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追溯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脉络,可以发现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冷战结束为界点,分为两个阶段,且两个阶段的特征各不相同:在兴起与发展阶段,政治意识形态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动因,发达国家处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位置,师生流动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要素;在新阶段,经济利益等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动因,发展中国家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新增长点,信息互通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要素。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人才流失严重;文化殖民倾向和商业化倾向严重;国际化和本土化存在冲突。中国要充分把握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特征,因势利导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国际化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重任。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上,国际化人才除了要具备多重的综合能力,还要具有国际化的眼光,同时高等教育国际化也是中国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渠道。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积极营造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社会环境,不断汲取借鉴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的塑造经验,努力完善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的塑造模式,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必然会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因而学界关于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不在少数。要想正确评价高等教育国际化,必须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进行准确界定,同时也要将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概念与其他概念区别开来。投入产出模型是一种界定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概念的有效工具之一,它不仅对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力的内涵和外延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也能从理论角度支持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中国高等教育正在积极顺应趋势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国际化专业人才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培养目标。德国的大学制度在世界上率先起源,历经发展与改进,其高等教育国际化也领先于世界。学习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长处,可以为陕西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入, 日本政府制订了一系列发展政策来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的挑战,在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同时形成了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近年来日本意识到大学个性的重要性以及留学生政策的独特作用,逐渐完善本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政策。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使高等教育国际化超越了传统的政治外交的价值标准,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国家间高等教育资源的交换过程。发达国家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最大受益者,新兴工业化国家和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转型国家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做出了巨大贡献。高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使国际间高等教育资源不再依附于人员流动,形成高等教育国际化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涵义、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国际化对江西高等教育的机遇与挑战的阐述和分析,总结国外高等教育国际化措施的经验,对比江西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念、政策和措施,寻找差距,并对提升江西高等教育国际化提出建议,以期为江西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可以从结果、对人的能力培养方向、氛围、活动以及过程五个方面来界定,其中过程角度可以全面界定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构成要素分为办学理念的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国际化、人员交流的国际化、学术交流的国际化及办学模式的国际化五个方面。而高等教育国际化中需要理清几个问题:一是“引进”与“输出”问题;二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与高等教育全球化问题;三是国际化与民族化问题。为此要从提高对高等教育国际化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引进优秀境外师资以及加强国际化的质量控制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  相似文献   

9.
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未来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冠疫情给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其加剧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变革。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高等教育格局面临重构,高等教育国际化流动模式与主体也将随之发生转变。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除了要从经济驱动转向文化理解,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新模式外,还应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多样性。中国要在正确看待政治、经济、教育环境变化的基础上认识到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地缘政治的关系仍然牢不可破,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文化霸权”短期内仍然难以撼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规模与质量矛盾仍然长期存在,进而强化研究、大力创新、文化引领并重视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此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科技发展,社会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剧,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主要潮流。本文探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进程,分析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启示,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交换生项目是促进学生国际化、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针对中国高校交换生前往其他国家交流前后学习状态的变化,研究跨文化背景的交换学习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影响,进而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国内师生互动现状,为提高国内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王涛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1):85-93,109,120
由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大学数量及教育质量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印度已成为智力外流的主要国家之一。在高教改革的推动下,印度的私立院校较之公立大学在开发创新服务项目和满足西方大学学术研究及学生的需求等方面,显示出更强的竞争力和灵活性。印度只有建立有效的学生支持服务体系及质量评估策略,与国外大学机构实现功能对接,才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中成为对外国留学生和教师流动有吸引力的国家。  相似文献   

13.
当前,辽宁高校与东北亚各国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呈现出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的新特点。但是,面临高等教育国际化逐步增强的发展态势,还应从充分发挥政府和高校在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中的双重主导功能,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积极开展与东北亚各国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引进东北亚各国优质教育资源和智力资源等,推动辽宁高校与东北亚各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4.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in low-income countries are usually fragile and sensitive to the surrounding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This environment poses various problems for students, graduat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regard to issuance and verification of academic records management. The process of verification and accreditation of certificates is long and costly for both students and universities.This study endeavors 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 by introducing an innovative solution based on blockchain technology. We propose establishing a national hybrid blockchain-based platform that brings together all possible stakeholders i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including students, universities, government agencies, policymakers, and companies from the business sector. 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costs and benefits from establishing this platform and investigates the possible commercialization of its contracts. Furthermore, we test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platform in two of the most instable low-income countries: Syria and Sudan. We find that this platform is feasible and can serve as a marketplace for all stakeholders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and would increas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is platform will ensure inclusive and equitable education and promotes lifelong learning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from low-income countries and thus meets the fourth go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尤其是为学生专业课程服务的学术英语教学。而我国学术英语刚刚起步。通过对复旦大学等四所大学的需求分析,我们发现,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学生对学术英语的学习需求是非常迫切的。为此我们从学术英语课程的目的、教材、课堂模式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案例分析,试图提出一个适合我国高校、可从新生就开始学习的学术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大学教育国际化虽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中,却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目前的大学教育国际化与传统的大学教育国际化非常不同。比如,目前大学教育的跨国性已经超出了传统大学教育国际化的范畴。传统大学教育国际化是以学生和教师的流动为主,而目前的大学教育国际化体现为大学与大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大学如何看待国际化问题,如何实施国际化,国际化的新趋势是什么是本文论述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新冠疫情后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影响了各国之间的教育文化交流,也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带来了影响。新冠疫情在以下几个方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造成了影响:加剧了“逆全球化”的趋势,影响了跨国留学和教育的意愿;教育方式转为线上会缩小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规模;各个国家对于国际学生的签证和居留等政策会影响到国际学生对于留学目标国家的选择,进而导致高等教育国际化格局的洗牌。而新冠疫情结束后,疫情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也不会完全消失,主要表现在“逆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影响跨国留学的愿望与动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会与各国重振经济的关系更加紧密,线上教学会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模块继续保留。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推进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创新性的来华留学生国际化人才培养规划是促进高校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才需求及特征分析,思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培养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建立“四位一体”课程体系和“三阶段七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建设,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提高来华留学生的培养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19.
对辽宁17所具有博士授权资格高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国际化办学水平总体上呈标准正态分布,一些院校办学理念与具体教学工作的融入程度存在差异、师资结构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教学与科研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国际化办学经费保障不足。进一步提升高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应以高校重点学科、科技平台为依托,吸引、集聚海内外高端人才;加强与国际一流院校合作,全面提升高校教学和科研水平;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着力打造国际高等教育交流中心和留学服务中心;健全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保障机制,推动高等教育跨境性活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外合作办学不但直接引进了境外优质教育资源,而且能提高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性与重要性的认识,确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合作办学,将会促进人员交流、课程设置、科学研究、管理机制的国际化。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外合作办学进程的回顾,对目前我国高校与国外合作办学模式进行梳理,并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提出几个合作办学的新形式,供其他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