分为准备期、比赛期、过渡期。应找出各训练期的具体训练方向和训练重点及运动负荷量和强度的安排。  相似文献   

12.
拳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分析与训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现代拳击运动日益发展,心理素质在拳击竞赛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拳击运动员的心理一般特征和特殊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据此提出了拳击运动员的一些心理训练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杨晓强 《湖北体育科技》2013,32(1):88-90,81
通过Omega wave系统(运动员实时机能评定)的心率变异性、心电图变异及Ω电位等指标在拳击小周期训练监控中的应用,探讨拳击运动的项目特征、人群特征和对板块训练构建的指导意义。结果表明拳击运动员迷走神经功能偏低,承受极限量负荷能力弱,板块训练模式是理想选择;拳击能量代谢具有以氧代谢为支撑,无氧代谢为主,磷酸源代谢为制胜关键的混氧运动代谢特征,拳击板块训练应突出强度要素;拳击运动员疲劳较多体现在中枢功能变化,且对心肺机能影响明显,不易开展持续的大运动量训练。综合评价各指标变化特点,拳击训练应采用板块训练模式为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优秀拳击运动员在实战训练课中的心率、血乳酸等指标进行跟踪测试和分析 ,认识和把握拳击项目主要供能特征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采用有效的训练方法 ,逐渐增加训练难度和专项强度训练 ,以适应比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优秀拳击运动员在实距训练课中的心率、血浮酸等指标进行跟踪测试和分析,认识和把握拳击项目主要供能特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采用有效的训练方法,逐渐增加训练难度和专项强度训练,以适应比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散打运动员专项心理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改进和提高散打运动员的个性特点以及散打比赛中常见的运动心理状态分别作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对散打运动特点的需要 ,作者提出了散打专项心理素质训练的内容 ,为训练和选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南拳的核心是劲力,没有速度就不会有劲力的体现,而要提高速度,增强速度力量是关键措施之一,文章从训练实践角度,并结合理论,较全面地分析了南拳运动员速度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并对如何提高南拳运动员的速度力量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优秀拳击运动员柔韧性训练原则、内容、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分析,发现柔韧性训练有利于提高拳击运动员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有利于防止损伤的发生。建议在拳击日常训练中要注重柔韧素质与力量、速度等素质协调发展,训练中要多采用动力性方式拉伸肌肉来保持高负荷运动时的柔韧性,以适应比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拳击、散打、跆拳道优秀运动员比赛时生化指标的测定,研究3个项目比赛时运动员的能量供应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拳击、散打、跆拳道比赛时运动员的能量代谢特点主要是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比赛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拳击、跆拳道、散打。3个项目的训练应以Hb、BUN、CK为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用血乳酸 (Bla)、心率 (HR)对拳击运动员不同段落间歇跑、全力击打沙包、模拟实战对练、变换对手的实战训练等 4种训练手段的训练强度进行评价 ,并与比赛强度进行比较 ,寻找最佳的提高拳击运动员水平的专项训练及辅助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