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机器人展品是科技馆展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分析,从以下五个方面,论述科技馆机器人展品走近生活的这一重要趋势。首先对科技馆机器人展品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了阐述;其次,分析了科技馆机器人展品走近生活的原因;第三,对科技馆机器人展品的意义进行了讨论;第四,以武汉馆售货机器人为例,在介绍售货机器人实用性、功能性及操作流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机器人展品走近生活的特点;最后分析了走近生活的科技馆机器人展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展品是科技馆科学教育信息的最主要载体。如何通过辅导不仅将展品的科技知识传递给观众,而且实现更高层次的科学教育效果,是目前我国科技馆提升展览教育能力与水平的重要命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科技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和联系,对目前科技馆展览教育的情况进行了研究,论证了为什么要进行展品辅导、需要什么样的展品辅导等问题,提出了通过串联辅导将分散孤立的展品联系起来的观点,进而探讨进行展品串联辅导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展品是科技馆最大和最有特色的教育资源,但目前我国大多数科技馆尚未充分利用好该资源开展好适合的辅导教育活动。如何让展品中蕴含的科学知识、方法、思想更好地被参观者所认识了解,对于提升科技馆展教效果至关重要。本文从科技馆的本质特点出发,论述了科技馆开展展品辅导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并将实验探究的方式引入科技馆展品辅导的教育活动当中,提出了引导观众像进行科学实验一样去操作体验展品的辅导方式。  相似文献   

4.
展品是科技馆从事科学传播的重要载体,展品是否完好运行关系到观众的参观体验,也关系到依托展品而开展的科学辅导、展览教育活动的实施。展品互动性强、故障率高,解决展品故障问题的及时维修、解决展品使用寿命和减少故障率问题的维护保养是实体科技馆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依据“使用与满足”理论,提出以观众为中心确立科技馆展品的评价标准和“不给观众短斤少两”的展品维修理念;科技辅导员是展品维修业务的直接用户。以此为基础组织展品维修维护团队,构建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涉及展品维修维护业务流程、评价标准、评价体系、评价结果应用以及维修物资保障等内容的展品维修维护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科技馆中静态陈列型展品为研究对象,利用移动媒体技术(iBeacon),开发基于微信小程序的信息化辅导平台;根据5E学习环,设计探究式学习辅导资源内容,使用户通过微信“摇一摇”,获取展品辅导资源,引导用户了解展品操作方法、探究实践、原理解释、生活应用和相关展品推荐等内容。围绕设计开发的思路和具体方式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有助于科技馆基于静态展品的科教活动开发设计。  相似文献   

6.
依托展品开展探究式教育活动是引导受众有效体验展品、辅助受众认知建构的重要手段。本文根据各地科技馆的实践归纳出一种具有“分解-体验-认知”特征的探究式展品辅导开发思路,即将展品的原理、过程、操作等进行分解,并设计相应的操作、观察、体验过程,以让受众更加清晰地进行探究和认知。本文根据认知理论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科技馆展品辅导为什么要“分解-体验”、需要什么样的“分解-体验”、如何针对不同类型展品进行“分解-体验”从而获得“认知”。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科技馆展品教育活动和STEM教育现状的分析,阐述了科技馆将STEM教育与展品教育相融合的意义和可能性——即STEM教育项目可用于“学展品,用展品”的教育活动中。反之,展品教育活动同样也可优化STEM教育项目,形成具有科技馆特色的STEM教育活动。本文结合黑龙江省科技馆的实际教育案例,提出了STEM教育与展品教育相结合的项目设计思路,旨在将科技馆基于实物和实践的探究式学习与传统STEM教育活动形成互补,探索一种具有科技馆特色的STEM教育活动模式,以期为提升科技馆教育活动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科技馆的展品多为一次性投入,但创新研发并不是一次性完成,在实际开放运行过程中必然与设计初衷和观众理解存在偏差,因此改进、完善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组织展品运行状态综合评估,构建包括知识传达、互动形式、教育应用、体验效果和质量状况的五项指标评估框架,收集科技馆展品的优缺点信息,组织内部与外部进行合作评估,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混合评估方法,形成改造、升级或更新的支撑方案,明确展品升级优化的目的性,从而实现科技馆展品常展常新和创新研发。  相似文献   

9.
科技馆是以科普展教为主要功能的科普场馆,展览展品是科技知识的载体,是引导公众通往科普知识殿堂的桥梁,没有展览展品就没有科技馆,由于展览展品的互动性、参与性从而促使观众同展览展品融为一体,体现了展览展品的亲和性和意义所在。科技馆最重要的功能是展览和教育,其中展览展品是科技馆的灵魂,教育和提升科学素质是目的。展览展品是科技馆实施展览教育的主要载体。科技馆展品的展示形式,决定了科技馆教育活动的效果。本文从科技馆展览展品本体出发,尝试对科技馆教育形式进行剖析,对科技馆教育活动与展览展品关系现状进行梳理,并对未来发展的方向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现今大多数科技馆的建设与展览布局以学科划分展区居多,依托展品开展的科学教育内容丰富而直观。随着大众对科普的需求多样化与特色化程度不断地加深,传统科技馆的依展而教、重展轻教导致科技馆在基于展品的科学教育内容的开展与方式的展示上缺乏创新。文章分析了科技馆展品教育方式开展的主要形式及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以厦门科技馆为例,就厦门科技馆在开展展品科学教育方面深入挖掘同主题学科展品间的关系,从展品科学教育创新实践的基础对整合展品教育资源、集成化科学教育内容做出了几点探讨,希望通过不断的探索能够丰富展品科学教育的内涵以及创新科学教育方式,并有效推动展品科学教育的二次开发与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